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运用倒“U”理论(Yerkes &;amp;Dodson,1908)描述体育操作成绩与焦虑的关系占了统治地位。其基本含义是:焦虑水平过低或过高,操作成绩都较差,而焦虑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时,操作成绩最理想。尽管这个理论很直观(Martens,1974),最近却有多位学者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批评。  相似文献   

2.
跆拳道运动员焦虑水平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西安体育学院跆拳道队学生115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经我国修订的STAI自我问卷量表,对运动员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进行测量,以了解跆拳道项目焦虑水平特征。测试结果表明,运动员特质与状态焦虑处于中等水平,状态焦虑高于特质焦虑,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焦虑水平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状态焦虑个体差异呈继续增大趋势。前三名运动员状态焦虑水平低于一般运动员,说明适宜的焦虑水平,有利于比赛中保持理智的思维,对复杂变化的环境作出积极的应对反应。各轮次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的差值说明第一轮与进入争夺名次的场次,运动员情绪激活水平较高,比赛层次虽低但至为关键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
多维焦虑理论认为认知和躯体焦虑对运动成绩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这个理论,运动员在赛前具有较高的认知焦虑水平或躯体焦虑水平出现极端值(过高或过低)或自信心较低时,他们将取得较差的运动成绩.先前的研究还认为焦虑与运动成绩间的关系还取决于所要完成动作的特点.不同的运动技能有各自最佳的焦虑水平.总的来说,焦虑水平较高有利于完成体力消耗较大的运动项目.而焦虑水平较低时,则有利于完成精确类项目.就乒乓球项目而言,它既需要体力又需要精确性,因此,本研究调查分析了乒乓球运动员赛前焦虑水平与运动成绩间的关系.研究对象3 6名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男、女运动员各1 8名,平均年龄为12.28±0.74岁.研究方法采用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CSAI-2C).让运动员在参加地区赛第一场比赛的赛前30分填写问卷.研究结果认知状态焦虑水平不能用来预测运动员的成绩.获胜运动员和失利运动员赛前的躯体状态焦虑和自信心没有差异.这表明本研究没有支持多维焦虑理论的假设,或许是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和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比运动员的焦虑水平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更大.因此,如果运动员的个人特点与他们的技术风格相适应,不同焦虑水平的运动员都可能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4.
采用斯皮尔伯格状态-特质焦虑量表、问卷调查中国甲A足球和CBA联赛教练,揭示职业教练竞赛焦虑现状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职业教练竞赛焦虑包含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两方面,联赛期与歇赛期相比,特质焦虑相对恒定,无明显差异,而状态焦虑水平呈高度显著性差异;(2)联赛期主教练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助理教练,且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差异均呈显著性;(3)联赛期不同阶段、不同处境主教练状态焦虑值随联赛进程呈不同的变化曲线,且与球队成绩排名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考试焦虑与竞赛状态焦虑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焦虑是大学生需要面临的主要应激源之一。通过对150名大学生进行研究,检验分析了竞赛状态焦虑与考试焦虑的联系。相关性检验和多元回归的结果表明考试焦虑与竞赛状态焦虑具有显性相关,认知焦虑对考试焦虑的影响最大。因此,可以通过体育锻炼调节运动焦虑,进而缓解考试焦虑,把降低竞赛状态焦虑的方法用来使考试焦虑保持在一个适宜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运动焦虑的产生及其与运动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焦虑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理论假说,分析运动员焦虑产生的原因与特点,从而通过问卷或量表评估、生理变化评估以及行为表现评估对运动员的运动焦虑进行恰当的评价,以此在赛前、赛中及赛后对运动员的焦虑进行调节,使其焦虑水平达到最佳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专业技术院校学员考试焦虑程度与运动技术水平的发挥及考试成绩的关系、射击成绩不同等级与考试焦虑水平的关系、射击考试前后焦虑水平的变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优秀射击运动员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运用CSAI-2量表对优秀游泳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性别、运动等级、训练年限都不是赛前状态焦虑的显著性变量;2)年龄变量在躯体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认知状态焦虑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15-20岁运动员的认知状态焦虑水平显著高于21-26岁运动员的认知状态焦虑水平。针对上述结论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已修订出中国常模的CSAI-2问卷是信度和效度高的多维焦虑测量工具,它包括三个分量表: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运用该问卷测查235名参加大学生运动会田径和篮球比赛的被试赛前焦虑反应和状态自信必,结果表明:(1)躯体状态焦虑的强度是区分田径和篮球项目类型良好的预测因子;(2)认知状态焦虑的强度是区分运动技能水平或临场技能发挥得好坏的良好预测因子;(3)竞赛焦虑反应和状态自信心的强度与被试主观上所认知到的任务难度密切有关。因此,为使运动员有适宜的竞赛焦虑反应和状态自信心,教练员除了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技能水平之外,应当结合项目的要求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尤其是认知训练),并注意在赛前激起他们符合任务特征的唤醒水平。  相似文献   

