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羽毛     
有一次,作家林清玄到桃园扶轮社演讲,遇到一位气质婉约的女子.她说:"老师,您真忘记我了吗?我是您30年前在耕莘写作班的学生呀!"林清玄想起了这位当年才气秀逸、常被他赞美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正前不久,中国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到上海一所大学演讲,他演讲的主题是"人生的价值"。最后在现场互动的环节中,有位大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魏老师您好,我们都想体现人生的价值,我们都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士,您能具体给我们说说,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吗?"  相似文献   

3.
师恩难忘     
教师节前的课前演讲中,有一个同学李易给大家介绍了野谷的一首小诗《外婆》:"又老又穷/这就是外婆/她总是不安地说/我没什么带给你/待我懂得时/她已长眠地下/有什么比得上您的深厚/外婆,您给了我妈妈"。最后一句"外婆,您给了我妈妈"深深触动了我。我对学生说:如此说来,你们应该对何老师的老师说"老师,您给了我老师"。  相似文献   

4.
正在签售的时候,一位学生问我:老师,我很喜欢演讲,您说演讲很重要,可是我没有天赋,每次站在人群面前,就会不争气的紧张,您觉得,一个没有天赋的人,还要继续练习演讲吗?我听完很好奇,于是问:你在问这个问题时,也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可是你问得很流利,表达也很清楚,那你是如何不紧张的呢?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刚才把问题写了下来,然后举手前自己偷偷地练习了几遍。  相似文献   

5.
亲爱的老师: 知道今年您要教我,我好高兴.在这一年的开始,我想向您吐露我的心声,让您了解我的需要.希望在这一年内,我能好好接受您的教导,同时也让我从内心钦佩您敬爱您. (一)老师,我希望您常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 (二)老师,请您不仅仅教书,更要教我们学生. (三)老师,请您把我当一个人看待,而不仅是您记分册上的一个号码. (四)老师,请您不要单看我的成绩,更要看我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问:李老师,您与金庸先生共同以80岁高龄被批准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我们都很高兴,请问您作为演讲家,和作家之间有什么关联?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2011,(17):63
中国演讲与口才第一品牌夏令营导入卡耐基演讲口才培训体系打造中国青少年演讲与口才教育的"黄埔军校"一次决定家族兴衰、孩子命运的投资!一次让您一生都值得骄傲的正确选择!一次让孩子脱胎换骨的学习革命!  相似文献   

8.
老师,我希望您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   老师,请您不仅教书,而更是教我们做人.   老师,您要知道我们是您身边有丰富情感的学生,而不是您记分簿上的一个号码.……  相似文献   

9.
舒梦 《班主任》2004,(4):24-25
尊敬的范老师: 您好! 当我给您写这封信的时候,我的孩子已经与您分手、进入高中读书了.在她即将与您分手的时刻,我感觉到了她对您依依不舍的深情.她不止一次地说:"再开学的时候,范老师就不教我们英语了.再换班主任,不知道会不会像范老师那样."一个孩子不断地念叨一位老师,足以说明老师在她心目中的地位.范老师,您是我女儿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良师.我女儿是通过关系上初中的.那年小学毕业时,她的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我们费了很大的劲儿,才使她上了这所区重点学校,才分到了您的班级.听说您班的学生几乎都是"后门生",因为您是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0.
一“、老师,我可不希望您成为三色堇,希望您永远做灿烂的太阳光!”二“、老师,每次看到您,总想像老朋友一样走过去,亲切地问候一声,再攀谈点什么。可是,每次,我又不太放得开,况且,您的脚步也好匆忙。”三“、老师,您是多么多么像我的妈妈。您的风趣,您的优雅,我实在太喜欢。不过今天我对您有a little意见,万一您生气了,不但让犯错误者担惊受怕,连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也得受罪,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四、老师,我想对您说:1.老师,我希望您常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2.老师,请您不仅仅教书,而更重要的是育人。3.老师,请您…  相似文献   

11.
相信你     
<正>世上最美的话,不是"爱与喜欢",而是一句简单有力的"相信你"。"老师,您找我吗?"上午第一节课后,我被叫到办公室。我站在政治老师的办公桌前,不安地杵着。"嗯。下周一国旗下演讲,你去做个三到五分钟的演讲。"老师递给我一张写了要求的小纸条。我惶恐地接过,觉得纸条像是个烫手的山芋。"老师,我怕我做不好。""没事,老师相信你,你可以的,再说了,这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范老师: 您好! 当我给您写这封信的时候,我的孩子已经与您分手、进入高中读书了.在她即将与您分手的时刻,我感觉到了她对您依依不舍的深情.她不止一次地说:"再开学的时候,范老师就不教我们英语了.再换班主任,不知道会不会像范老师那样."一个孩子不断地念叨一位老师,足以说明老师在她心目中的地位.范老师,您是我女儿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良师.我女儿是通过关系上初中的.那年小学毕业时,她的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我们费了很大的劲儿,才使她上了这所区重点学校,才分到了您的班级.听说您班的学生几乎都是"后门生",因为您是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3.
赵忠祥 :30岁以上的人可能都不会忘记一个名字———李燕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 ,李燕杰的演讲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一时间万人空巷。他演讲的现场从来没有人退场 ,更多的人则守着收音机一遍一遍收听……这个情况当时被称为“李燕杰现象”。李燕杰 :谢谢 !首先谢谢赵忠祥老师的鼓励。谢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支持。赵忠祥 :您为什么选择了教师职业 ?为什么要当教师 ?您当初是怎么想的 ?李燕杰 :我自幼生活在一个教师之家 ,父母亲全是教文学课的教师。在他们的影响下 ,我曾在读小学时 ,写过一篇作文 :《我的志愿是当教师》文中写道 :…  相似文献   

