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河南省简称豫,得名于古代九州分野之豫州,所谓形胜之地,天下辐辏,文明流变,于斯为盛。夏、商、周三代以河洛为天下之中,建都于此,可使“四方入贡道里均”,从而形成以王都为中心的放射性统治格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礼制文化圈,并表现出极强的文化向心力。可以说,中原文明发展的历程即是华夏文明史的缩影。近日河南博物院举办“华夏文明之源”展,以夏到北宋为时代背景,从政治、物质技艺、精神世界的源起流变来探索整个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令广大观众大饱眼福的同时深受教益。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有200万年的悠久历史和万年的文明史。华、华夏、中华民族之称,皆源于以花为图腾的华胥氏。所谓中华民族之根,就是从古猿到猿人、从猿人到新人,再由氏族到民族形成的根源。中华民族同世界上古老的民族一样,都有一个崇拜的祖先(或神)作为“根源”的象征和标志。  相似文献   

3.
观点集萃     
人类美学的三大范式袁鼎生在《社会科学家》上撰文指出,美学范式是反映一个时代的美学最为普遍的共性、最普遍的特性、最为集约的精神的范畴,也是反映一个时代的美学跟另一个时代的美学整体区别的范畴。研究审美范式的历史转换,可发现人类美学的普遍规律,并能为美学主要规律、基本规律的形成寻求机制。人类美学发展,经历了依生之美、竞生之美、整生之美三大范式,它们分别同人类发展的古代社会、近现代社会、当代社会相对应。审美范式的历史转换,带动了它们统摄的审美理想、审美的主要范畴的同步转换。具体来说,随着审美范式由依生之美向竞生之美、整生之美的转换,审美理想也由和谐向自由、美生转换,审美的主要范畴也由壮美、秀美经由崇高、悲剧、喜剧向生态美、环境美转换。人类这种美学多层次统一的受审美范式规范的立体转型,确证了审美范式巨大的张力与聚力,确证了审美范式是每个时代的美学网络的网纲。把握了时代的审美范式,也就整体地把握了时代的美学系统;弄清了审美范式的发展变化规律,也就把握了美学发展变化的总体规律。“华夏”可以指称中国各民族詹鄞鑫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上撰文指出,甲骨文中地位崇高而且并列的“华”和“夏”,应该就是文献中的“华”和“夏”。“华”和...  相似文献   

4.
黄帝的治世方略与中国古代政治洞庭黄帝本是我国古代华夏部族集团的一位部落首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氏族之间的不断兼并和融合,逐渐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代表,被中华民族尊奉为"人文初祖",这与黄帝所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有为,行之有效的治世方略紧密相关。从有关...  相似文献   

5.
上古服饰文化三题姚敏杰一相传黄帝时已经发明了衣和裳。《云笈七签》卷一百《轩辕本纪》说:"(黄帝)时,有臣胡曹造衣,臣伯余造裳"。据《释名·释衣服》:"凡服上回衣。……下曰裳。"专家们认为,黄帝时代的上衣下裳是我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对后世服饰形...  相似文献   

6.
叶舒宪 《寻根》2008,(4):4-12
考察华夏文明之渊源根脉,20世纪前期最有影响力的学说是“夷夏东西”说。倡导此说的傅斯年先生认为,历史凭借地理而生,夏商周三代历史背后,存在着一东一西两种文化对立斗争和融合的线索。傅先生搜罗文献史料,描绘出以空桑(指曲阜一带)为中心的“东平原区”和以洛邑为中心的“西高地系”,阐发二者的互动对于中华早期历史展开的重要意义。傅先生的论说振聋发聩,给20世纪的古史研究带来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竞存 《华夏文化》2012,(1):18-19
“华夏”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周书·武成》的文献中,即“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意思是周朝社会安定,政通人和,当时域内的主体民族,即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都争先恐后地臣服周天子。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政权的更迭,尤其古典  相似文献   

