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绷床运动     
G838 9903632’98全国首届蹦床冠军赛综析=Overview of ’98trampoline national championship[刊,中,I]/段宝利,赵俭,林春源//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16(1).-80-83表8(YYW)蹦床//锦标赛//稳定性//难度//综述对全国首届蹦床冠军赛的完成情况、动作类型、动作难度、稳定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运动员普遍网性差,肌肉协调用力掌握不好,影响动作技术的稳定性,是造成这次比赛成功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为了尽快提高我国蹦床运动员的技术水平,重要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网性、预跳的高度、连接技术和专项身体素质,是目前我国蹦床运动员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蹦床运动是由运动员借助蹦床的弹性力获得腾空高度来完成各种具有一定难度的翻腾动作,以运动员完成动作的难度、优美程度(质量)和稳定性来评定成绩。这三个方面的决定因素可最终归结为两个基础条件:动作高度和熟练的网性。在具备一定高度的前提下,运动员才能获得完成动作的时间和空间条件,才能完成高难度、高质量的动作。具备熟练的网性,可使运动员自如地驾驭身体,既能保证整套动作顺利地完成,  相似文献   

3.
我国男子蹦床单人项目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现场观察、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蹦床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及质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男子蹦床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第Ⅰ套动作及动作质量规格差距明显;“开腿”晚、过早屈髋、位移过大等是目前我国男子蹦床运动员存在的主要技术性问题。进一步强化动作技术质量规格,动作难度与质量的均衡发展,完成成套动作的稳定性是我国优秀男子蹦床运动员训练和备战第29届奥运会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网上非技术性位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兴 《体育科学》2004,24(2):38-4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现场观察统计、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普遍存在的网上非技术性位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技术性位移是目前影响我国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稳定性及动作技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非技术性位移主要与起跳技术不正确、运动员原有运动项目技能的负迁移影响有直接的关系;我国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在成绩提高的贡献率上仍然较低。  相似文献   

5.
王赞  刘兴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6):868-869,885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成套动作稳定性及竞技水平提高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加强蹦床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由蹦床项目的特点和规则要求所决定的;运动员成绩的稳定及竞技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精确的感知觉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能减少运动员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蹦床动作中连接动作是成套动作技术的关键,评价连接动作质量的指标在训练和科研中有重要的作用。采用影片解析方法对上海市男子蹦床队6名运动员的连接动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得出压网对垂直速度贡献率和相对压网效能指数可作为评价连接动作质量的可靠指标,而且后者更为合理些  相似文献   

7.
高水平蹦床运动员基础训练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等研究方法,从蹦床的基本动作、基本技术两个方面对蹦床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稳定性、难度动作的发展、姿态错误的扣分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合理有效地进行基本动作、基本技术训练能够提高成套动作的稳定性;基本动作的训练水平决定了难度动作的发展水平;加强基本技术的训练是减少由于动作技术错误而导致的姿态错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蹦床运动     
G838.2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网上非技术性位移的初步研究=Research on non-technique movement of elite trampolists in China[刊,中,A]/牛雪松.刘兴(沈阳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3).-89-91表3参15(SJ)蹦床//运动员//网上技术//教学法//研究//中国 采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网上水平位移现象进行初步研究。认为位移过大是影响成套动作稳定性及动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位移过大与起跳技术和连接技术不合理有关,也与运动员原有项目技能的负迁移影  相似文献   

