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大家都说父亲多陪伴孩子特别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作为一位女孩子的父亲,同时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希望能多带给孩子一些正能量。在实践中,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用女儿的话来说,爸爸官不小,是一个"五品"好爸爸。第一:做一个人品端正、有责任心的好爸爸我是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工作认真负责是我的本职所在。记得孩子刚上幼儿园那会儿,我的办公室大概是幼儿园中离女儿班级最近的了。但即便这样,在女儿班  相似文献   

2.
廖晓玲 《家长》2013,(11):18-18
作为母亲,我当然希望自己的女儿有出息。记得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每天教她背唐诗,让她做数学题,以为只有这样不停地灌输知识,孩子才会成长得更好:可是,很多时候,看见女儿不能完成我规定的任务而一脸焦急的模样,我又暗暗地心疼。公公、婆婆也老是在身边提醒:我们上辈人对你们可没这么严,你们现在不也过得挺好?  相似文献   

3.
女儿学琴     
那一年,女儿六岁,我们用节省下来的钱买了一架钢琴。我们经济并不宽裕,但希望孩子能多接受一些教育。其实当时我们是很盲目的,只是觉得女儿从小对叮叮咚咚的声音很有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同时我有一个4岁的女儿。因为我接触过许许多多优秀的孩子,所以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备其他孩子身上所有的优点,而不愿意她出现丝毫的缺点和错误。可是,女儿并没有如我所愿变得完美无缺,而是沉溺在她的一些坏习惯里,死不悔改,并且令我更加难过的是:她怕我!她开始拒我于千里之外!  相似文献   

5.
莫莫 《家庭教育》2006,(1X):11-11
想知道爸爸妈妈们对孩子的性格有哪些期望吗?来看看浙江工业大学幼儿园孩子家长的小小心愿吧!我女儿性格内向,比较安静,做事很谨慎,老师和我们经常鼓励她多参加游戏和活动,她有个小哥哥,性格活泼开朗,我们特意多安排他俩在一起玩,希望女儿能受到影响,要是女儿再活泼开朗些,就很理想了。[编按]  相似文献   

6.
女儿赵辉现在7岁。她聪明专注、爱好广泛、博览群书、勇敢自信,是个人见人爱的小精灵。 三岁时女儿会读书了,她百倍地夸奖我:“妈妈你多幸福,你有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女儿!”那以后不久她读了我为她记的成长日记,三岁多的小人儿竟眼含热泪地偎在我怀里说:“妈妈谢谢你,我小时候身体那么差,你比别的妈妈辛苦多了。”是啊,女儿5岁前,我一直生活在她可能是个脑瘫儿的阴影里,哪里还敢奢望她能成为一个高智商的孩子。我只求苍天有眼,让女儿长大后能自己照顾自己。 从怀孕一开始,我的身体反应就相当强烈。首先吃不下,十月怀胎我只能…  相似文献   

7.
洪玲 《宁夏教育》2010,(7):155-156
当妈妈这十年多来,我有一个很深的感悟:如果我们平常不停地唠叨孩子,孩子的耳朵就会关闭起来。所以我告诉女儿:“每一件事情,我都只讲一次。你不要让妈妈像是录音机,不断地重复播放。”  相似文献   

8.
孩子,你快乐吗? 我常常会问女儿这样的问题。作为母亲我不仅仅希望我的孩子每一天都拥有快乐,而且还希望她能学会自己去寻找快乐和用内心去感受快乐。“五一”劳动节对我们全家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个节日,有7天的长假,而且是因为这一天是我女儿小妞妞的生日。孩子的生日和节日赶在了一起,全家上下自然增添了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因此,“五一”节也就  相似文献   

9.
质量是托幼机构教育 各关涉方的关注焦点 戴艳虹(幼儿家长,广东省桌医药公司市场部经理):我小时候上幼儿园特别不容易,那时我妈送我上幼儿园,就是希望幼儿园能够看好我,她能够放心地去上班;现在不一样了,我女儿去年上幼儿园的时候,至少有四五所幼儿园可以供我们选择.对我来说,幼儿园仅仅做到看好孩子是远远不够的,我希望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各方面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所以,去年我们不惜代价,让孩子上了一所好园.市场经济嘛,按质论价,虽然多花了许多钱,但我们觉得值.  相似文献   

10.
质量是托幼机构教育   各关涉方的关注焦点   戴艳虹(幼儿家长,广东省桌医药公司市场部经理):我小时候上幼儿园特别不容易,那时我妈送我上幼儿园,就是希望幼儿园能够看好我,她能够放心地去上班;现在不一样了,我女儿去年上幼儿园的时候,至少有四五所幼儿园可以供我们选择.对我来说,幼儿园仅仅做到看好孩子是远远不够的,我希望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各方面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所以,去年我们不惜代价,让孩子上了一所好园.市场经济嘛,按质论价,虽然多花了许多钱,但我们觉得值.  相似文献   

11.
孩子睡觉为何这么费劲?上海闸北区蒋芳问:每天晚上让女儿睡觉时,5岁的女儿总是哭闹一番:“不,我一点也不困,我还不想睡觉,我要玩。”连哄带吓把她哄上床,每次她还要翻腾上一个多小时才能睡觉。天天如此,好累人。请问怎样才能使孩子安然入睡?答:要有规律。每天按时上床,睡前提前半小时提醒他一次:再过半小时就该睡觉了。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半小时后孩子会很顺从地走进卧室。不要太兴奋。不要让孩子在睡前做容易兴奋的游戏,或看有刺激性的电视节目。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手工类较安静的活动,这样比较容易进入睡眠状态。与孩子…  相似文献   

