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对9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读“虽肯定党报的权威性,但也提出党报过于呆板,远离普通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如今不少读都抱怨党报不好看,说党报上会议新闻多、领导活动消息多,而值得百姓关注的东西却太少,这也是一些地市党报发行量不断下滑甚至依靠宣传部门下派任务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想扭转这种局面,需要党报工作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破条条框框,将上级精神“翻译”成老百姓的语言,也就是多说亲民话。  相似文献   

3.
如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经济新闻成为党报的主打产品之一。不过,相比较财经类、都市类报纸的经济新闻写作而言,党报的经济新闻写作一直显得过“硬”。尤其是经验性经济新闻的写作,被大家称为“难啃的硬骨头”。如何把经验性经济新闻做活,使普通读对其产生阅读兴趣,是党报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4.
新闻评论作为报纸上最主要的字题材之一,无疑应发挥其“党报的旗帜”的重蜚作用。然而不少党报的新闻评论,人们普遍不爱看,读群很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很萤要的原因是,忽略了新闻评论的群众性。论题离群众太远,或居高临下,或守洞说教,语言死板教条,是造成评论成为报纸“弱项”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对症下药,以贴近性引导读,以务实、创新的风格打动读,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生动活泼的语言说服读,切实提高地市党报言论写作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报纸的质量。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让评论“近些、实些、活些”。  相似文献   

5.
如今,各家媒体纷纷开设“新闻热线”,以此抢夺新闻资源。《威海日报》“党报新闻热线”开通一年多来,已成为报纸与读互动的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它较好地发挥了新闻快捷迅速、关注热点、涵纳百业的特性,成为报纸新闻资源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不竭源泉,深受业界和读的欢迎。笔通过一年多来的热线工作实践,深刻地感觉到,要使“新闻热线”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集中力量,  相似文献   

6.
党报主体读群中,表面看起来,党政干部似乎与重大决策、会议新闻“对口”,企业经营管理可与经济新闻“划等号”,化、科研方面的新闻更适合高等院校知识群体的口味——问题是,谁来关注农村新闻?[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搞好经济报道,是党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全党大局服务的要求。因此。它与时政新闻等并称为“硬新闻”,是媒体报道的重头戏。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各种经济现象日趋活跃,公众对经济报道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可是,传统经济报道中“概念+数字”的乏味形式又使读望而却步,读经常反映的是:经济新闻不如社会新闻鲜活、吸引人。怎样才能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激发读的阅读兴趣呢?笔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发现经济类报道可适当借鉴社会新闻、娱新闻等“软新闻”的报道方式,对其进行“软化”,以赢得读。  相似文献   

8.
重视群众来信来访,认真解决和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是我们党报的优良传统。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党报更是将“群众利益无小事”摆在突出位置,具有65年光辉历史的陕西日报,其前身就叫“边区群众报”(在延安创刊),后来又更名为“群众日报”。长期以来,陕西日报一直秉承“全党办报,全民办报“的宗旨,报社一直设有群众来访接待室,认真周到地接待来访群众报社一直编办着《读来信编》(内参),  相似文献   

9.
查理 《新闻前哨》2004,(9):34-34
2003年6月以来,《黄石日报》在民生新闻版没立了“社区新闻”专栏,并明确提出将社区新闻作为民生新闻的重点来经营,下大力气搞好社区新闻的报道,为党报进社区、进家庭创造条件。经过一年来的实践,社区新闻在“贴近”二字上下了功夫,受到了广大读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刘磊芳 《新闻前哨》2006,(11):28-28
随着都市报、晚报的兴起和发展壮大,地方党报的读越来越少,地方党报的发行也一年更比一年难。要想吸引读,留住读,地方党报必须寻找自己的“卖点”。那么,地方党报的“卖点”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11.
刘波 《传媒观察》2005,(11):5-7
头版是党报的旗帜、龙头,也是党报的脸面和窗口。它代表党报的风格和品位,集中体现党报的舆论导向、编辑方针和新闻特色。办好党报头版,以厚重实惠的内容吸引读者,以大方新颖的版面打动受众,是党报改革的关键。面对市场经济的压力,很多党报的副刊、周末版、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版尝试了各种尝试,而作为“脸面”的党报头版受党报性质、舆论宣传导向的限制,在改革创新上落在了其他版面的后面,成为党报改革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12.
我们当前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报业市场,报业的竞争核心是新闻的竞争。与其他类报刊相比,党报有它的特殊性,承担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守舆论引导主阵地的重任。但是党报同样具有一般报纸所普遍具有的共性特征,这就是必须以读为中心,面向广大的受众市场,向读提供大量新鲜、生动、活泼的新闻,争取广大读的喜爱。虽然党报一家独大的局面早己被打破,虽然晚报、都市报异军突起使部分人惊呼党报正在被“边缘化”,但只要党报善于从读需要的角度出发,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强化资源整合能力,遵循新闻规律,完全能够办好。  相似文献   

