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基于信息熵和模糊物元模型的城乡结合部农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艳  周勇  钱建平  黄建武 《资源科学》2008,30(6):919-924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农村相互结合的特殊经济地理单元,是城市快速扩张的重点区域。目前城乡结合部范围不明确,确定方法以定性为主,土地评价偏重土壤质量。针对此点,文章以信息熵理论为基础,通过遥感解译TM影像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图后,构建土地利用信息熵模型,计算500m×500m网格单元的熵值后借助突变点检测法确定城乡结合部内外边界,内外突变点位熵值为30;然后确定农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叠置法和多边形法相结合来获取评价单元及其属性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模糊物元贴近度聚类分析模型计算评价单元贴近度,划分研究区农地质量等级,并采用野外调查和相关系数法检验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农地质量中等偏上,以二级, 三级为主,占评价总面积的73.35%;尽管受多因素及RS栅格数据特点的影响,城乡结合部带有锯齿状和犬牙交错,但本研究结合了行政界线完整性的原则,划分方法科学、适用,其结果为荆州市确定城市扩展方向、合理利用城乡结合部土地资源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能够为类似地区城市扩展方向的确定提供一种较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城乡结合部土地价格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农村相互结合的特殊经济地理单元,是城市快速扩张的重点区域,受城市与农村的双重影响.城乡结合部地价是土地价格研究中的薄弱点,土地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迫切要求对该区进行地价评估.该文以石家庄市为例,首先对该区土地进行定级,选择适合城乡结合部土地特征的定级因素:中心城市影响度、交通条件、基本设施状况和自然条件;在定级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用地与农用地估价的不同特点,采用收益还原法和成本逼近法测算城乡结合部土地价格,并提出了两种方法的局限性和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对估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城乡结合部土地价格的一些规律性特征:城乡结合部地区由于存在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之间生地与熟地的差别,不同类型土地之间地价相差很大.文章从理论和方法上对城乡结合部的地价进行了一些探讨性的研究,对进一步明晰城乡结合部的土地产权和土地收益,规范土地交易市场,实现城乡结合部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提出要创建国家卫生城的目标,对我市的环境卫生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工作是制约整体环境卫生质量的薄弱环节,通过对城市周边农村的环境卫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我市城乡结合部区域的环境卫生工作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结合部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它是城乡用地矛盾最为激烈的集中区。城乡结合部的耕地保护问题和对策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关系到经济发展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的全局性问题。研究城乡结合部耕地保护问题,有利于协调城市扩张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城乡结合部在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构建科学有效的城乡结合部消防安全管理模式,确定了解决城乡结合部消防安全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与具体措施,以期为各级政府及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提供消防决策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城乡结合部土壤铅的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沈阳市城乡结合部土壤中铅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沈阳市城乡结合部耕作层土壤铅含量范围值为 72.0 63- 381.5 0 2mg/kg,已经普遍受到较严重的铅污染。铅大部分存在于表层土壤,由于深翻土地,耕地 1m深以内的土层均受到较为严重的铅污染。不同作物类型的土壤铅含量不同,污染顺序为菜地 >水稻田 >玉米田 >葡萄园。  相似文献   

7.