8.
国书馆古今谈白丁"图书"就是有图之书。清人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说:"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我国最早的文字,系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有了文字,在载体上刻写绘制出来就成了书,即我国最早的图书。古书《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可见古...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饮食文化与服饰文化张侠生饮食文化与服饰文化都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能反映出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我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广泛,技艺精湛高超,为世界所公认。我国古籍对饮食文化有过精辟的论述。如说"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人之甘...  相似文献   

10.
CCTV汉语之星——"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以下简称"汉语桥")是由中央电视台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联合主办、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承办的在华留学生汉语比赛。大赛已从2008年至2011年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举办"汉语桥"的目的是为了展示在华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搭建一个相互交流汉语学习经验的平台,使来华学习的留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发展变化中的中国。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界对于"汉语桥"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对其中文化内涵的专门研究更没有展开。  相似文献   

11.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我所理解的实践的“爱国主义”王靖华"爱国主义"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这样一个"永恒"的主题:只要有国家存在,就会有、也一定需要"爱国主义"。从古到今,各国各民族的爱国主义诗篇光彩夺目。如今在我们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  相似文献   

12.
世所周知,“华夏”、“中华”、“中国”是我们国家的称号。然而,为什么将我们的国家称为“华夏”、“中华”和“中国”?其源头又在何处?对这一问题,笔者偶见学者论及。但其中有对有错。即为对者,有的也只是常识的论述,真正的源头却未见论及。今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探讨。班门弄斧,意在抛砖引玉。关于“华夏”之名的由来,近代国学大师章炳麟(太炎)在其《文录》中写道:“我们民族旧居雍、梁二州之地。东南华阴、东北华阳,就华山以定限,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华本国名,非种族之号,夏之名实因夏水…  相似文献   

13.
“为己”和“慎独”──道德修养的境界与方法钱逊"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里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中国古代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提倡"为己之学"。孔子说:"古之学者...  相似文献   

14.
回族的茶谚与茶俗(回族)丁一波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咖啡、可可、茶叶)。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日本人称茶叶为"仙草灵丹",英国人称"康乐饮料之王",阿拉伯人称"群芳之最"。自古"茶药不分家",饮茶不仅可以解渴,而且还可以明日益思,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道家哲学与现代"生"、"死"观叶秀山《老子》书第五十章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用其刃。夫何故?以其无...  相似文献   

16.
无论哪个民族都有自己偏爱的服饰习惯和款式.不同的民族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服饰风尚.梵高笔下充满生机的向日葵,莫奈笔下艳丽的花卉,通过服装设计师之手又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我国京剧的脸谱、国画中的花卉、山水等的色彩、图案,近年来也成为我国服装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谁能想到就连画展对服装潮流都有很大影响.有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传统的“德本论”及其现实意义谢洪恩,段培基我国自古以来就被世界誉为"礼义之邦",不同时代的古人,从各自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提炼出了许多优秀的伦理思想,创造出了丰富的道德文化财富。本文仅就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德本论"谈谈我们的看法。一所谓"德本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烹饪之道高成鸢英国李约瑟先生论证,15世纪后中国文化才失去世界领先的地位。这是由于中国的三大发明使西方崛起,后来居上。孙中山先生断言:"我国近代文明之进化,事事皆落人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他还预言中餐将成为"世界人类之师...  相似文献   

19.
“仁”德的现代意义龚杰"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仁"的概念。西周和春秋时期,"仁"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意义逐渐明确起来。相传在周武王患重病期间,周公在为武王所作的祈祷中,自称"予仁若考",若"即"顺从"之义,"考"即祖先之...  相似文献   

20.
《寻根》2013,(4):F0003-F0003
新中原者,非中原也。中原者,无论空间之广狭,还是时叫之移动,抑或文化、政治之意涵,均对应于四周;换言之,无四周,亦无中原。新中原者,特指晋冀鲁豫皖5省30市2县28.9万平方公里的地域空间以及形成于该地区的华夏人文始祖、华夏姓氏之根、华夏文化之源及其精神内涵,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无广狭之圳和时空移动;新中原另一独特意义,则是怍为协同创新中心独立存任的标示或符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