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出版业是教育的相关产业,与教育事业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尤其是教育出版社,多年来更是以教育系统为主要市场,以教育政策为经营环境.换句话说,教育出版社吃的是教育饭,其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育的大环境决定的.所以,它对教育系统有着极强的依赖性.而随着教育"减负"和教材改革出现的教材一纲多本的新局面,给教育社教辅图书的出版带来了新的难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杨卫 《出版经济》2001,(1):21-22
对于教育类出版社而言,教辅图书的出版可谓是"立社之本".原因是中小学教材与教辅图书的出版,往往是教育类出版社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是不可或缺的经济支柱.然而随着出版分工逐步从计划型向市场型过渡,以及中小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辅读物出版市场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成为教育出版社无法回避的挑战.教辅读物要推陈出新,出版社也要进行图书品种结构的优化调整,只有以这样的思路不断推进改革,才能确保出版社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发展,才能为出版社带来经济增长的源源动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述教育图书包括教科书、教学辅导书、教育研究专著及教师继续教育图书。教科书是系统发行市场的绝对主力:教辅图书无论在图书零售市场还是系统发行市场都是份额最大的一块蛋糕,2001年我国大陆五百六十六家出版社就已有五百二十八家进入教辅出版领域;教育研究专著及教师继续教育图书与其他类别的学术著作或普及性图书相比,固定的读者群也非常大一因此,教育图书是相当一部分出版社、新华书店和民营图书企业经济收益的“生命线”.它支撑着我国图书出版的半壁江山.在图书出版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全社会从"工业时代"的"产品经济"向"互联网时代"的"注意力经济"发展的视角,首先回顾了以教材、教辅图书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出版的价值链,而后分析了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给教育市场带来的冲击和改变,继而展望了未来教育产业的形态,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了传统出版社参与教育数字化进程中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提出了传统出版社扬长避短、迎接教育数字化的战略转型方向和路线图。  相似文献   

5.
从世界出版的总体状况来判断,教育出版始终是其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个版块.根据相关报告估计,美国2009年教育出版占据美国全年GDP总量的6.1%[1].全世界出版行业产值及利润的80%被教育出版所占据.这一格局在中国同样如此,新闻出版总署<2008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2008年全国图书销售的比例,文教类(含教辅)图书占总销售量的28.77%,中小学教材及教参占48.58%,两者相加为77.35%.2009年,国内新闻出版业产值首次超过万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6.
杨驰原 《出版参考》2006,(4X):10-10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教改的不断深入,教育出版也面临着很大的变局。为总结和展现我国教育出版发展现状,探索教育出版创新模式,从而提高教育出版发展综合水平,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在成功举办了两届教育报刊业发展高峰论坛的基础上,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科学研究中心、全国教育出版社发行协调委员会,于4月15日在长沙“全国教育出版发行研讨暨图书展示会”期间,以“中国教育出版的变局和走向”为主题,举办了首届中国教育出版发展论坛。论坛由培生教育出版集团协办,全国30多家教育出版社、十几家综合性出版社以及部分民营公司的代表共近百人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7.
每个出版社在跨入新世纪门槛时,可能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和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怎么办? “人贵有自知之明”。以教育类出版社为例,首先应对自己有一个正确估计。据《中国出版年鉴》(1999年)提供的数据,1998年全国有出版社530家,出版图书共计130 613种(新书74 719种),图书生产码洋390亿元,其中文化教育类图书(含中小学教材、教辅等)出版了52 129种(新书20 754种),总码洋250亿元。在我国图书出版物中,虽然中小学教材、教辅占图书出版种数的比例不到40%,但其占生产码洋的比例却很大,超过了2/3。在中国现有的出版社中…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的美术出版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国内有专业美术出版社50多家,每年全国图书订货会的交易额均在10亿元以上,但据有关统计数据反映,综合、科技、少儿、教育、大学出版社所占的市场比例大大超过了美术出版专业社.  相似文献   

9.
教辅市场一直是各出版单位的必争之地。据了解,全国580多家出版社,有80%在做教材教辅,可谓热闹非凡。在这一片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教辅出版不容乐观的现状。我国教辅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1.同质化、重复出版现象严重由于教辅图书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且利润丰厚,引得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科研机构、新华书店和民营书企纷至沓来,与出版社血拼市场,这在给教辅图书市场增添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同质化、重复出版现  相似文献   