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化的前沿阵地,是城乡用地争夺的焦点区域,土地利用矛盾十分突出。本文通过阅读文献、查阅资料,主要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的现状、特征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现状,提高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效率的措施,以指导并促进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包头市城乡结合部为例,分析了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特征及土地利用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有助于城乡结合部土地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城乡结合部的特征,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土地利用调控对策和实现城乡结合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总结了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并提出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序列中地位的认识及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容与方法,以为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壤资源特点与土壤安全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壤资源丰富多样, 空间分异明显, 但宜耕地面积小, 总体质量不高;受人为活动强烈影响, 土地垦殖率高, 耕地后备资源有限。总体上, 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均属严重制约型, 人地、人粮矛盾突出, 特别是近20 年来, 由于利用管理缺乏合理的布局和规划, 建设占用耕地使优质耕地减少过快;生态脆弱带土地退化势头没有遏止, 土壤污染有加剧趋势, 土壤安全形势日趋严峻。我国土壤资源基础调查工作基础薄弱, 土壤资源现状不清, 缺乏科学有效的土地资源评价方法和标准, 土壤资源管理相对粗放。需要加强土壤资源科学的基础研究, 深化土壤功能与安全的内涵, 更新我国土壤资源清单, 为多目标土地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模型和决策。  相似文献   

1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土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该文根据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特征,针对实施土地整理后对土地质量所造成的影响,选取自然条件和农田基本建设两大基本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多因素综合评判法与标准地块法对项目区土地整理实施前后的土地质量进行了评价。项目实施前,区内耕地质量分为三级:一级区面积有11.4 hm2,占总面积的10.3%;二级区面积为5.0 hm2,占总面积的4.5%;三级区面积为27.0 hm2,占总面积的24.4%。复垦后耕地综合质量均达到一级水平,复垦前质量等级为一级的耕地,项目实施后,其灌排条件、道路条件等得以完善和改进,耕地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整理后项目区园地55.4 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50.0%,通过坡改梯,客土改良,增加灌溉设施,改建、新建道路,使园地综合质量由整理前的二级水平提高到整理后的一级水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土地质量评价具有评价范围小、评价因素定量指标数据获取的难度大和评价对象在项目实施前后质量变化较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吴江市芦墟镇为例,以2000年和2004年SPOT影像中提取出的用地信息为基础,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与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了定量与定位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SPOT影像的前期处理与用地信息的提取过程,得到两期土地利用/覆被分类图;然后依据解译的信息对土地利用/覆被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计算研究期内各类用地的增长规模、变化速率与变化强度的变化,并通过GIS中的叠置功能分析出各类用地的转移矩阵,以此解释不同类型用地之间的消长关系;接着剖析了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空间问题,主要表现在空间格局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镇区空间快速无序的扩张、建设用地过于分散这3个方面;最后对研究区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了定量与定位评价,分析出建设用地的空间发展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14.
刘芳  张红旗 《资源科学》2012,34(4):758-768
本文基于野外实测剖面数据,借助于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了采样点尺度上土地利用和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和坡向)对伊犁新垦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类型对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和全磷有显著性影响,而对全钾的影响不显著;②不同地形因子对表层土壤养分要素影响的显著性各异。4种养分含量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在500~600m梯度平均含量均最低,600~700m梯度波动范围均最大;有机质、全氮和全钾在高海拔梯度的平均含量高于低海拔的含量,全磷的平均含量随着海拔升高呈倒U型分布;③有机质和全氮与坡度呈显著正相关,3°以上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3°以下;在坡度〈1.82°时,4种养分含量的波动范围最大;④全磷与坡向呈显著负相关;阴坡的各种养分因子的平均含量不同程度的高于阳坡的含量;除全钾外,各种养分因子在阳坡的波动范围均大于阴坡的范围;⑤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条件的交互作用对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存在影响。在不同地形条件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表层土壤养分含量高低情况存在差异,表现在较高海拔、较大坡度和阴坡上中覆被草地的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农田和低覆被草地,而在较低海拔、较小坡度和阳坡上则情况相反。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河上游典型绿洲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贡璐  张雪妮  吕光辉  韩丽 《资源科学》2012,34(1):120-127
