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阅读金庸的小说,我们发现金庸笔下的武功不但是一种艺术,并且已经接近武学之道.这些武学之道多是围绕"侠"与"情"而生.在武侠小说中,武属于技艺层面,侠属于精神层面;武是手段,侠是目的.在新派武侠小说家的眼里,侠是武侠小说的核心筋脉,武是实现侠义目的的外壳,情是丰满侠义的血肉.金庸小说亦涉及武、侠、情,但金庸并没有像梁羽生...  相似文献   

2.
武术文摘     
武侠小说用简单的算式表示,即:武 侠 小说。必须三者结合,才能名符其实。 并非所有的武侠小说都是有武、有侠的,早就有人指出一个现象:“许多武侠小说都是有武无侠,甚至武也没有,有的只是“神”,神仙的“神”。  相似文献   

3.
解放前的“中国现代武侠小说之王”是谁?不是金庸、梁羽生,而是还珠楼主李寿民,还珠楼主正是以描写青城峨眉武侠事迹的《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而登上“中国现代武侠小说之王”宝座的。《蜀山剑侠传》已随港台影视红遍东南亚。  相似文献   

4.
金庸与围棋     
金庸与围棋金玉良金庸先生(查良镛),我国当代著名武侠小说家、政论家、社会活动家。著作甚丰,陈《越女剑》外,其它14部小说书名开头字组成一副对联,就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不仅是“武”,刀、枪、剑、棍,踢、打、摔、拿样...  相似文献   

5.
武功的境界     
孔庆东 《武当》2010,(4):1-1
金庸的武侠小说,已经成为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大众文学之一。金庸武侠中的武打,带给我们的想像是空前的。之所以他的小说这么有魅力,在“武”这个方面,超越了前人。  相似文献   

6.
侠与武关系辨——与陈蓓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侠”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一种独特的人物,在武术文化的研究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武侠小说、影视的风行,侠与武的关系被长久的  相似文献   

7.
华山论剑     
古龙在他的武侠小说中这样解释江湖.“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于是这样的话渐渐演变成了“有人的地方,就有了江湖”。如果相比古龙和金庸写的江湖中的快意恩仇。也许.竞技体育场真有江湖的味道。国奥队选帅就仿佛一个打擂台的过程。吆喝的不吆喝  相似文献   

8.
随着'黑色文明'时代的到来,生态平衡日益遭到破坏,社会生态意识逐渐淡薄,社会生态文化迫切需要发展,如何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态文化素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今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武侠小说是最受中华民族欢迎的文学作品之一,当代武侠小说则更具有魅力,拥有着无数的读者,这些都与武侠小说中描写的'武'与'侠'所具有的民族性及其独...  相似文献   

9.
<正>武侠是一种流行文化。在笔者看来,“武”是武功,“侠”是理念和信仰。而魔术也是技法和理念的结合,通过对武侠小说的阅读和对魔术艺术的研究,笔者认为,武侠中的一些元素、核心思想、艺术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与魔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0.
《笑傲江湖》是金庸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它在一个陈旧的小说类型中,推陈出新。用曲折的江湖故事、生动的人物形象、引人的环境气氛吸引读者,娱乐大众;并在其中寄托着作家对现实社会、人类命运的思考,“启蒙”大众。是一部真正“民族作风、民族气派”而又“呐喊”“启蒙”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武道之悟     
中华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千百年历史文化的交融与积淀,形成了今天特有的中华武术之道。在现代社会,武术文化、武术之道更多的是以小说、影视作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比如金庸和古龙先生的武侠小说。金庸的小说大气恢弘,为我们展现的是武术文化中侠者为天下先的侠者之道。古龙小说中更多展现的是那  相似文献   

