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改革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陈祖福当今处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年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实质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许多国家都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作为重大国策。我国已把“科教兴国”定为丛本国策之一,并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四届...  相似文献   

2.
<正> 当国际社会进入九十年代之后,随着世界冷战的结束,各个国家都把主要精力不约而同地投入到发展经济和提高综合国力上来。国际间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竞争,归结底是一种智力的和人才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正扮演着一种特殊的角色。为了参与并赢得这场竞争,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舞台,并且派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  相似文献   

3.
面向21世纪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21世纪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和趋势李东翔冷战以后,世界逐渐向多极化发展,多极化格局的形式仍将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以教育、科技为先导,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是当今国际竞争的显著特征。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作为承担着培养高级...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最好的发展时机,也面临最严峻的挑战,只有认清这一机遇和挑战,认清教育所处的环境和背景,才能办好教育。一、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一是国际人才大竞争的挑战。21世纪将是经济、科技、综合国力等激烈竞争的世纪,但最主要的竞争表现在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一、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我国高等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是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我们必须在重视德智体教育的同时,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合格人才。1.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未来世纪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拥有未来。而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人才…  相似文献   

6.
发挥优势办出特色为本地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李鹏21世纪世界各国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到底还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处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迫切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需要人们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发...  相似文献   

7.
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陈祖福人类社会正在迈向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实际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发展科技和...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各国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看作当务之急。国际间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智力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为了使我国在21世纪50年代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国高等工科院校肩负着重任。当前,高校较大幅度地扩大招生,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认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化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所在.WTO挑战丹东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是丹东经济腾飞的“助推器“,关键是我们如何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振兴丹东经济.  相似文献   

10.
面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脚步,走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当我们即将步入新世纪之际,不由得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这是一个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和解答的时代命题。一、走改革之路,别无选择步入九十年代的高等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当国际社会进入九十年代,随着世界冷战的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看作当务之急,国际间的竞争日趋加剧。国际间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  相似文献   

11.
张岚 《教育导刊》2001,(2):22-23,37
21世纪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经济与科技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高等教育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高校教师是潜力无穷的资源。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高校层次差别大、规模悬殊的教育大国来说,教师资源却长期处于低效配置。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就是要使学校、社会、个人三者之间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未来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增强,既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更需要大批有文化、有知识、能够将先进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因此,发展教育,特别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实现现代化的迫切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凸显强劲的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一个席卷全球的改革浪潮正在震荡着世界。许多国家都认识到,面向未来的战略优势不能只着眼于军事.而是包括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因此,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必须深入进行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改革的基本思想是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使高等教育改革少走弯路·健康地发展,首先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有所认…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性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创新的竞争,科技创新的竞争取决于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竞争,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教育人才的竞争,而对学校教育人才的发现、培养、合理使用是世界范围内教育发展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5.
历史车轮正滚滚地驰向21世纪。这是一个百花斗艳、异彩纷呈的新时代。各国相互开放,相互竞争,而且这种竞争将日益广泛、深入、激烈。在这全球性的竞争中,要使国家顺利发展、民族不断振兴,无疑将取决于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将取决于科技;科技的竞争,将取决于人才;人才的竞争取决于教育。高等学校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从一定意义上说,高等教育处于国际人才竞争的前沿。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正确教  相似文献   

16.
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使得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正如1999年11月30日世界银行发表的《21世纪中国教育战略目标》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标志是科技的迅速变化、经济开放与竞争和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在这一环境下,稳定的国家加上受到良好教育和健康的人民,将使高速进步成为现实。”一、建设终身学习社会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自从1965年法国教育学家保罗·郎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都把发展高质量的教育作为21世纪的基本国策.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正在大力发展终身教育,并在全球范围内加紧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争夺.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将是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间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这些无疑对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等教育如何迎接21世纪的挑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下面拟从转变教育观念的角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转变选择教育观念,树立发展教育观念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观基本上是一种选择的教育观,即从教育对象中选择适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一定行业所需的人才,而置大多数人于被淘汰的行列,让他们以失败者的身份进入社会。这在教育很不普及的情况下是很难避免的。这种教育观不仅出…  相似文献   

19.
迈向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检讨、借鉴和发展方向龚宝国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经济合作和竞争必将日趋频繁,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较量更为激烈,因此各国对高等教育的战略作用也十分重视。我国也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经济与科技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高校教师是潜力无穷的资源.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高校层次差别大、规模悬殊的教育大国来说,教师资源却长期处于低效配置.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就是要使学校、社会、个人三者之间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