以塔里木河上游阿拉尔垦区为靶区,选择8a棉田、30a棉田、人工林、天然林、荒草地、撂荒地及盐碱地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样地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选择土壤含水量、容重、pH、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等7个理化指标和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转化酶等5个酶活性指标进行实验室分析并解析其分异规律;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评价绿洲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的差异并划分等级。研究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均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质量的评价结果显示:天然林〉人工林〉8a棉田〉30a棉田〉撂荒地〉荒草地〉盐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空间差异有助于解释人-地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保护耕地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自1996年以来,我国实行了耕地动量动态平衡的土地管理政策,但耕地资源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耕地总量也未能实现动态平衡.基于上述现状,本文界定了新形势下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内涵,提出了评价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指标--动态平衡指数,运用这一综合指标分省市评价了中国目前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现状,结果表明:从1996年到2002年的7年之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省市从13个减少为7个,由此看出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严峻形势.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时空差异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中国不可改变的耕地持续减少和人口稳步增长的国情,提出新形势下寻求新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点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侯现慧  王占岐  杨俊 《资源科学》2015,37(7):1367-1375
富硒土壤是发展富硒产业的天然载体和宝贵资源。如何根据地区特点,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是客观衡量耕地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耕地利用分区研究可以为地方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和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依据。文章以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为基础,利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法对福建省三元区耕地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并结合三元区耕地土壤硒元素含量、土壤环境质量及自然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等因素,进行耕地利用分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元区耕地质量总体良好,土壤磷和钾元素含量是制约该区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将土壤硒元素作为富硒区耕地质量评价的考量因子之一,客观反映了富硒区耕地质量状况。同时通过利用分区研究,划分出富硒产业发展区、基础农业保护区、土壤环境治理区和生态环境管护区等四种类型区,文章根据不同类型区特点,对耕地提出了不同的利用方向和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8.
宋伟  陈百明  陈曦炜 《资源科学》2007,29(6):206-211
论文利用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了常熟市粮食生产的Cobb-Douglas函数,结合偏相关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影响粮食单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稳定和提高粮食单产的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①农户经营耕地规模和复种指数对单产有显著的正影响(偏相关系数(PCC)分别为0.331和0.430;零假设条件成立的概率(P)分别为0.002和0.000);②农户劳动力的投入与其兼业行为没有显著影响粮食单产(产出弹性(EO)分别为0.049和-0.0001;P分别为0.749和0.828);③在常熟市目前的施肥水平下,氮肥对粮食单产有显著的负影响,磷肥基本没有影响,钾肥则有显著的正影响(EO分别为-0.070,-0.039和0.127;P分别为0.007,0.358和0.001);④资本投入对粮食单产有显著的正影响(EO为0.596,P为0.000),这种正影响主要来源于机械资本的贡献(PCC为0.242;P为0.026);⑤秸秆还田率对粮食单产有着显著的正影响(EO为0.002;P为0.000)。稳定和加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提高小麦种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研制与推广水稻的插秧与收割机械,引导农户使用以电为主的水稻秸秆替代燃料将是提高常熟市粮食单产的重要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变化与优化配置的综合研究是土地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我国滨海盐碱地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研究其利用变化与优化对于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制定了滨海盐碱地盐化程度分级分类标准,提出了依据区域盐碱程度和耕层土壤全盐含量进行土地利用优化的对策和"台田-浅池"优化利用模式。黄骅1986年-2006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剧烈,耕地增加14.31%,建设用地增长93.95﹪,未利用地减少23.07%。2006年,黄骅非盐碱耕地、轻度、中度、重度以上盐碱耕地分别占耕地面积的54.67%、27.01%、12.55%和5.77%。盐碱地开垦是黄骅耕地增长的主要方式。黄骅实施"台田-浅池"模式后,耕地面积降为28.7%,沼泽湿地和盐碱草地增加,可收到生态安全与生产高效的效果。研究成果可为滨海盐碱地资源的持续利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胡贤辉  杨钢桥  张霞  邱杰 《资源科学》2007,29(3):191-197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是研究全球变化的前沿及热点问题之一。我国农村居民点分布广、数量多,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是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6倍以上,加之农村居民点周边多为优质耕地,对耕地资源减少的威胁甚于城镇。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在农村人口非农化的过程中,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并没有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减少,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了快速增加的势头,加强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为合理调控用地提供科学依据,便具有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随后以江汉平原典型地区仙桃市为例,采用1996年~2004年的土地变更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特征,并进一步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和多元回归模型,对引起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仙桃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量呈递减趋势,但仍然呈粗放利用状态,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科技进步以及政策制度是仙桃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