12.
藏市与江湖     
董凡 《收藏界》2012,(12):19
虽然很少看武侠小说,但却喜欢借用武侠小说的一个词来形容藏市,那就是江湖。藏市和江湖真的有很多相像的地方,收藏梦恰如武侠梦,每个收藏爱好者都希望能成为藏市中的大侠。在藏市江湖中没有永远的运气,只有永不言败的精神和经过勤学苦练后不断增强的实力。其实,真正的收藏家没有一个是横空出世的,每一个都可以说是在收藏江湖中经过艰难打拼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江湖由来已久,似乎淡泊名利者便携手相忘于江湖。江湖也是热血的,正所谓侠之江湖。数弈天众生,谁又不想成为天下七十、含笑、涵弈、凌未风、双鞭呼延灼这样的传奇人物?或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或于华山绝顶摆下擂台,数十战求一败而不可得;或开山立派,成为万人景仰的一代宗师。江湖人从来不乏激情、憧憬和梦想。像风一样潇洒,像云一样自由,像武侠小说中描写的那样,去挥舞着刻有自己名字的宝剑,去完成属于自己的那个梦想。  相似文献   

14.
王宁 《体育博览》2008,(1):60-60
金庸武侠小说中不乏侠客,他们或许身怀绝技,行侠仗义,或许机灵狡黠,让人又爱又恨,当然侠客身上也免不了缠绵悱恻的儿女情长。绿茵场亦如江湖,罗纳尔多,马尔蒂尼、托蒂等世界级球星亦如金庸笔下的侠客,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5.
金庸的武侠小说,虽为通俗文学中的武侠小说,但超越其刀光剑影,掩埋血雨腥风,金庸笔下的小说中有着不寻常的人性光芒,也不失为姣好的生命教育手段,一显武侠小说的教育功效.文章以辩证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金庸武侠小说中包含的生命教育价值观予以解剖,使金庸武侠小说在教育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也为武侠小说的发展重开一条新道路.  相似文献   

16.
秦忆 《健身科学》2013,(1):16-16
看过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的大作《射雕英雄传》的人都知道,这部书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物——人称“老顽童”的周伯通。尽管他已年近百岁,可却每天嘻嘻哈哈、快乐无忧,就好像返老还童了一样。周伯通的一颗童心在江湖中人尽皆知。他一生逍遥自在,没有敌人,没有怨恨,也没有争夺武功天下第一的想法,整天就是像小孩一样地玩耍。  相似文献   

17.
李阳冉 《精武》2008,(9):53-5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侠文化是一个游离于边缘但又不可或缺的文化系统。早在《韩非子·五蠹》中就有“侠以武犯禁”的记载,这是最早“侠”与“武”二字的同时出现。在往后数千年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武”、“侠”二字的合谈便悄然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里,“武”作为“侠”的体现.“侠”成为“武”的内涵使得二者不能分离。青城绿林派于清朝末年起义形成,由于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使得此派武术融合了南北武术风格中的实用元素,并在时代变革时期将中闰侠文化的精神在流派形成前后多有显现.并融合在流派内容当中。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实武”、“虚打”、“侠”的文化内涵和“侠”的表现形式四个方面,以传统武术文化为视角审视中国武侠电影中的传统文化精髓。研究结果表明:武术是中国武侠电影中“实武”的基础和文化根源;“虚打”是以“实武”为基础的电影创作成分;“侠”的文化内涵与武德在本质上存在一致性;“侠”通过“武”的形式与观众价值观念和心理需求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9.
武术与宗教的关系千丝万缕。少林、武当在武侠小说中一直作为中国两大武术门派而傲立,更因武当山“层峰叠嶂,标奇孕秀,杉松蓊郁,翳日清幽,历来被誉为乾坤秀萃之地”使得武当成为新派武侠小说家们心目中的天界、仙境而不惜笔墨撒泼的焦点。梁羽生的《白发魔女传》、古龙的《陆小凤》、陈青云的《武当争雄记》、司马青云的《武当七侠》及金庸等武侠小说名家都写过武当,特别是金庸笔下三部小说《书剑恩仇录》、《笑傲江湖》和《倚天屠龙记》均有大量笔墨勾写了武当,其中尤以《倚》(《倚天屠龙记》,下同)笔力最为集中。《倚》勾画了武…  相似文献   

20.
全真棋子     
王祥云 《围棋天地》2014,(10):92-92
《射雕英雄传》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或许不是艺术成就、感染力最大的一部,但应该是影响力最广,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除了勤能补拙的郭靖与冰雪聪明的黄蓉这一对“互补情侣档”.以及“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气魄宏大的“五绝”构思.金庸的厉害之处还在于不动声色地赋予了原本在历史中并不起眼的“大群众”以武侠灵魂,从而使他们的历史真容广为人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