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蕾  秦洪武 《现代传播》2019,(12):78-83
采用数据驱动的文本分析方法,聚焦中非关系议题在埃及英文媒体中的报道,分析与该议题相关的报道热点、情感态度、报道来源以及报道中反映出的媒体权力。埃及英文媒体关注的主要是中非合作中的经济和外交议题,总体态度积极且近两年呈逐渐走高趋势。但依然存在中非关系的负面报道,主要涉及资源、债务、人权、环境等问题。埃及媒体对中非关系的报道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西方英文媒体,西方媒体是消极议题的主要来源;从转载频次看,西方媒体对埃及媒体的影响远远大于中国媒体。这说明在埃及有效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智慧,我们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的偏见报道有所减少,客观、平衡的报道比例加大.但由于中国在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上与西方存在显著差异,加之中国崛起对当今西方构成的心理冲击导致西方种种质疑与非难,西方媒体的对华报道仍然存在偏见,尤其是在政治议题上.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民族主义问题的炒作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3.
向国际社会揭露一种放射性武器对人类的危害,引起公众对它的警惕和对使用者的谴责,形成禁止使用这类武器的舆论压力,这是新闻媒介应尽的职责。然而,遍布世界的中文媒体,在有关贫铀弹的报道中,基本上充当的是“传声筒”的角色,自主采访的新闻极少,大都是跟在国外媒体特别是欧美媒体后面。 贫铀弹报道潮起潮落。粗略地剖析一下中国媒介对“贫铀弹”的报道,不能不得出一个印象:西方媒介对贫铀弹漠不关心时,中国媒介对它也没有在意;西方主流媒介热炒贫轴弹时,我们才跟风而上。当西方媒介的注意力又转向别处,贫铀弹在中国媒体上也逐渐销声匿迹。在这里,把握新闻报道主动权的,基本上是西方媒介,中国媒介基本上是被动地“随波逐流”。 找出限制原创新闻产生的原因,以改变上述情况。  相似文献   

4.
西藏问题一直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施加压力、搞和平演变的重要议题,也是美国等西方主流媒体关注中国的重点。西方主流媒体的涉藏报道充满了根深蒂固的偏见,这种不客观的报道理所当然地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强烈抗议。西方主流媒体涉藏报道虽有失实之处,但仍有不少信者,不得不说得益于其巧妙老到的涵化技巧,将自身的立场巧妙融入报道中,在受众浑然不觉的情况下说服受众接受新闻报道暗含的媒体意见。本文从涵化理论的视角出发,以《纽约时报》为例,研究西方媒体对西藏问题的报道。选择《纽约时报》是因为该报是一份历史悠久,在美  相似文献   

5.
牛天 《新闻传播》2010,(1):104-104
突发事件的报道已成为我国乃至国际上新闻报道的热点。面对西方国家带有偏见的失实报道,中国真正的声音被国际口水淹没,中国传媒在国际舆论上处于被动状态,甚至有沦为西方媒体傀儡传声筒之险。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我们除了揭露那些指鹿为马的西方媒体的失实偏见报道之外,应该总结突发事件报道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
邓建国 《新闻大学》2008,55(2):128-134
社会心理学是传播学的主要理论来源之一。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出发,根据实例和经典实证研究成果,分析了西方对华新闻报道中存在的基本归因错误。作者认为,中西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差异、西方新闻写作报道的具体技巧以及西方记者和媒体对中国报道对象的陌生是导致西方记者和媒体对华基本归因错误的根本原因。最后,作者提出了我们改变这一状况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日益融入全球经济,跨国公司在华的经营活动也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媒体也将其作为报道的一个重点领域而加以关注.尽管跨国公司报道已经占据西方商业媒体的重要位置,但是对于中国媒体来说,对于这样一个有别于传统报道对象的新群体,我们的报道水平还难尽如人意.因此,做好对跨国公司的报道,需要深入研究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尤其是其信息通路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8.
魏然  蒋晶 《国际新闻界》2015,(2):142-167
中国形象为何?西方媒体如何在常规报道中描绘中国这一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从议程设置的角度审视关于中国(包括上海)的报道。具体地,本研究通过2013年西方媒体相关议题报道的数量、显著性等方面来考察其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议程建构。研究揭示了有关中国的媒体议程和有关上海的媒体议程之间的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还显示精英媒体的商业报道在塑造中国形象上的议程设置作用,这阐明西方媒体中的动态议程设置过程。更重要的是,本研究发现西方媒体试图平衡对中国的正面和负面评价,而把媒体注意力引向世界舞台。最后,文章在文化和软实力,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形象的背景下对结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我国所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经常抱怨西方媒体戴有色眼镜看待中国,表现出傲慢与偏见.我们看到西方媒体的有些报道,心里很不开心,甚至感到愤怒.今天,中国在崛起,已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但西方媒体并没有公正地对待我们.有时候想一想,过去中国弱,你们欺负我们,现在中国逐渐强大起来,你们还想欺负我们,没门儿!这种心情可以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中西媒体间的对话近年来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一方面中方媒体努力澄清西方媒体对中国的种种误解与歪曲,而另一方面,西方媒体却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中国的种种弊端总是被报道甚至说是放大。当然,政治上的原因我们不能忽视,但是中西媒体间的话语方式确实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也是导致各种误解的重要原因。中西方媒体不同的所有制形式、运营方式和所属立场的不同使得双方在交流中存在诸多障碍,但是一些交流方式上的转变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交流障碍和出现种种误解误读的局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西方媒体以其意识形态为中心设置议程,配合国际传播力优势和"扒粪"传统,使得国际舆论过度关注中国的阴暗面.面对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时的偏见和"淆乱事实",中国媒体并不是没有相关报道"以正视听",但对这些声音,西方媒体习惯加上如"据中国官方辩称"、"来自中国的报道"一类的标签,将其归为可疑信息.  相似文献   

