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古代的健身功中,有一种简单易行的握固功。“握固”最先见于老子的《道德经》55章,原文是:“骨弱筋柔而握固。”唐玄宗李隆基注解为“赤子骨弱筋柔而能握拳牢固。”由此看来,古人大概是看到出生不久骨弱筋柔的婴儿能够紧握东西,受到启发而创编“握固功”的。据宋代的道书《云笈七签》(卷三十二)介绍,“握  相似文献   

2.
曹英峰 《精武》2006,(2):6-6
世传之易筋经实际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易筋经和洗髓经。易筋者,欲坚其外;洗髓者,欲清其内。所谓“易”就是改变、改善,取生生不已之意。“筋”是人体的经脉。按中医的说法,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血气运行,都以此为联络。“易筋”就是通过导引、吐纳、推揉等方法,使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同时配合器具、药物的辅助,成就外壮神勇,使血肉之躯如同金石那样坚固,不为外邪所侵害,为日后修道提供保障。所谓“洗”,就是洗涤、净尽的意思。“髓”是人体血气生发之地,而脑又为髓之海,主人之思维灵明。“洗髓”的关键,就是通过修炼使肾水充盈,真气旺盛,开关展窍, 将有形之身后天沾染的渣滓洗涤干净,从而智慧大开, 神通显现,返还青壮,甚至可以了悟生死!  相似文献   

3.
张全亮  马永兰 《武当》2023,(1):23-26
<正>前言《易筋洗髓返还功》也叫《易筋洗髓十四式》,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内外兼修、延缓衰老的养生长寿功法。共十四式(含预备式、起式、收式),44动,200张动作图片,40张针灸穴位图。《易筋洗髓返还功》是我们在数十年苦练精研中国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合理吸收多家拳术和内功精华,特别是梁式八卦掌、吴式太极拳、道家“返还功”呼吸大法等健身养生功法,经过长期孕育构想,反复实践体悟,反复推敲修改,整理创编而成。  相似文献   

4.
杨维 《武当》2003,(4):16-18
一、桩功有抻筋拔骨,静中有动的特点 形意拳的桩功以三体式为主,除有增强体质,为技术筑基的作用外,还别具技击内涵。武术谚语云:“筋长力大,肉厚身沉”。正因为通过锻炼把肌腱抻开,关节才能灵活,肌肉伸缩力大,尤能增加弹性和爆发力。运用到技击上,才能抻得长,放的远,打击力大。三体式桩功虽在静态中,却突出地强调这“抻筋拔骨”隐形于内的内涵作用。这正是构成形意动作开展、灵活、发劲迅猛刚实的基因。实际上,这一特色是从站三体式桩功就开始得到训练了。  相似文献   

5.
2002年5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府中旬县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县”。如果把滇西北藏区的发展建设比喻成一盘大棋的话,“香格里拉”的命名堪称一步绝妙的手筋,而现任迪庆州州长齐扎拉,则是参与虚拟、论证、设计与实施这步手筋的关键性人物。  相似文献   

6.
“松紧结合,缓慢用力”的特点,在防治颈肩腰腿痛上有什么作用?练习疏筋壮骨切,要求松紧结合。这一方面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对患处的血液供给,起到营养、修复的作用。另一方面,能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均衡性,对改善患者肌肉内部或肌群之间的力学关系,使之趋于平衡有着积极的意义。练习疏筋壮骨功,动作还要求缓慢用力。因为颈、肩、腰、腿痛的人,一般来说,肌肉僵硬,关节不灵活。如果动作过快;或忽慢忽快,则空易造成新伤,也有碍疗效。练习疏筋壮骨功,除了缓慢之外,还应该在缓慢中用力。其原因有三:(1)缓慢用力有助于实现“…  相似文献   

