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当前新闻故事化栏目在引领着电视节目改革的潮流。新闻故事化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视性,使新闻报道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  相似文献   

2.
彭少波 《声屏世界》2004,(10):52-52
2003年5月份,吉安电视台推出了一档新闻节目《今晚八点》,栏目定位为:百姓生活的舞台,把镜头对准人民群众,让百姓用自己的话讲述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以通俗亲切的风格来提升栏目的亲和力和可视性。栏目运作近一年来,以平实、自然的风格吸引了不少观众.由此.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党的意志和群众的意愿,新闻报道的导向.陆和节目的可视性之间存在着最佳的结合点,这一结合点即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3.
<正>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新闻人物,是电视媒体宣传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利用电视语言,办好人物栏目,可以弘扬时代精神,丰富节目内容,增强节目的可视性,提高电视的收视率,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2005年以来,笔者参与了河南省固始县电视台《天下固始人》栏目的创办和采访编审等工作,对如何办好人物栏目,有着十分深切的体会,现总结如下,以见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电视节目丰富多彩,涌现出不少的优秀栏目。例 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人与自然》、《社会经纬》等 等。这些优秀栏目有共性,又都有鲜明的个性。探讨栏目的 共性和个性,对于电视栏目的改进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视栏目由相对应的节目所组成。同样,优秀栏目是由优秀 的节目所组成。 电视栏目的共性是指栏目的共同点和相似点,如电视节 目的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节目的引导性和可视性。电视节 目的引导性是电视节目的政治属性所决定。可视性包括相对 的时效性、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生动性、活泼性、教 育性和启发…  相似文献   

5.
马少忠  王巍 《新闻传播》2006,(10):60-60
如何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思想性,让电视新闻既能赏心悦目,又能回味无穷,围绕这一问题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笔者就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思想性二者的关系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王艳 《今传媒》2011,(9):78-79
电视栏目活动化是近年来各电视媒体在节目制作上的一个创新,通过组织活动增强日常节目的可视性和观注度。而对于地市级台而言,由于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实现栏目活动化面临的困难很多。本文依托渭南电视台方言短剧栏目《华山世相》举办的"我是大明星华山世相演员海选活动"为素材,通过对活动策划及组织过程中得失的详细论述总结,为地方台栏目活动化进程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也成为地方台在电视栏目活动化进程中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地球故事》是一档以引进国外优秀纪录片为主的新栏目,自2000年7月3日开播以来,《地球故事》因其故事性、知识性、可视性和趣味性成为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服务频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对于一个开办仅半年多的栏目来说,《地球故事》基本实现了“借船出海”的既定目标。但“借船出海”只是生存手段,并不是栏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教栏目策划的实质是一种寻求创新和发展的高智能运作。要策划出可视性强、艺术品位高、形式多样、受观众好评的科教栏目,至少应在栏目定位、题材、内涵、传播策略以及包装等方面精心营构,讲究策略。  相似文献   

9.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期声是电视新闻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同期声能真正体现出电视新闻反映现实生活的特点,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可视性。  相似文献   

10.
广播要抓住听众,就应当发挥自己的长处,以最快的速度真实、生动、具体、形象地传递发生的新闻事件,把听众“带到”新闻现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如感其情。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增强广播的“可视性”,多写“视觉新闻”,以吸引听众。怎样才能增强广播的“可视性”呢?笔认为,在以下三个方面可以作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1.
陈治家 《青年记者》2006,(18):84-84
观众手中的遥控器标志着媒体节目市场竞争的开始。作为立台之本的新闻栏目如何办出特色,如何创造品牌?提高节目的可视性是电视人刻不容缓的改革创新的重任。而要制作优秀的新闻节目,首当其冲的是要采写出优秀的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2.
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但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由于受题材、报道模式、人员素质等的制约,影响了可视性。就时政新闻如何立足地方、贴近民生、改进报道方式、增加信息量、增强可视性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黄玉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198-199
电视新闻的编排是新闻节目播出的最后编排环节,它根据媒体、栏目的定位和特色,把节目有序地组合成一个栏目的整体,是实现传播目的的重要环节。因此,新闻编排要抓主题,提取精华,要提升可视性,使绝对主题和相对主题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正>电视深度报道栏目近年来方兴未艾,广受欢迎,从纵深追踪、评述问题来体现电视新闻的新特色,成为吸引受众,提高收视率的有力武器。这是电视适应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一种规律性反映,也是电视新闻改革的必然结果。笔者就如何增强电视深度报道的可视性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目前电视深度报道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为了更好地发挥对外宣传、展示湖北重要窗口的作用,湖北电视台老牌栏目《湖北新闻联播》10月15日起全新改版,内容、形式、编辑、包装、播报方式等都有明显变化。该栏目采用全新的片头、片花、提要、字幕、主播背景等,整体报道更具新闻性、贴近性和可视性。今后,该栏目将进一步加强重大问题的报道,加强对城市、工业、科技的报道,搞活农业报道,增加社会新闻和趣味新闻的报道,力求体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湖北电视台“新闻联播”改版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电视作为我国目前普及率最高的一门现代大众传媒,自然成为服务和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舆论工具.“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宣传,届理论宣传范畴.电视理论宣传历来被认为可视性不强,内容单调枯燥乏味,以致一度成为宣传薄弱环节.其实,这是人们错误地把电视报道的指导性和可视性对立起来,忽视了电视理论宣传的优势和特色。近年来,广东电视台的《摇钱树》、《经济广角》、《世纪直通车》等科技经济类栏目,在“两…  相似文献   

17.
宋彦华 《青年记者》2003,(11):37-37
在当今电视节目日益丰富,观众选择余地不断增大的条件下,不同的节目(栏目)都会有自己相对稳定的观众群,怎样进一步增强新闻节目的可视性,吸引更多的观众? 一、基层台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在节目内容上,受各种因素制约,存在着会议及领导活动偏多、工作总结式的报道多等问题。其次,在节目编排上,共性的东西多,个性  相似文献   

18.
在先进传播技术手段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直播已覆盖全球,电视新闻的定义已由“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演变为“刚刚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如何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思想性,让电视新闻既能赏心悦目,又能回味无穷,围绕这一问题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笔者就自己的一点学习心得和实践体会,对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思想性二者的关系提出一些看法,作一些肤浅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增强军事电视新闻报道的可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电视新闻节目较一般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具有更强的政治性、周期性和反复性,这些特点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军事电视新闻的可视性较差,难以引人注目.那么如何增强军事电视新闻的可视性,使其更加吸引受众的眼球,成为军事新闻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广播要抓住听众,就应当发挥自身的长处,以最快的速度真实、生动、具体、形象地传递发生的新闻事件.把听众“带到”新闻现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感其情。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增强广播的“可视性”。而广播是听觉艺术.要让广播具有强烈的“可视性”.就应在文字和音响上下工夫,让听众听出画面、听出意境、听出美感。而要增强广播新闻的“可税性”.就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重视音响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