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密尔在继承并修正边沁功利主义伦理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国家学说、政体理论、自由学说,即他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其思想是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在英国自由主义政治思想上占有重要地位,文章探讨了密尔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内容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
作为英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家,洛克在政治思想领域的主要贡献:提出社会契约论和劳动价值学说、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宗教宽容、法治原则、分权原则等思想,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自由主义成为近代西方政治学说的经典,他本人成为近代自由主义的先驱。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作为中唐时期的进步思想家、优秀丈学家和革新政治家,他的政治思想融合了先秦以来各家政治学说,其中儒家“圣人之道”是其政治思想的主色调,同时兼融合了当时的佛道学说,是传统政治道德中不可多得的宝责遗产。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点马振清,于洪林邓小平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是他创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说。在他的著作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既有宏观决策...  相似文献   

5.
韩非是我国古代法家思想的代表,由于他的强国思想不能得到韩王重用,因此精力用于对政治的研究,他的权术理论贯穿于他的政治思想的始终,君本思想与对术的偏爱便构成韩非学说的基本内容。本从韩非的人性观入手对其权术思想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孟德斯鸠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和法学理论创始人之一。他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这不仅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而且也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建立提供了政治模式和宪政原则。认真探讨其分权学说,对于加深了解资本主义制度,澄清某些思想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们大都认为,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争斗导致了贾谊的被疏斥,其实,这不过是表面现象。如果我们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和时代思想风貌,对贾谊的政治学说和治国理念进行深入的研究,就会发现,贾谊被疏斥的根本原因是他政治主张中的原始儒家精神与封建专制政治难以相容,儒家公天下的贤人政治理念不能为以天下为一家私有的封建专制君主所接受,汉文帝拒斥了他的政治学说,自然也就疏远了他本人。  相似文献   

8.
前言     
老子是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他有丰富的哲学、政治、军事、美学、道德、文化的思想,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开创者。其继者庄子对老子的学说加以全面发展,把道家学说推进到了系统完备的程度。在春秋战国的交替时期,西周时代的政治、思想、道德、文化等全面崩溃,社会转型动荡。此时,人与自然、人与社  相似文献   

9.
淮南王谋反案是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的典型案例.刘安之死既反映了他注重养士却疏于管士,治家不严,不会随时局变化改变自己行事方式,最终导致身死国亡的管理局限;也反映了西汉前期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政治斗争、黄老学说与儒家学说的思想文化斗争.  相似文献   

10.
荀子是先秦时代三大儒家代表人物中的最后一个。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与观察当代政治得失的基础上,在批判百家学说,特别是在批判儒家各支派学说的基础上,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清理改造,形成了自己的完整的思想体系。他的这个思想体系的主体就是礼治思想。然而,荀子的礼治思想是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的呢?学者们大多认为荀子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代表,他的礼治思想是新兴地主阶级阶级要求的反映。但我们对这个思想体系的各方面进行了一番考察之后,觉得这个问题还可以商讨。荀子处在奴隶制正在解体崩溃,封建制正在发展壮大的变革时期,也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百家争  相似文献   

11.
荀子久居齐国,是先秦学术的集大成者,也是稷下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通过广泛地批判百家学说,吸取其中精华,针对即将统一的形势建立一种适应其需要的学说体系。他以儒家政治思想为基础,受到稷下学者思想的影响,提出隆礼重法的思想,为统治者提供了礼法并举、儒法结合的政治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从政治学说的视角对十八世纪后期美国的政治思想进行梳理和总结.美国十八世纪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天赋人权学说、代议制民主理论和分权制衡理论.其中天赋人权学说是美国政治思想的灵魂,代议制民主理论和分权制衡理论是新生的美利坚共和国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3.
历史的悖论--洛克的自然状态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的《政府论》,既是对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阐述与总结,也是对其自由主义思想的系统申张。其中“自然状态”学说以及以“自然法”为内容设计出来的政治形式与社会构成,对于近代西方的政治学说和政治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洛克的“自然状态”学说由于过分地强调一种永恒的自然法的形式对规定个人权利不可侵犯的意义,因而表现在对“义务”、“社会自由”以及对“国家在促进自由发展中积极作用”的忽视等诸方面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从而也就形成了他思想中的历史与非历史的悖论:这就是自由的历史性与他对“自由”理解的非历史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荀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其中有关社会政治的学说对后世影响尤其巨大。其主要内容包括法制思想、德治思想、尊先王、重后王等方面。从礼法关系和先王后王地位出发,探索荀子的政治哲学的主旨。  相似文献   

15.
作为近代立宪派的代表人物,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在不断发生变化.梁启超的政治管理思想,颇有儒家"中庸"的味道,他一方面积极地在西方社会政治理论学说中寻求帮助,一方面把这些学说放在中国的现状和思想发展状态中进行比照试用,希冀找出一条既反对顽固守旧,又反对激进革命的中间路线.  相似文献   

16.
博丹对古典混合政体学说的批评是现代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起点。首先,博丹政体学说颠覆了古典最佳政体学说的前提。在他那里,以主权为中心的政体理论建立在一个“最高的建构性权威”基础之上,从而实现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整合。他的混合政体批判是他的这种政体建构的逻辑后果。其次,博丹的混合政体批判还建立在他对status civitatis和ratio gu‐bernandi区分的基础之上,后者则从根本上颠覆了古代的政体概念。  相似文献   

17.
霍布斯是著名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家。他从人性论出发,以一个虚构的自然状态为起点,提出了自然法、自然权利的基本原则,进而通过社会契约论,建立了他的国家学说。虽然,他的国家学说的结论是君主专制主义的,是极其保守的,但我们还要认识其理论中的进步因素,对其社会契约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曹魏重臣王朗在法律、政治、哲学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其法律思想集中体现在反对恢复肉刑方面;政治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仁政爱民的学说,而又有所发展;在哲学上,他是一个比王充和王符更为彻底的朴素唯物主义者,他特别对相术进行了深入的批判.王朗在中国法律史和中国哲学史上都具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霍布斯作为现代政治哲学的开创者,其政治思想集中地体现在《论公民》和《利维坦》两部著作中,其中尤以后者最为清晰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人性论、自然权利论、自然法学说、契约论、国家学说等核心的政治思想。从《利维坦》第二部分"论国家"的内容看来,霍布斯似乎是君主专制政体的衷心拥护者,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利维坦》第一部分"论人类"着手,重点考察他关于人类自然状态下的自然权利与自然法的关系的思想,那么,我们可以发现,以专制主义形象著称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霍布斯是怎样为他之后几百年的自由主义传统奠定一个坚实的根基的。  相似文献   

20.
诸葛亮是善于根据时代的需要,综合各家学说,继承优秀的传统思想并加以实践的政治思想家,他的思想对当世及后代皆有相当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上,他应占有一定地位。研究他的思想,不仅对于正确评价他本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