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杰出翻译家朱生豪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先行者和主要翻译者,对推动我国的戏剧演出、研究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所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是迄今我国莎士比亚作品的最完整的、质量较好的译本。拟以朱生豪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翻译思想,探究其翻译策略、原则、风格及其所使用的语言特色,彰显他对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以及对后世翻译界的影响,以便继承他的翻译思想,积累翻译理论研究的资料,丰富我国的译学宝库。  相似文献   

2.
玄Zang是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大佛学家,也是我国译经史上杰出的翻译家。他毕生致力于佛学研究,对我国翻译事业作出了卓绝贡献,他是中国佛经四大翻译巨星之最,是开创佛经“新译”的开山鼻祖,提出了翻译的标准和“五大翻规则”。  相似文献   

3.
张翠玲 《海外英语》2011,(11):215-216
金隄先生以治学严谨著称,他一生追求等效翻译,并用其严格要求自己,耗时16年完成意识流巨著《尤利西斯》的翻译。他的翻译思想是和翻译实践紧密相连的,除了对等效翻译所做的探索外,金隄还对翻译学的研究领域、翻译的步骤等做了论述。该文对其翻译思想略作梳理。  相似文献   

4.
熊辉 《涪陵师专学报》2013,(5):91-94,140
邹绛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翻译家,其文学翻译活动始于抗战时期,但学界对他翻译成就和翻译思想的研究极为稀少。邹绛先生一直坚持现代格律诗创作和研究,这使他十分重视诗歌翻译活动中的译诗形式,认为理想的翻译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结合;同时,邹绛先生站在儿童文学翻译的立场上重视文学翻译的教育和鼓舞功用。但时代语境和对外交流的障碍等因素也给邹绛的翻译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局限,不过这不能掩盖其富有建设性意义的翻译思想的光芒。  相似文献   

5.
董秋斯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他曾提出许多见解独到内涵深刻的思想观点,比如:忠实于原作是文学翻译的唯一标准;直译是文学翻译的主要方法;立足本土,借鉴西方建设我国翻译批评和翻译理论;文学翻译的过程必须是再创造;译者修养是判断间接翻译和直接翻译二者优劣高下的重要尺度;文学作品的可译性是一个相对的命题。通过对董秋斯翻译思想的爬梳和研究,不难发现其翻译思想虽不具备完整的理论形态,却已有了相当的体系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18至19世纪的泰特勒是西方第一位著书论述翻译理论的翻译理论家。他专门探讨了什么是优秀的翻译,以及怎样才是优秀的译者。他对翻译理论,尤其是翻译标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叙述,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泰特勒把译作的思想内容、风格特点和语言表达看做是完整的统一体。他的翻译理论至今对翻译理论研究仍有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33):92-93
徐光启是我国早期杰出的科技翻译家。作为科技翻译的先驱,他与来华传教士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泰西水法》等书,引进了当时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促进了我国数学、测量、水利、天文历法的发展。时至今日他的翻译思想对我国科技英语翻译仍然有着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徐光启的翻译著述、翻译思想的梳理,并结合其翻译思想,对当下科技翻译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一带一路"视域下科技翻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对当代法国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郑克鲁先生翻译思想的研究,主要包括他卓越的翻译成就、独特的翻译观、翻译美学思想等。他立于绝顶览众山的思想境界,仰观俯察,揆诸现实,呼发出影响深远的时代强音,构建时代的主导性精神和视野,引领人们思索并践行。他高屋建瓴的精博阐述,大出着墨,交光互摄,视点独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我国翻译界的翻译理论发展倾向和法国文学在我国的译介与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龙志勇 《考试周刊》2013,(19):24-25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美学成就至今还影响国内的美学研究。除此之外,他在翻译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果从他的整个学术生涯来看,则朱光潜的学术成就是与其将翻译与研究相结合的学术路径分不开的。本文在梳理国内近十年来对朱光潜美学思想和翻译思想研究的同时,指出了当前朱光潜研究的不足之处,旨在为今后的朱光潜研究开辟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严复是我国第一届留英学生。他对中国文学的突出贡献,一是散文创作,二是翻译。他的散文,多是政论散文,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文学性,开了“社会论文”的先河,可说是“战斗的‘阜利通’(feuilleton)”的雏型。他的翻译,精审翻译西学名著,第一次系统地介绍西洋近世思想;厘定“信、雅、达”的翻译标准,建立翻译理论体系,推动翻译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玄奘是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大佛学家,也是我国译经史上杰出的翻译家。他毕生致力于佛学 研究,对我国翻译事业作出了卓绝贡献,他是中国佛经四大翻译巨星之最,是开创佛经“新译”的开山鼻祖,提出 了翻译的标准和“五不翻规则”。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和翻译家.他的翻译理论和思想在我国翻译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通过译者伦理观、翻译动机论、翻译创作论三个方面时他的译学思想进行探析,认为郭沫若的译学思想在继承前人理论精华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主要体现在译者的主体地位和译论依据两方面.  相似文献   

