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因互作,指的是两对或多对基因共同控制同一性状,表现出各种形式的相互作用。如果两对互作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将同样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杂交F2代则表现出独特的性状分离比。本文通过实例阐明了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各种互作类型的特点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孟德尔在对豌豆性状的遗传研究中发现,具有两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子二代4种表现型之比为9:3:3:1。然而生物的性状往往受多对基因及环境的制约。由于基因产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并不一定都呈现9:3:3:1,常见的变式有9:6:1;12:3:1;9:3:4;9:7;13:3;15:1等。近几年这些常见的变式比屡屡在高考题中出现,应引起教师的重视,下面以2009年高考相关的的试题为例,作一解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所得F1代自交性状分离比为3∶1,测交性状分离比为1:1。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F1代自交所得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这些性状分离比只是在符合基因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的情况下成立的。自交或测交如果符合这些比例就可以判断遵循相应定律,如果不符合则是否能得出不遵循相应定律呢?例1: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  相似文献   

4.
一、仔细审题: 1.基因的分离规律:只有一对相对性状;或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或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有两对以上相对性状:或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或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 3.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有两对以上相对性状;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是完全连锁遗传,两多两少是不完全连锁遗传;亲本类型多,重组类型少,是显隐分别连锁遗传,反之为显隐连锁遗传。  相似文献   

5.
在遗传学上,有些名词初看起来意义相近,但实际上差别很大,甚至绝然不同。为了便于在教学中澄清概念,作者对两组遗传学名词作一肤浅辨析,以求教于同行。1从性性状和限性性状从性性状和限性性状的表现均受性激素的影响,与性别有关,但两者有根本的不同。从性性状是指常染色体上某些基因的表现在雌雄体中不一样,当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在两种性别中表现出不同的性状。限性性状是指,无论是常染色体基因还是世染色体基因,也无论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基因控制的性状仅在一种性别中表现,而在另一性别中根本就不表现。1.1从性性状通常情…  相似文献   

6.
郭立安 《中学理科》2007,(9):99-100
孟德尔发现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建立在一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以及各对基因互不影响的基础上的.然而基因与性状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不同情况下,性状的表现是由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现象称为基因互作.而这正是对自由组合规律的延伸拓展,在高考题、各种模拟题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以此为契机也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由组合规律适用条件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7.
一.基因显隐性关系判断类 1.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解题方法:进行自交或杂交. 原理分析:如果进行自交,那么若A交后代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新出现性状为隐性;若子代均只表现一种性状,让二者杂交后,表现性状为显性,未表现性状为隐性.  相似文献   

8.
由盂德尔定律可知,一对相对性状和两对相对性状不同的双亲杂交,F2代的分离比率分别为3:1和9:3:3:1,但由于某些特殊基因的影响,常常导致传统的盂德尔比率发生变更,即盂德尔比率被修饰。  相似文献   

9.
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杂交后代一般会表现出9:3:3:1的性状分离比,即孟德尔比率。但有许多遗传实例却偏离了这个比率,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由于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在细胞中分布位置不同,在细胞分裂时分配规律不同,所以在传种接代时细胞质基因表现出不同于细胞核基因的遗传特点:(1)母系遗传: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时,F1总是表现出母本性状的遗传现象。(2)2个亲本杂交,后代的性状都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全日制  相似文献   

11.
<正> 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_1自交,F_2有4种表现型:A_B_、A_bb、aaB_、aabb,其比例为9:3:3:1。但在某些情况下,F_2的性状分离比不是9:3:3:1,为什么呢?请看以下例题:  相似文献   

12.
1 两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的异常分离比遗传现象 某些生物的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在遗传的时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但是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却出现了很多特殊的性状分离比,如9:3:4、15:1、9:7、9:6:1等.分析这些比例,会发现比例中数字之和仍然为16,这也验证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具体各种情况分析见表1.  相似文献   

13.
生物的某些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若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遗传时仍遵守自由组合定律.但F1(双杂)自交后代表现型却出现了很多特殊的性状分离比,这些分离比归纳起来有如下一些情况(以F1为AaBb为例).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一章有一个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用两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桶内彩球代表雌雄配子。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通过模拟实验能深刻理解等住基因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体验孟德尔的假设。但这仅仅是模拟了一对等住基因分离形成配子及配子随机结合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在孟德尔遗传定律中都是假定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个单位性状,才会出现典型的两对性状9:3::3:1的比例。其实有些单位性状并不是受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是受两对甚至许多对基因控制。本文举例说明了两对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而表现出的一些特殊比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一、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方法(1)两个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均表现为显性性状;(2)子一代个体自交得到子二代,子二代性状出现了分离;(3)从子二代中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自交;(4)选择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的品种作为推广的新品种。评价用此方法育种可预见性强,但耗时长。例1向日葵种子粒大(B)对粒小(b)为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让粒大油少和粒小油多的两个纯合子杂交,则(1)F2的表现型为______,它们的比例为______。(2)如果…  相似文献   

17.
判断两基因A、B是否连琐,主要看这两个基因控制的性状是否具有相关性。所谓相关性,就是A与B控制的性状是否具有联系在一起的性质。以基因型为AABB和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亲本为例,其中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它们的F_1代基因型为AaBb,表现出A、B两种性状。F_1可能产生四种配子。将F_1与隐性纯合亲本回交,则F_2的表现性状即与四种配子的基因型一致。表1列出了各种情况下的结果。一般说来任何两个连琐的基因,不管它们连琐得多么紧密,总会由于出现交换而发生重组。这是因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基因就是  相似文献   

18.
师生互动台     
1.[学生问]有一道高考题: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3:1的性状分离比。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A.F1植株和F1植株; B.F2植株和F2植株; C.F1植株和F2植株; D.F2植株和F1植株。 它的答案为D,我对这个问题仍然含糊,能不能帮我把这个知识点讲解一下? [老师答]F1自交后代的F2均表现为3:1的性状分离比,可见都是符合基因分离定律,3:1的分离比应该出现在F2代。但是,统计F2代种皮的颜色和子叶的颜  相似文献   

19.
一、孟德尔定律中性状分离比实现的基本条件根据分离规律,具有相对性状的纯质亲本杂交,其F1全部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l.但是,这种性状分离比例的实现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是:(1)双亲必须是纯合的2倍体;(2)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属于完全显性;(3)F1产生两种类型配子,其数目相等,活力一样;(4)F1自交时,两种类型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均等;(5)F1自交后代全部处于相同的发育条件下,各种基因的个体成活率相同;(6)实验群体数量较大.  相似文献   

20.
孟德尔通过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基因的分离定律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表现出3:1的分离比,F1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表现出9∶3∶3∶1的分离比,F1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