14.
最好的老师     
一位年逾八旬的老教师在病床上过生日,三十多年前的学生从全国各地赶来祝贺, 她含着泪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一位青年教师在演讲中慷慨陈词:“做恋人,错过恋人的浪漫;做丈夫,错过丈夫的责任;做父亲,错过孩子生病的日子……我们只能这样,平凡地生存;高贵地生活。”一位中学生给老师的贺卡上这样写道: “老师,您太辛苦了!”一位小学生送给老师这样的礼物:护手液和金嗓子喉宝。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谨以小文一篇,献给各位老师,并真诚地说上一句:老师,您辛苦了!  相似文献   

15.
L刁生p目)1=卜E番中速稍慢亲切地王瑞祥词由文举曲厂、(丝{,i业}些‘几互{亘巡2川娜3.季】鲤。,一)}肚蜂典335河就船就桥就}通缠厂丁如。4.。}些粤尊亚犷刃1.看到2.看到了.看到您,您, 您,厂一一不、_尽一}弊敬爱的老师敬爱的老师。敬爱的老师敬爱的老师。敬爱的老师敬爱的老师。起起起想想想小小卜产一、一_3 4 4 5 65}逊级尸、/一、6 1 6 5654 43231一:}}是您滋润是您摇来是您架起春天的花朵,古老的神话,智慧的长虹,秋天的果实。理椰勺涟漪。育起设哺荡铺您您您是是是文明的阶梯。啊,敬爱的老师纵然江河突慢回原速渐慢翼彝‘可酥典遍3}理…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末,“文革”结束以后不久,李燕杰老师即开始走向社会,与无数听众进行心灵的交流,他那充满磁性与魅力的报告感动了几代人。1985年,我们邀请李燕杰老师到杭州作报告,当时杭州最大的容纳5000人的体育馆座无虚席,台上台下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产生了轰动效应。原浙江省委书记王芳同志接见了李燕杰老师,并说:“你为青年教育立下了大功!”回忆那一次演讲的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演讲过程中,没有一个人中途退场。我曾经请教过李燕杰老师:“为什么您的演讲这样吸引人?”李燕杰老师笑着回答:“我认为,演讲者不仅要用语言传达…  相似文献   

17.
“如果您放弃权力 ,放弃您的优越感 ,那么您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敬的机会就更大。”德国心理学家黑尔加·吉尔特勒早就这样告诫我们。有个老师对一名初中生的印象一直是 :不爱讲话、见人十分拘谨和腼腆。可是 ,一个偶然的机会 ,他发现该生在学生自发组织的演讲活动中 ,却是才思敏捷 ,侃侃而谈 ,博得同学们阵阵掌声。这位老师十分诧异 ,百思不得其解 :为何这个学生在同学面前和在老师面前如此判若两人呢?如果学生在自己的课上也能这样表现该多好啊!其实 ,我们老师和学生之间之所以有鸿沟 ,既有学生的原因 ,同时 ,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你把自…  相似文献   

18.
<正>青少年法治教育:刘小妹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评委老师,请您谈一谈对这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的总体感受。本次活动中有没有令您印象深刻的演讲内容?刘小妹:在第七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中,我参加了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演讲比赛的评审工作。今年活动给我的第一个感受是,不同学段的选手在演讲的整体质量和对宪法的认识程度上都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19.
说话要算数     
我的书桌里至今完好无损地保存着一位特殊学生写给我的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冯老师,您好.你是一个好老师我很敬佩你.但是,您说话不算数,记得您说过把&;lt;古诗文诵读&;gt;给我的,但是,您到现在还没给我.我是您的学生,没有资格批评您,但是我希望你听我这个学生几句话.一个好老师,不但要教学好,而且在品德方面也要好.“……  相似文献   

20.
<正>青少年法治教育:成倍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请您谈一谈对这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的总体感受,本次活动中有没有令您印象深刻的演讲内容和演讲选手?成倍:我觉得今年的全国总决赛和往年都不一样,有一个很打动我的点,就是宪法不只存在于学生的书本里,也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每一位参赛的选手对于宪法的认知已经不再是“本本主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