13.
吴宓先生一生从事翻译事业。他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在翻译时要注意选材,明确目的,并应坚持“首贵明显,再求典雅”的翻译原则。这一思想始终贯穿于先生的翻译实践中,使其在中国翻译界享有其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文学家和翻译家的用作人,其翻译生涯之久、翻译作品之多是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不多见的,他的翻译思想作为中国传统译论的一部分,对当代中国翻译研究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引用周作人的一些翻译论述,将其主要的翻译思想总结为三点:直译与意译,翻译的性质,翻译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纵观鲁迅翻译思想的发展历程,他所主办的《译文》杂志无疑是重要的里程碑。郑意长著《鲁迅〈译文〉时期翻译思想研究》一书,以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为视角,对鲁迅《译文》时期的翻译意图、译本文体及译者主体意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该书是对鲁迅在特定阶段和特定历史时期翻译思想的一次重新审视与诠释,巩固了鲁迅在中国翻译思想领域应有的重要地位及与之相应的话语权,增强了中国翻译理论与世界翻译理论的对话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论文通过研究我国文学翻译家江枫有关雪莱诗的歌翻译作品,结合他的诗歌翻译标准及技巧,深入研讨了他在诗歌翻译中提出的"翻译诗歌,形似而后神似"思想,探索出其诗歌翻译作品中蕴涵的美学原则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邵洵美研究的升温,他在文学创作史和出版史上的价值逐渐被人发掘出来.然而,他翻译家的身份却不为人们所重视,他的翻译实践、翻译出版、尤其是翻译思想仍少为人知.本文中,我们在整理、罗列他这三方面相关史料的同时,对其进行客观公正地评析,以期人们较为全面地了解邵洵美在翻译领域所作出的贡献,为该方面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鲁迅对翻译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的精湛论述,它几乎涉及了翻译问题的各个层面,这些译论对我国翻译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的翻译思想主要表现在内篇和外篇两个层面上。内篇方面的译论包括翻译之难、翻译的标准、翻译的方法及翻译的文体等,外篇方面的论述包括翻译的目的、翻译的功能及翻译批评等.  相似文献   

19.
许渊冲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提出的翻译理论引起了中国译界的广泛争论,鉴于此,本文拟从一个与以往不同的视角——生态翻译学视角,对许渊冲教授的翻译思想进行解读与探讨,作者期望本文的探讨能为许渊冲的翻译思想研究开拓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李寒光 《考试周刊》2010,(43):35-36
奈达的翻译理论是最受中国翻译研究者欢迎的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之一。本文介绍了奈达的翻译思想,对他的翻译理论作了评价,并对他翻译思想的变化作了研究,希望通过对奈达翻译理论的分析.使大家更进一步地认识翻译理论的作用,了解如何进一步推动翻译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