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学作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是学生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激发不够。文章是思想的反映,更是作者自然情感和艺术情感充分结合的产物。作文过程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艺术表现过程,写前激发学生情感,创设良好作文心境至关重要。如何启迪、激发学生的创作情感,应成为作文教学的一个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
作文的基础是阅读,阅读是习作的营养。阅读过程是获取习作知识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要使学生有作文情感,应先从阅读中培养情感。因而,教师应研究作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策略,应在阅读中注重学生的作文情感的培养。为此,一要引导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优美,感受人物的生动形象和特点,感受事情  相似文献   

3.
没有情感,就没有文学。对于整个文学创作是这样,对于学生写作文也是这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中学生的作文。情感在中学生作文中,不仅对某一篇作文的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对学生以后的“为人”和“作文”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中,我们万万不可忽视这个重要的因素,忽视了情感在作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舍本求末、其效果就会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作文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可能会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感,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情感因素,培养作文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快快乐乐教作文,是语文教师的追求;轻轻松松改作文是语文教师的期望。教作文和批改作文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文批改要富于情趣和人情味,才会体现情感效应,体现教师与学生在作文批改中进行真情交流。那么,如何运用作文批改的情感效应评价呢?  相似文献   

6.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无疑,情感有着其自身特有的重要性。因而,培养、激发、启迪学生的情感,也该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关注作文全程的情感 培养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作文教学的情感“对接”,形成碰撞,来个“对对碰”。作文前,激发学生的情感,做到情感的孕育不再是空穴来风,雨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有的学生情感生成不会,这就需要给他们创设情景,将他们的情感激发出来。作文时,当学生的情感喷薄而出,效果也就达成了。作文后的评价,不少学生都会放过。我采用面批的方式,让学生不仅关注评语,更注重修改。修改的一个着力点就是情感。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一个作文情感培养的过程,是一个在全程学习中激发作文情感、传递作文情感、增进作文情感的过程。我们可以尝试从分组、指导、训练、评阅等作文教学的流程培植学生的作文情感,通过关注全程、多元指导,在作文教学中贯穿情感,互相濡染,互相促进,实现学生作文情感的固化、内化和深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作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方面入手,依据心理、情感发展、变化的过程,通过布置作文、面批作文、撰写评语等方面论述英语作文教学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是解决学生英语写作难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倡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的正确导向”,“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同时,心理学研究也告诉我们:积极的情感能产生情感驱动力,鼓舞人们去行动。“情动于衷而成于言”,小学生作文是挖掘儿童潜在的主观语言的外在表现,离不开情感这一因素。情感也就成为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催化剂”,是作文教学的“情商”。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在革新教法、更新手段的同时,应当重视小学生作文情感品质培养策略的研究,以培养小学生爱作文的良好情感品质。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哈尔滨市教育学院方大鹏情感是人们在各种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心理反应。它是推动人们积极思考和创造的内在动力,同样也是促进小学生积极作文的内在动力。一般说来,文学创作需要作者倾注丰富、深厚的情感.小学生作文也同样需要积极...  相似文献   

11.
冯玉红 《天津教育》2021,(7):146-147,150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经常说好的开头就是成功了一半,就是说作文有了一个好的开头,那么写作的思路就清楚了,作文就能一气呵成。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前后连贯、层次分明,让人读了以后明白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所以,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抓好作文的开头教学,训练学生整体上把握作文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还不能忘记对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知识储备,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技能。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作文教学中“真情实感”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视真情实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作文教学理论。从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文论和传统语言观入手考察其理论基础,可以洞悉我国作文教学重视真情实感的深层根源。然而,真情实感并不能保证学生能写出好文章,也不能充分展示写作的功能和价值。基于这种理性反思,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亟待转型。  相似文献   

13.
作者认为,真是做人之本,也是作文之本,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写他所想,说他想说,将心中对生活的真情实感通过文字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林文祥 《成才之路》2021,(11):54-55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贴近学生实际,立足生活,让学生易于下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通过积累“词汇仓库”,感受语言魅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拟题,鼓励学生模仿创新,勇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并进行因文而异的、多变又富有人文性的习作评价,进而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李方安 《中学教育》2009,(6):38-41,56
写作实际是一个语言转化的过程,其中包含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的转化、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转化以及被动语言向主动语言的转化三种类型;建构良好的作文图式是作文教学的内在机制;语言转化的思想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体现在“思、说、写”相结合、分层指导和读写循环等写作策略上。  相似文献   

16.
有效的写作技巧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扎实的语言能力;其次是意识;第三是练习.每一位作家,由于他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及方式的不同,造成了他个人的风格,表现了他的意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即使有扎实的语言能力,在写作时还要有可写的内容,以及能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的能力,使文章符合其预定的目的和读者.这些因素是随时间慢慢发展的,只能通过有意识的练习来培养.  相似文献   

17.
刘增泉 《天津教育》2021,(7):139-140
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无论是在写人、记事、写景等教学过程中都需在文末对作文的主旨进行升华,进而变成了一种僵化的、缺乏真情实感的作文模式。这种作文模式显然缺少了学生的真情流露,导致文中语句多呈现出一种“假、空、大”的特点,无法使语文作文写作达到抒发真情实感的目标。本文便基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提出了一系列完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相关建议,以解决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顽疾。  相似文献   

18.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应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更应优化非智力因素。小学作文教学实现非智力因素的优化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策略:培养自我肯定的评价意识,塑造健全完善的个性和人格,培养快乐作文的情感体验,培养设身处地的观照心态,养成诚实表达的言语习惯,提高语言交流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9.
没有话说是中学生写作文普遍碰到的困难 ,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必须首先解决好这一问题。造成无话说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懂得写作就是表达“自己的意思” ,而误以为是“写生活———特别是写自己所没有的不平凡的生活。解决的办法是引导他们写自己成长中的感受 ;这不仅有说不完的话 ,也是他们很愿意表达的意思 ,这样写还能收到弘扬作文教学的人文精神 ,促进学生人格成长 ,尽快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看图写话训练,通过看图写话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有效开展看图写话训练的策略包括:让学生在看图写话训练中学会观察,学会联想,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看图写话训练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必须与教材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