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观察对于教师研究独具其适切性,具有很高的方法论价值;其本身即有研究的意蕴,是课堂教育资源的再开发再利用;它以改善教学为旨归,直指教师研究之靶标;它架起了课堂教学和教育研究的桥梁,是提升教师研究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途径。但是,目前实践中的课堂观察正遭遇着教研文化的重重困境。通过课堂观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就要唤醒教师的专业研究意识,培养教师的专业研究能力,促成教研组向“研究共同体“的转换以实现教师之间的专业合作,在“研究性对话”中培育全新的教研文化。  相似文献   

2.
“秀峰课堂”是桂林市秀峰区教研室开发的教师培养教研模式,含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它以课堂为研究主阵地,以教师问题为研讨主题,以“专家引领+网络研讨+课堂实践”的形式,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旨在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升教学水平,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第一届“秀峰课堂”的主题是“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成长的土壤在课堂,如何营造一种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教研文化,是校长引领课堂必须思考与实践的话题。2008年起,我带领老师们聚焦课堂,从“学生、教师、课程、文化”四个维度,开始了以课堂观察与诊断为方式的教学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4.
课堂观察的研究。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与当前校本教研问题的思考。作为一种专业的听评课范式的课堂观察实践探索,主要解决了观察维度、观察任务、观察工具和观察程序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课堂观察这样一种听评课新范式,能够很好地推进校本教研的创新和教研文化的重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课堂观察的研究。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与当前校本教研问题的思考。作为一种专业的听评课范式的课堂观察实践探索,主要解决了观察维度、观察任务、观察工具和观察程序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课堂观察这样一种听评课新范式,能够很好地推进校本教研的创新和教研文化的重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自身发展与专业成长是一个漫长的学习和积累过程,是经过教与学的反复实践、思考,再实践、再思考、总结、提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至始至终都离不开教研。教研工作直接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与教师素养提升和专业成长不可分割,与教育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对教师而言的教研重中之重来源于校本教研,它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立足学校""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和能力提升的有效保障和强力助推器。  相似文献   

7.
苏瑜 《中学教育》2009,(2):61-64
校本教研是中小学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阵地,为此,学校重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课堂研究,并进一步规范教师教研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教学-研究-专业发展”一体化校本教研模式。  相似文献   

8.
闫华英 《中国教师》2013,(21):25-26
课例研究是在传统的听课、评课等常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观察工具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诊断分析与反思改进。它有效克服了传统教研活动中课堂观察的主观性、随意性、模糊性的缺陷,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校渗透教育理念的主渠道,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将学校文化落实到教师、学生的行为上,课例研究成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曾韵 《文教资料》2020,(7):215-216,214
调研结果显示,初中教师专业素养4个测量因子得分情况存在差异,由高至低分别是:专业信念、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教研活动对初中教师专业素养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但教师对活动的满意程度为中等.基于调查结果,提出教研活动管理的优化策略:以教师需求提升教研活动的针对性;以有效准备提升教研活动的参与度;以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提升教研活动的交流质量;以系统主题提升教研活动的价值性.  相似文献   

10.
以校本教研为例,阐明了基于个体和教研组开展课堂观察的一般技术和阶段特征,剖析了课堂观察对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和校本教研的影响,以及课堂观察未来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洪军 《湖北教育》2008,(1):25-25
一、校本教研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相结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职业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个人的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教师终身的事情。而立足于学校实际、立足于教师实际、立足于课堂实际的校本教研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相辅相承,互为补充,因此我们确定教研活动主题时,以教师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助推教师提高研究能力;以学科专业沙龙为纽带,发挥教师专业优势;教研活动专题化,促进学科教研文化形成。  相似文献   

13.
校本教研属于一种教研活动,它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通过结合科学教学实践内容,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实际上,校本教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且在校本教研下,教师也可以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将对依托校本教研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研究,并充分运用校本教研对小学英语课程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4.
一、营造良性的学校课堂观察文化,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课堂观察是一项系统的教研活动,它根植于学校文化之中。因此,学校要尽力营造和谐民主、团结进取的文化氛围,转变教师的不利观念,认识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树立专业发展取向的价值观,为有效开展课堂观察创设有利的人文环境。同时,教师参与课堂观察,也需要学校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学校可正式出台相关文件,公开表明开展课堂观察的目的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技艺,落实现代教学观,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专业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本条件.它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微格教研将教育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促使教师借助先进手段观察他人和自己的课堂,进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本文基于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和微格教研的研究成果,从微格教研的角度来研究培养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堂是实现数学教育价值的主渠道,它也毫无疑问地成为数学教研活动的重点。以课例为载体构建教师讨论交流和研究的平台.可以发挥教研活动的学科教学过程管理功能和教学导向功能,使教师在课例研究中形成一定的共识,再通过教师的内化把这种共识转化成教学规范,转变为教学行为。同时,课堂行动研究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主渠道。教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核心是发展课堂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因此,以课例为载体的主题式教研活动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中“解决问题”层级目标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的教学研究过程才更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才更能促进教师广泛而有深度地参与教学研究与讨论呢?为探索这个问题,我们结合初中数学课堂高效率学习策略的研究,采用同课异构这种行动研究的方式,组织了一次数学课堂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堂是实现数学教育价值的主渠道,它也毫无疑问地成为数学教研活动的重点。以课例为载体构建教师讨论交流和研究的平台.可以发挥教研活动的学科教学过程管理功能和教学导向功能,使教师在课例研究中形成一定的共识,再通过教师的内化把这种共识转化成教学规范,转变为教学行为。同时,课堂行动研究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主渠道。教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核心是发展课堂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因此,以课例为载体的主题式教研活动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中“解决问题”层级目标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的教学研究过程才更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才更能促进教师广泛而有深度地参与教学研究与讨论呢?为探索这个问题,我们结合初中数学课堂高效率学习策略的研究,采用同课异构这种行动研究的方式,组织了一次数学课堂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18.
立足校本,聚焦课堂,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培养年轻教师,引领教师走专业成长之路,丰厚教师底蕴,营造教研文化,培养一支科研型、智慧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是万泉小学努力的方向.我们立足学生发展,关注课堂、研究课堂、改善课堂,追求课堂的精彩,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的舞台,开展"为我喝彩"主题校本教研活动,让教师在充满智慧的课堂中彰显自我,勇于成为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历练中促成长.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学》2013,(9):20-20
我校英语教研组十分关注整个团队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以主题式教研活动为平台,组织教师进行教材的开发与研究;以课例为载体,注重教师的专业引领与教学行为的落实;重视拓宽和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课题研究水平。我们提出了"整体设计,互动提升"的研修目标,形成了以关注教师个人意愿和专业发展相结合的"同伴互助式"的英语教研文化。一、关注朗读,提升低段口语的评价能力我校英语教研组的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在我校名师的指导和引领下,在低年级课堂实施以口语朗读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语用能  相似文献   

20.
<正>众所周知,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直接实施者,也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迈克·富兰曾指出,欠缺一个强势的教师队伍,难以令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得以成功和维持。因此,教师专业素养尤其是教学能力的提升被视为应对教育挑战的有效方法。教师群体学习文化构建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践中,我们尝试构建基于课堂观察的卷入式教研共同体,即以主题教研活动为依托,以课堂观察技术为手段,从专业的视角,用专业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