10.
采用CSAI-2问卷及焦虑量表,对参加第四届CUBA男八强赛及决赛的山东科技大学赛区的部分运动员进行了心理测定,并结合临场技术水平发挥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焦虑水平的强度和方向对技术水平发挥的影响在不同场次上有着显性差异,越重要的比赛场次焦虑水平越高,对技术发挥的消极影响增强。建议教练员在技术训练的同时,加强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对自己的焦虑状态有积极地评价,在比赛中能更好地发挥技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优秀单人花样滑冰运动员焦虑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34名优秀单人花样滑冰运动员的焦虑水平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男子单人滑运动员在表演自由滑、短节目滑赛前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之间是明显相关的,自由滑赛前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之间不相关;我国女子单人滑运动员在短节目、自由滑赛前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之间是明显相关的,表演自由滑赛前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之间不相关;我国男子和女子单人滑健将级运动员与普通运动员之间状态焦虑无显著性差异;女子运动员特质焦虑高于男子运动员特质焦虑。  相似文献   

12.
苏州市射击运动员的特质焦虑和竞赛状态焦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的特质焦虑测试量表和竞赛状态焦虑量表-2,对参加2006年射击全国个人冠军赛的苏州市射击运动员在赛前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被测对象为中等强度的特质焦虑水平;他们在竞赛焦虑状态的3个因子上不存在项目和性别差异,并且其之间也不存在差异;不同项目和性别上的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之间没有差异;运动员在特质焦虑和竞赛状态焦虑的3个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均较高;不同特质焦虑水平组竞赛状态焦虑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关于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马丁斯 ( R.Martens)研制的由认知焦虑、身体紧张、自信 3个因子构成的竞技状态焦虑 ( CSAI— 2 )量表 ,测试了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变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 ,CSAI— 2状态焦虑量表的信赖性是可以确认的 ,并证实随着比赛的临近 ,男女选手的状态焦虑水平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身体紧张的变化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60名优秀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的调查,分析研究跳高特殊竞赛形式下,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变化的原因以及引起不同焦虑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性别差异、文化程度、运动水平、训练年限对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CSAI-2问卷测试了322名参加全国或省际比赛运动员的赛前状态焦虑。结果发现:①运动项目类型是影响多维竞赛状态焦虑的一个重要变量;②性别与运动级别仅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运动员的多维竞赛状态焦虑;③文化程度不是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因素;④认知特征显著的武术比赛成绩更多地受到认知状态焦虑的影响。建议对于认知特征显著的武术运动,教练员应该加强对运动员的认知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6.
对乒乓球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及焦虑方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60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及普通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及焦虑方向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在认知焦虑和躯体焦虑的强度分数上无差异;但与普通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相比,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认为这两种焦虑对其运动成绩的取得具有促进作用;两组运动员的自信心无差异。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不同状态焦虑水平下特质焦虑运动员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被试为高/低特质焦虑运动员各30名(两个实验各15名),以正性情绪词、负性情绪词和中性词为刺激材料.通过诱发程序,在实验1中诱发低状态焦虑情绪,在实验2中诱发高状态焦虑情绪,然后进行点探测反应时实验.结果表明,在低状态焦虑水平下,高/低特质焦虑运动员对正性情绪词和负性情绪词的同侧位置反应时与异侧位置反应时均无显著性差异;在高状态焦虑水平下,高特质焦虑运动员的负性情绪词的同侧位置反应时短于异侧位置反应时,对负性情绪词警觉,低特质焦虑运动员负性情绪词的同侧位置反应时长于异侧位置反应时,对负性情绪词回避.在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交互作用下,特质焦虑运动员对负性情绪信息存在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斯皮伯格的状态 -特质调查表 ,对我国部分跳高运动员的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进行了初步研究 ,揭示了跳高运动员焦虑的现状和特点 ,阐述了焦虑与提高比赛成绩之间的内在联系 ,为跳高运动员克服心理障碍 ,控制和调节焦虑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