9.
采用现场观察统计、资料分析、调研考察等方法对参加2 0 0 4年第2 8届雅典奥运会蹦床比赛的全部16名中、外优秀女子运动员的竞技实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女子蹦床运动员的动作难度、成套动作质量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已具有在2 0 0 8年第2 9届奥运会上冲击金牌的竞技实力,但我国女子优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临场发挥还不够稳定。进一步强化规定动作质量,突出动作的高规格和成套动作的稳定性;提高自选动作难度,并积蓄一定的难度储备,是下一阶段我国蹦床运动员备战2 0 0 8年第2 9届奥运会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录像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年蹦床世界杯系列赛、世界蹦床锦标赛以及2012年奥运会测试赛中、外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竞技水平及新规则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飞行时间分与总成绩成正相关,飞行时间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动作难度,但对动作完成质量有影响;受新规则的影响,目前世界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单个高难度动作的使用比较集中,但动作类型比较单一,成套动作难度比较分散,且差距比较大,成套动作完成质量相当,但稳定性普遍较差;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成套动作飞行时间、单个难度动作以及成功套动作完成质量依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但成套动作难度不高、成套动作临场发挥不稳定是制约竞技水平提高的突出问题。为此,提出了加强心理及战术训练,提高成套动作难度储备,构建成套动作飞行时间、难度及技术的三维训练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蹦床运动员起跳网上转体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采用摄像法和影像解析法对我国蹦床运动员起跳网上转体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起跳网上转体目前是我国蹦床运动员普遍存在的技术错误之一。它不但影响腾起高度及动作姿态,还易导致身体横向水平位移。当完成翻转周数、转体度数较少的空翻转体动作时应采用非惯性转体技术;当完成翻转周数、转体度数较多的空翻转体动作时,在保证充分压网与蹬伸的前提下,身体离网瞬间即可开始转体。  相似文献   

12.
蹦床作为体育竞技比赛中的一个项目,它具有高难度性与高稳定性的特点.因此,高难度性与高稳定性的动作不仅需要专项技术的练习,还需要一定的辅助练习加以配合.虽然专项练习在运动员的整个训练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辅助练习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本文重点介绍了蹦床运动对运动员的要求、辅助练习的作用、辅助练习在蹦床训练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主要采用摄像法和影像解析法对我国蹦床运动员起跳网上转体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起跳网上转体目前是我国蹦床运动员较普遍存在的技术错误之一。它不但影响腾起高度及动作姿态,还易导致身体横向水平位移。当完成翻转周数、转体度数较少的空翻转体动作时应采用非惯性转体技术;当完成翻转周数、转体度数较多的空翻转体动作时,在保证充分压网与蹬伸的前提下,身体离网瞬间即可开始转体。  相似文献   

14.
中外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资格赛动作难度、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竞技实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整体水平与世界强国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做第一套动作时,屈膝、勾脚、屈髋、分腿现象较多,且动作临场发挥不稳定;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第二套动作质量的提高相对滞后于动作难度的发展;整体实力还不强,发展得不平衡,没有形成集团性竞争优势。因此,进一步强化动作质量是提高我国蹦床竞技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国家蹦床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蹦床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各项指标进行了重要性排序,并对蹦床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指标进行了初步的筛选.统计结果表明,我国蹦床运动员最重要的8种专项运动能力为网性、翻转能力、平衡能力、空间定向能力、垂直弹跳能力、动作之间的连接能力、时间感知能力和动作节奏;在27项运动素质指标中,耐力素质(专项耐力)和力量素质指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的指标占的比重较少.  相似文献   

16.
蹦床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蹦床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的技术性和稳定性要求很高的竞技项目。由于蹦床项目运动和竞赛特点,稳定性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取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稳定性与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完成动作稳定性的保证。对蹦床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分析与研究,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帮助运动员调整自我控制能力,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优秀男女蹦床运动员竞技水平与成绩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刘兴 《体育科学》2000,20(5):33-35,42
蹦床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九运会”新设比赛项目。采用比赛现场裁判评定、调研考察、文献研究等方法,从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技术分、难度值、成功率几个方面,对我国优秀男女蹦床运动员的比赛状况、竞技水平和成绩名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男子运动员规定动作的稳定性和动作质量明显强于女子;男女运动员自选动作成绩的提高表现出增长方式的不一致性;女子尖子选手主要在动作质量上优于女子平均水平,而男子尖子选手在动作难度、动作质量两方面均明显高于男子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生物力学知识,对蹦床运动的下落着网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介绍了符合力学原理及规则要求的蹦床着网技术,对进一步提高成套动作的稳定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蹦床着网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生物力学知识,对蹦床运动的下落着网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介绍了符合力学原理及规则要求的蹦床着网技术,对进一步提高成套动作的稳定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蹦床女子网上单人项目现状及差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分析了悉尼奥运会蹦床比赛女子单人决赛和 2 0 0 0年我国“科健杯”全国蹦床冠军赛女子单人决赛。结果表明 :我国女运动员的预跳能力、动作技术的稳定性和难度提高显著 ,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日益缩小。全国冠军黄珊仙的水平已达到世界前列。同时 ,笔者还对我国蹦床女子单人项目今后训练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