10.
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图书产业的总码洋为848亿元,图书品种达到30.2万个,图书印数近70亿。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环境下,图书出版市场可谓发展迅速。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文化体制改革浪潮中,各大出版集团分足鼎立,民营出版公司实力不可小觑,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图书消费市场更会有一个井喷式的增长,在这样一个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下,各出版社在图书编辑队伍能  相似文献   

11.
出版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文化市场曾一度就只剩残缺不全的图书市场了。改革开放后,出版产业与其他文化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图书品种、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截至1999年,我国共有出版社566家,年出书品种已逾14.18万种,印数73.16亿册。期刊市场  相似文献   

12.
皮胜 《出版视野》2004,(5):13-14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各高校招生规模迅猛发展,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催生着一个巨大的教育消费市场。教材从出版到发行、流通,目前已成为出版社、经销商灸手可热的一块大蛋糕。尤其,在教材分销市场更是引发了空前的激烈竞争。全国80多家高校出版社图书代办站,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长期以来为高校教学科研作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最具影响力之事莫过于每一学科由多种版本的教材取代单一教材.多种版本教材不仅引起教育部门的系列变革,对相关部门也带来影响.例如教育图书的出版,过去的课程辅导用书历来讲究紧贴教材与教学,而目前学校订购的教材常常涉及多家出版社,且不同学校使用的教材有时相差很大,这给出版社参照教材出版教辅读物带来很大难度.体现新教学理念的教辅读物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这些图书是否会有市场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编辑.  相似文献   

14.
一基础教育出版活动首先是出版话语权的博弈过程 教育出版包括教育理论专著、教育专业工具书、教育专业普及图书、教材和教辅图书出版,但无论从印刷复制数量、创造利润,还是从对社会的影响诸多方面考量,基础教育教材教辅图书都是其中重要的类群.在一定意义上说,我国的教育出版主要就是教材教辅的出版活动.  相似文献   

15.
旅游类教材是旅游教育实现其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向来受到旅游教育界高度关注。中国旅游出版社和旅游教育出版社是我国旅游教材出版的中坚力量。本文拟抽取这两家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旅游类教材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出版现状的描述和编撰思路的比较,对我国旅游类教材的出版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并对未来旅游类教材的编撰与出版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笔者所在的出版社是一家外语教育专业出版社,以出版教材为主。本文以笔者主导策划实施并取得了良好出版业绩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一书为案例,介绍了如何在专业的出版社打造畅销书的经验。阐述编辑应必备的选题意识、策划能力、宣传推广等素质,以及如何在运作中处理好图书选题与出版主业的关系,做到扬长避短。旨在为专业出版社出版零售类市场畅销书提供一些经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广阔诱人的市场浩浩荡荡的大军──每年上百万人迈入自学考试的门槛,孜孜不倦地求知和问鼎大学文凭,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20年来的最耀眼的景观之一。这背后孕育发展并成熟着一个广阔的市场──自学考试教材出版发行市场。粗略估计,每年此类图书发行码洋为2亿元;10余家高校出版社担负着教材出版任务。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其中的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出版社,出版品种多,发行码洋高,发行地区广。新华书店、出版社、各省市区自考办则几方联手,将数以百万计的图书通过不同的渠道,迅速及时地送往考生手中。二、盗贼暗中肆虐有多大经济…  相似文献   

18.
教育出版社的现状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二是教育出版社作为传播文化知识的事业单位,在图书出版上必须面对十分强调意识形态的国情,同时又是自负盈亏的企业,必须面对市场求得生存和发展。此点与其他出版社是共同的。二是按一些同仁的提法,“教育出版社姓‘教’”,依照出版业的分工,主要出版教育类图书。随着升学竞争的加剧和就业学历要求的日益提高,大多数教育出版社在上述基本现状的制约和提供的有利条件下  相似文献   

19.
一、社会转型期中小学教材出版的机遇与风险 教育是出版业的金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教育出版作为出版产业的重要支柱.我国改革开放的春风,首先吹绿教育出版园地.根据新闻出版年度统计,每年我国中小学课本出版总码洋通常占图书出版总码洋的四分之一强.全国500多家出版社中有90%以上涉足教材或教辅的出版,大多获得可观的回报.  相似文献   

20.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挥在线教育优势,以顺应教育信息化的时代潮流.我国出版上市公司依托自身在教材教辅发行渠道的优势和教育出版内容的积淀,较早地开展了数字化教育业务的探索.文章对2020年12月中国A股市场中市值超过100亿元的4家出版上市公司展开分析,通过梳理这4家公司数字化教育业务的产品构成、市场战略和资源整合模式,进而总结出版上市公司在数字化教育市场中的相关经验和发展难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