12.
欣慰的微笑     
瞧,照片中的夫妇俩笑得多坦然。他们是5个孩子的父母,我是他们的双胞胎女儿中的姐姐。父母都是勤劳、善良、朴实的庄稼人,生活的磨砺使他们过早地苍老了容颜,不到60岁已是两鬓斑白。他们虽非目不识丁,可也算得上是当代“文盲”。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却明白,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将来在社会中就无立足之地。于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全力供儿女读书。记得我上中学时,父母为了凑足我们兄妹的学费,竟去砖瓦厂打坯、搬砖,手上磨出了老茧,脚上磨出了血泡……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我们都没有辜负父母对我们的希望:大哥攻…  相似文献   

13.
质量是托幼机构教育各关涉方的关注焦点戴艳虹(幼儿家长,广东省某医药公司市场部经理):我小时候上幼儿园特别不容易,那时我妈送我上幼儿园,就是希望幼儿园能够看好我,她能够放心地去上班;现在不一样了,我女儿去年上幼儿园的时候,至少有四五所幼儿园可以供我们选择。对我来说,幼儿园仅仅做到看好孩子是远远不够的,我希望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各方面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所以,去年我们不惜代价,让孩子上了一所好园。市场经济嘛,按质论价,虽然多花了许多钱,但我们觉得值。胡祖祥(广州市体育东路幼儿园总园副园长):10年前,体育东路幼儿园作为广州市天…  相似文献   

14.
黄淑文 《生活教育》2014,(13):32-33
正有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居然跟我说,她的同学很羡慕,希望可以当我们家的小孩,又自由又开心。我反问女儿:"你呢?如果有来生,你还要不要再当妈妈的孩子?"女儿调皮地扑向我,哈哈大笑说:"下辈子当然还要当妈妈的女儿啊!因为妈妈总是听我说而不是要我听妈妈的话。"你给出的爱,孩子了解吗?我想,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为什么有些父母给出的爱却让孩子拒于千里之外呢?有些父母是不是急于给出自己想给的,而忘记聆听孩子真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一天下午,我从幼儿园接5岁的女儿回家,就听到女儿说:“妈妈,我们班上好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给老师送月饼了。”我反问女儿:“他们为什么要送月饼给老师呢?”女儿不假思索地说:“马上要过中秋节了,中秋节都要吃月饼。”我试探着问女儿对这个问题怎么想。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妈妈,我也想给老师送月饼。”听了女儿的话,我心里很不平静。孩子对老师有感情,想给老师送月饼的想法是无可非议的,何况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有那么多家长都给老师送了月饼。那么,是答应孩子的要求去送月饼呢,还是就这件事让她多明白一些道理?我思考再三,从真正关心和爱护孩子的角度  相似文献   

16.
朝阳老师: 您好!我女儿现在常常问一些奇怪的问题,一会儿是“为什么不能到天空去踢球?”,一会儿又是“星星是从哪儿来的?”等等。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千奇百怪的问题?我们父母该怎样对待孩子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17.
俞雪芽 《家长》2012,(12):28-29
是不是我们做家长的只为了满足我们个人的想法而忽略了孩子的天性呢?家长:老师,您好!我女儿今年只有十岁,最让我头疼的就是不爱学习,我最怕的就是她放学回家后,帮她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作业没有一天是女儿自己独立完成的。我很痛苦,我真的怕下班回家,怕面对女儿。明年就要上五年级了,她学习还这么不自觉,您知道我有多着急啊!  相似文献   

18.
我的女儿叫王诗,今年11岁。我们让孩子学琴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而且认为孩子做一件事坚持到底,对孩子的意志品质是个锻炼。孩子的爸爸在乐团工作,我本人在学校也搞艺术教育,家里早就有钢琴了。有这样的环境熏陶,但是女儿并没有主动要求学琴。 孩子4岁半时,我们找了老师教孩子学琴,但老师说她根本坐不住,再加上老师的授课方法也比较枯燥,所以,学了两次后,就停止了。到了孩子5岁时,我们认为必须要培养孩子的坐功了。一开始,孩子每周上一次课,每次 40分钟。老师留的作业很多,要练四五个新曲子。我的感觉是孩子完成…  相似文献   

19.
知道孩子为什么不快乐吗 和所有妈妈一样,我一直希望女儿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也一直以为我做了很多事情可以让我的女儿健康快乐地成长。虽然我付出了很多,虽然我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压力,但我以为值得。直到有一天,女儿很认真地告诉我:“妈妈,我不快乐。”  相似文献   

20.
老师,每天早晨迎接孩子入园的时候,我多么希望您能蹲下来,给孩子一个拥抱。还记得第一天送孩子入园时的情景吗?我女儿走到活动室时主动和我说:“妈妈再见!”您看到后,马上蹲下来抱住我女儿说:“啊,你真乖!来,让老师亲亲你。”随即在我女儿脸上亲了一下。女儿抬头看看我,虽然眼里的不安还没有完全消褪,但分明已经有了一分欣喜。刚刚入园的孩子多么希望老师能像妈妈一样对待他们啊。可是往后的几天,这样的情形在我送孩子的时候就再也见不到了。也许是因为哭闹的孩子太多,您应付不过来;也许是您已经亲过了其他表现好的孩子而我没有看到……甚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