12.
周峰 《军事记者》2012,(11):37-38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持续提高以及全球化、网络化不断深入,世界舆论对中国的关注程度空前加大。在一些媒体客观报道中国事务的同时。也有一些西方媒体有意无意地对中国事务进行负面解读。其中有些媒体更是拿中国媒体刊登的某些内容做文章,或者歪曲.或者断章取义,等等。因此,如何避免被外媒尤其是西方媒体负面解读、炒作,就成了中国媒体在进行相关报道时需要注意和把握的问题。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负面视角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3.
眼下这个时代,中国记者第一次有能力同时与西方主流媒体记者站在国际新闻报道的一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媒体、中国记者要搞好国际热点报道,不光要追求一种新闻冲动,更应该追求一种专业历练。要对中国的利益有相对准确的定位;要有独立作战的能力;最好是多面手。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媒体对西藏3·14事件进行全面报道的同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西方媒体不惜以违背新闻道德的代价来歪曲事实、丑化中国.为何西方媒体如此歪曲报道中国?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偏见从何而来?本文对此逐一剖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西方传媒对中国的报道有所变化,主流媒体掀起了中国报道热,对中国给予史无前例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客观反映的比例。但西方主流媒体对华报道的主要议题,没有根本变化,仍然没有脱离西方意识形态。西方传媒出现中国报道热,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现象。其主要因素是由于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贸易和市场方面,给世界以巨大而直接的影响和机遇。据统计:2001-2005年,中国累计进口超过2万亿美元,相当于为有关国家创造4千万个就业岗位;未来5年,中国进口额将超过4万亿美元。加拿大最具影响力的报纸《环球邮…  相似文献   

16.
3月14日,西藏拉萨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多数媒体进行了较为客观理性的报道,但也有少数西方媒体歪曲事实,甚至移花接木、颠倒黑白,以不实信息欺骗受众,妄图把奥运政治化,抵制奥运会,诋毁中国国家形象,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一、西方反华报道的手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世界各地灾难多发,对于灾难的报道工作都牵动着灾难发生国的敏感神经。对这些重大灾难的报道工作不仅是对媒体综合实力的临场考验,更是展示国家形象体现人文关怀的契机。全球各大媒体在报道本国灾难时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媒体风格,尤其是日本和西方某些知名媒体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体现出来的原则和经验,是值得我们中国媒体认真学习的。  相似文献   

18.
乔新生 《青年记者》2020,(12):109-109
以色列一家战略研究机构专门研究重大疫情发生之后西方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这家研究机构认为,中国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西方媒体的报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站在西方的立场上,批评中国采取限制自由的方法控制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2010年3月28日到4月31号这天中,美国《纽约时报》,英国《泰晤士报》《卫报》和《时代周刊》《金融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的电子版对中国山西王家岭矿难的32个文本报道。发现西方媒体对中国灾难的报道出现一个很大的改变。西方媒体曾热衷于报道中国人在灾难面前的无助,但是这一次,外媒不约而同用"奇迹"...  相似文献   

20.
客观、公正、中立,这是西方媒体一再标榜的报道新闻的态度,然而长期以来,对中国的不了解、政治上的偏见,以及这些媒体所属国家的利益渗入了对中国报道的字里行间,使得中国在近代以来最美好的发展时期,承受了来自西方媒体最刻薄的批评和嘲讽。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媒体处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