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汪银波 《现代语文》2010,(9):159-159
在高考语文复习过程中,教材常常被“打入冷宫”,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习题。但从近几年部分高考语文试题来看,教材是高考语文复习时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高考重要科目之一,是检测学生语文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语文老师讲解高考试题时过于重视解题技巧和方法传授,学生研究高考试题时过于关注如何提高答题能力,对高考语文试卷的研究和解读仅限于提高成绩,忽视语文试题的美。本文以研究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为出发点,探寻语文之美。  相似文献   

3.
2009年春考语文试题给我们一个信号:要重视语文课本的复习。此试卷有三道题涉及教材。2009年春考考生还是三种教材并用的考生,试题尚且如此,而2009年高考,是全市统一使用二期课改教材以后的第一次高考,新教材的统一使用,为命题联系课本提供了方便,试题更会联系教材。因此,要重视对课本的复习。  相似文献   

4.
高考语文试题的改革直接关系语文教学的改革.比较中美两国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特点,尤其是研究美国高考语文试题中词语题的特点,对提高我们高考语文试题的信度和科学性、改进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高考语文试题词语题追求大词汇量和高级词汇的考查,对我们的高考语文试题命制和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材料的选择与组织”类试题是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中的一个难点,又往往容易被师生忽略,这类试题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由于近几年语文高考直接涉及此类题目较少,所以这一类试题是高考语文考试中潜在的一道好题。为此,我们在高考复习中,有必要对这类试题进行分析与整理:  相似文献   

6.
2007年福建增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主要分两类:一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类两篇文章.主要以客观性试题形式。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文学作品类一篇文章.以主观性试题形式考查学生包括上述能力的鉴赏评价能力。再结合这类试题的判题标准,这样的改革,将会给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作品教学打开一个新天地。三类内容的三篇文章.似乎成为福建省高考语文现代文试题的基本格局。分析2004年以来自主命题试卷的发展,阅读量的增加.成为明显趋势。本年度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另一个亮点.是把课外阅读引进高考。这将会对改变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产生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考试题设计结构化的形态能够合理测评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业质量标准又是测评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依据。文章分析了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在测试语料结构方式和题目命制,与围绕任务群设计的统编教材结构化形态和学业质量标准的一致性,提出了要正确理解教材使用内涵,充分理解学业质量标准,重视高考的导向作用,关注教学评的一致性,实现教考的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8.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落下帷幕,综观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笔者认为主要呈现了以下特点:凸显本位,导向读书,关注热点,回归教材。  相似文献   

9.
由于社会对高考的极度关注.每年的高考语文试题都会引发不少议论。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组织了第八届“语文教育与高考研讨会”.对2012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进行集中研讨。本刊选登了研讨会上三位专家的发言.无论是从微观层面——对主观题命制的反思.还是从宏观层面——衡量一份语文高考试题的维度。都希望能够引起广大读者对语文测评的进一步关注和研究。毕竟,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学术积累仍相当薄弱。  相似文献   

10.
"材料的选择与组织"类试题是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中的一个难点,又往往容易被师生忽略,这类试题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由于近几年语文高考直接涉及此类题目较少,所以这一类试题是高考语文考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阅读名著的重要意义、如何应对“名著欣赏”的考题要求和从“对联”到“名著欣赏”看语文高考命题的指导意义等三方面来探讨福建省语文高考试题的重大变化.进而探索语文教学与改革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2.
高考语文命题改革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考语文命题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当下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存在着几个方面的争议:试题的取材、阅读考查的方向、标准化的运用、写作的导向,这些是高考语文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8年高考尘埃落定了,与往年一样,江西高考语文试题给笔者又带来了一些教学思考。本文试结合试题与教材,谈谈自己的思考,力求给以后的教学带来良好的导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考语文注重通过情境化命题来考查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状况,在命题层面明确提出要以情境为载体考查考生综合能力。通过对高考语文2021-2022年全国甲卷试题进行分析发现,高考语文情境化命题的产生,主要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变革的要求及科学构建语文核心素养、促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变革的需要。高考语文试题情境内容主要包含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学科认知情境。想要在任务情境中更好地体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需要加强课堂体验,提供多元情境;依托教材抓手,丰富情境设置;摒弃题海战术,拓宽阅读视野。  相似文献   

15.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是建国以来最丰富多彩的一次.共有15套试卷。就科技文阅读试题而言,这15套高考试卷与2003年全国题基本上保持一致,共4小题.12分,占分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分析2004年高考失误原因,对于备战2005年高考,降低解题失误比例,提高语文成绩是大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王长景 《学语文》2008,(4):25-26
2008年高考虽已拉下帷幕,但高考试题仍是近期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今年是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自主命题的第三年,今年的试题也是传统高考的最后一套试题,因明年的语文新课标高考题将会有一定变化。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具有一定的过渡导向作用,所以备受人们关注。今年的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是紧扣考纲、稳中有变、注重人文、难易鲜明、不足明显。  相似文献   

17.
边境 《中学语文教学》2000,(9):23-24,27
200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在赋分、题型、选文、设题等方面,与1999年高考基本保持了一致。在语文教学(包括语文测试)大讨论进一步展开、《教学大纲》及各种教材纷纷修改变动的背景下,这种一致不仅体现了国家级重大考试要保持相对稳定的命题原则,更体现了命题者对新时代人才素质的理解、对中学语文教学性质和任务的理解,是命题者在语文教学观上的一种坚持。  相似文献   

18.
齐慧爽 《现代语文》2009,(8):156-157
自1997年语文教育大讨论以来,语文教育改革已经历了十多年的风雨,语文教育改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可惜的是,这种变化仅限于教材,而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考试,却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从而致使语文教学的改革裹足于考试的改革。高考,这个牵动千万家神经的博弈,让人爱恨交加。要改革高考,必须先认识高考,本文仅就语文考试试题的积极作用、消极影响、产生弊端的原因三个方面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上海市语文高考试卷命题工作中.命题组认真依据国家和上海市《教育中长期规划和发展纲要》精神,严格执行命题要“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方针。从阅读材料的选择到试题的编制.今年语文高考试题的命制力求充分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  相似文献   

20.
备战语文高考,除了认真使用近些年原汁原味的一百多套高考语文试题,还应该重视对教科书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