7.
高翔 《武当》2001,(9):3-6
内功是七仙形一切功法之根本,是七仙形武功之精髓。七仙形门尤其注重修炼内在功夫,拳经载,“不练内功不算功”。内壮则外强,本固方枝荣。不练内功,则难以修习外功、拳术、劲力、击技,不但进功缓慢,毫无作为,且舍本逐末,易致疾患,即使上功亦不能保持长久,更得不到七仙形纯正之功。  相似文献   

8.
张旭 《精武》2007,(2):35-35
传统武术十分注重筋的训练,认为劲力来源于筋的拉放伸缩,筋长则力大。在王芗斋先生创立的拳学体系中,易筋的训练被称为“老牛筋”,每一步训练都强调人的整体性,并科学地遵循人体力学原理,所以其易筋训练也是一个“改造生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易筋经”改善老年人体能衰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宇帆  吴敏 《体育与科学》1998,19(3):33-35,48
老年人的体能衰退伴随着机体的老年性退化,研究一套有利于改善老年性机体衰退的锻炼方法,更好地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体能,可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易筋经”不仅具有充分调动和增强“元神”、“元气”的生理作用,提高大脑支配机体的能力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内状),同时还能发展肌力、提高筋、骨、皮的生理机能(外强),从而使“内状”和“外强”高度平衡地发展,达到机体本质性改善的效果。作者根据“易筋经”的功理功法,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相结合,对18位平均年龄65岁的老年人进行了测试,通过5个多月的练功在改善和提高体能标准和6项身体素质方面,都取得了满意效果。另外,易筋功还有好学易练,不受场地器械限制,不易出偏,便于推广等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在某些多枚套票中,有的票因为存世量相对稀少以至其价格在整套票里占有很大比重,集邮者便称这样的票为“筋票”。一定的社会环境是“筋票”形成的前提条件,邮政实寄消耗则是“筋票”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从《实用中国邮票价格总目录》提供的数据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新中国纪、特邮票里的“筋票”均出现在1991年之前,其中绝大部分又集中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的35年间。在这一时段(“文革”时期除外),集邮活动受到社会尊重,那时,集得人数不多,且重视收集信销  相似文献   

11.
车星辰  郭新华 《武当》2006,(9):34-36,37
内功大架子,是西北疯魔拳械体系中拳功一体、内外兼修、体用俱备的重要功夫拳架。此拳既是疯魔拳门入门必练的基础功夫,又是“壮内坚外、抻筋拔骨、凋息走劲、抗打反弹”的高级功夫。  相似文献   

12.
带着疾病练一般气功,有时会“功在天天长进,病在日日加深”,一旦旧病发作,则功亏一篑。因此,有病者宜先练医行功,待疾病痊愈后再练其他种类气功,将会大有益处。“彭祖医行功”至今约有四千三百多年历史,过去一直是“述而不作,秘而不传”。本人自幼承家传师授,1958年开始在医学院行医,以此功结合中西医治疗50多种常见病,取得很好的效果。从总结的一千多种病例来看,“养心功”治疗各种心脏疾患,效果尤为显著,现把“彭祖医行功”中的“养心功”介绍给广大气功爱好者。  相似文献   

13.
冯志强先生是当今国内太极拳界的名师,现任中国武协委员、北京武协副主席、北京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志强武馆馆长。他自动习练达摩易筋功、少林桩功,继而又随沧州韩晓峰先生习练通背拳,后拜著名心意拳师气功医家胡耀贞先生门下习练六合拳,再后则由胡先生引荐至太极名家陈发科门下修习陈式太极拳。其功力纯厚、手法、身法多变。经过半个多世纪对陈式太极拳和心意六合拳的研练,冯志强先生删繁就简,廉收并蓄,把心意、太极、气功熔于一炉,将养生、健身、技击集于一体,创造了“内外双修,性命双求”的混元一气内功功法。从练功思想…  相似文献   