13.
“党报”这两个字,“党”是个性。是报纸当中的党报,不是晚报生活类报纸;“报”是共性,虽然是党报,但他是报纸,报纸就要尊重新闻规律。不能强调个性,抹杀共性,当然也不能强调共性,来抹杀党报的个性。  相似文献   

14.
时事新闻报道是新闻媒体争夺读的重要阵地。新华社发布的时事新闻以其新闻的重要性、地域的广博性、内容的丰富性、报道的权威性、反应的快速性而成为各类媒体特别是各级党报报道时事新闻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不少党报习惯于对新华社稿件的照抄照搬,使时事新闻“同质化”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办好地市党报是个大课题。当前,不少地市党报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竞争激烈,市场萎缩,发行量下降,影响力减弱。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也是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近两年,《开封日报》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改进宣传报道方式,注重强化党报权威性,增强党报贴近性,权威性和贴近性相互支撑,构建了报纸“主流媒体,政经权威,地域特色,民生关怀”的风格,提高了党报的公信力,增强了引导力和影响力,蛋到了市委与读的好评。  相似文献   

16.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搞好宣传,凝聚力量,这是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党报之所以成为党报的标尺。同时,在市场化的进程中,讲“导向”,讲大局,也要求党报必须是一张有“市场”反应的媒体,这个市场就是读者,也只有拥有广大读者,才能谈感染力、影响力。这就要求,党报在新闻操作中,必须把权威性和服务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新闻要“短”,这是党报强调多年的一项基本要求。尽管这方面成绩斐然,但尚难以说令人“十分满意”。长文过多、新闻不短依然是党报的普遍现象。坚持与时俱进,强化版面“短”意识,对党报特别是省委机关报的要闻版而言,仍是一个重大课题。(一)作为党的舆论宣传阵地,党报肩负着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重任。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报如何保持主流媒体的优势地位,积极地阐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党报、尤其是担当其“龙头”的要闻版面临的严峻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新闻传播业空前繁荣,但…  相似文献   

18.
社会新闻是以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为题材的,与广大群众的生活、利益、情趣密切相关的报道。它的内容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较之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教育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艺新闻等,有更大的广泛性,加之它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所以,它拥有庞大的读群。报刊为了抢占读市场,所以,它拥有庞大的读群,报刊为了抢占读市场、力争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加强了“社会新闻”、“焦点”、“特别报道”等专栏或专版,并精心耕耘和培育,使社会新闻十分抢眼,成为报刊的名牌专栏,然而,纵观当前报刊的“社会新闻”专栏,尽管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出现了不少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具佳的新闻作品,但除各级党报和品位较高的大报外,在各类小报上也出现不少倒人胃口,令人作呕的“字垃圾”。较突出的问题是庸俗、虚假和不重视社会效益,笔认为,要提高社会新闻的质量,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较长一段时期,报纸上那种“叫座”的“花边消息”,似乎一直只属于晚报类报纸。在提倡党报亟须“三贴近”的今天,实在有必要让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品种,在党报版面上生根、开花。  相似文献   

20.
寻找新闻与宣传价值的契合点 与生活类、都市类纸质媒介的不同,党报要讲政治,这让党报常常只顾“讲道理”,其内容宣传价值有余,而新闻价值欠缺,而理想的党报新闻需要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这当中的契合点越大,“新闻纸”的含命量就越高。分析党报“讲政治”的内容,不难发现,“关注民生”不仅是党和政府工作的起点与归宿,同时也是广大老百姓期待的。因而关注民生的议题具有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