14.
练舒心平血功为什么要“意形结合,重点在意”?“意”,是指“意念”;“形”,是指姿势”。练习舒心平血功时,除了注意动作规格外,随着动作的熟练,还要将重点转移到“意形结合,重点在意”上来。练习舒心平血切,意念应在劳宫(或在中冲、或在关冲、或在少冲)。这是因为劳宫是手厥阴心包经脉的一个穴位。据我们观察,意守“劳宫”穴5分钟,该处的皮肤点温度和升高0.5℃~1.5℃。表明练习舒心平血功可使身体远端小动脉舒张,解除痉挛现象,血液循环阻力减少,血压下降。这和中医“意到则气到,气到则血行,血行则病不生”的理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少林拳术秘诀》一书云:“未习打,先练桩”。它说明要习武练拳,先要打好桩功的基础。桩功是武术基本训练的功法之一。通常腰、腿功比较引人重视,一则内容和形式都较丰富,二则武术没有腰腿的柔韧性确也寸步难行。而桩功从形式到内容都显得比较枯燥一些,也不易见到功夫,故不仅容易被初学者所忽略,也常常为一些艺高的运动员所轻视。其实,传统的训练中一向十分重视桩功。《华拳谱》中说:“桩要站,鼎要拿,劲力稳固托泰山”。在闪展腾挪的激烈运动中,要作到静若山狱,关键是步要稳固。俗话说:“步不稳则拳乱”。没有扎实深厚的站桩基础是不行的。传统训练中站四平桩(马步桩)常常要点上一柱  相似文献   

16.
四、联合自动福心功理法 理因法存,法依理在。“心之观则思,门法随心”是联动功理法的基础,联动功理法又分心法与门法,心法重于门法但门法又是实现心法的手段,故二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7.
史明  胡顺 《武当》2009,(8):18-20
形意门中八字功拳法是由“斩截裹挎挑领云顶”八个单项套路组成。而由此衍生变化的有传统八字连环拳和金刚八字锤外,尚有八字战锤等技法。但是这些均属于奇门八字功,也就是软八字功。还有一套正门八字功,也叫硬八字功,这可能只有李存义派形意门才有,其它门派尚未见介绍过。形意门中素有“五行为体,八字为用,金刚八式易筋洗髓”之说。过去囿于门户之见,加之师门清规戒律甚严,门内人辈德高艺精尚不传授,外人更是鲜能窥其门径了。笔者受教于著名武术家恩师陈盛甫教授,复受益于武当名家原金锁老先生,多年来勤加习练,  相似文献   

18.
张金普 《武当》2014,(5):19-20
太极功的修炼包括站桩功、太极拳基本功、转腰’尾间收功、前打丹田后打命门功、气贯四梢功、摇橹功、抻筋拔骨功和慢步行功等八项。  相似文献   

19.
王小军 《武当》2014,(5):31-32
谈到功夫,大体区分不外乎两种,即内功与外功。外功专练刚劲,如八极门内师兄弟大多习练的铁砂掌和铁臂功等等;内功则是练柔劲,敛气人体,充沛于周身,运以克敌。《浑元剑经内篇》有记白:“自唐以后,越宋元二代之久,虽精于外功者不少,能行内功者几希”。  相似文献   

20.
拉萨生命科技学校是西藏第一所专门从事传统养生技术培训(中华养生益智功、太极拳、武术、健美、麒麟特医科学等)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于一九九五年九月八日经拉萨市教体委批准由西藏泰威克科工贸有限公司投资建立。前身是一九九一年六月进藏的青城山国际生命科学院“中功传功组”。一九九二年十一月经西藏自治区教委正式批准成立“西藏藏族中华养生益智功培训学校”,由方其顺(原西藏军区付政委)任校长,孔繁森、生钦·洛桑坚赞活佛任名誉校长,哈旺罗布、黄继芬作顾问。一九九五年八月经自治区教委指定,由拉萨市教体委注册更名为“拉萨生命科技传统养生技术培训学校”。由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