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千万别把我写得离大伙太远了,那我会难受的,其实我是普通人。”在采访时.刘一达一再对我这样说。的确.刘一达很普通,他曾写过不知多少发生在我们中间普普通通的人和事。《京城影楼透视》、《“面的”拒载探源》、《京城歌厅“三陪”现象调查》等都出自他的手笔.但当每篇文章见报后都让人无不惊叹.这又真的使人觉得地不“普通”。随着人们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似乎能清闲地读大块头文章的读者已越来越少。几年来,与刘一达同期开始写大特写的作者们,大多已先后放弃了这一体裁.另辟践径。而刘一达却执著地在此耕耘着。在《北京晚报…  相似文献   

2.
对湘雅医院的保安邓志凌来说,他和医托之间时时都在上演“暗战”,而他的“武器”就是手中掌握的40多个医托的照片,这是他花一个月时间,用摄像机一张一张拍下来的。举着医托照片提醒患者上午8点,湘雅医院急诊科门口,邓志凌一早便忙开了,虽然这时  相似文献   

3.
四年前,读高信先生的《品书人语》时,我曾写过一篇“功夫到处文章老”的短文。从那时起,我就欣赏他那热情耕耘的品书人形象:他以淡泊的心境和对生活并非不热心的态度,用自己的笔有意识地做着“洗盏更酌”、匡谬纠偏的工作,为文坛敌旧做着“为已逝者安魂,使健在者慰情”的事。特别在近几年大家都热衷以奇取  相似文献   

4.
我的照片档案中,珍藏着一本我和我的异国“兄弟”在一起的照片,每每看到这些照片,都不禁让我心情激动,浮想联翩……。 1992年5月16日,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刚刚退休才一个多月的我,正拿着一把榔头在修整我的小木屋,弄得满身泥土,满脸灰尘。忽然间,听得门外有人用不纯正的中国话打听:“这里,住着一个叫黄德福的没有?”  相似文献   

5.
现场·声音     
曾向一位智者讨教他对好新闻照片的见解,他提到了相当有意思的两个词:现场、声音。“现场”这个词,人们都熟悉和理解,但真正地要让照片传达强烈的“现场感”,决非易事;而把“声音”这个词用在照片上,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我们不妨用“现场”和“声音”这两个词,去“检阅”一张精彩的新闻图片。  相似文献   

6.
岁末年底,报纸上“送温暖”报道渐渐多了起来。但我发现,多年来,“送温暖”照片似乎都是一个样子:“送温暖”的领导一手端着慰问物品,面向镜头,一脸笑意,作深情慰问状。而被慰问者双手捧着慰问物品,感激地看着领导。照片中,领导大都是“正面形象”,而被慰问者多是“侧面形象”。我就禁不住想,“送温暖”的照片为啥年年一样?记者们为什么就不能换个角度呢?记者可能会抱怨:拍摄“送温暖”照片,多是奉命行事,而且往往要“突出领导”,也只能那样拍。但是为什么每张照片都拍成那个样子呢?这一是记者有了固定思维模式,虽然镜头里的人不一样,但也不…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当我每次收到新一期的《新闻知识》,不管这天下第一难的计生工作多么忙,我都要在晚上或节假日像教科书一样,认认真真地把每篇文章读完。读《新闻知识》,确实使我这个业余喜欢看书报弄笔墨的人受益匪浅。尤其是贵刊“得奖新闻采写谈”。“新闻业务研究”、“新闻业务讲座”、“通讯员之友”栏目我更喜欢读。一边细读深想,一边探讨学习行家们的为文之道和写作奥妙。感悟那些锦绣华章里的才能与本事。对于我来说,通过学习渐闻知识》,使业余写作得到了一定的长进和提高。近几年来,我忙里偷闲,利用晚间和其它休息时间写了点东…  相似文献   

8.
庞遵升 《青年记者》2017,(24):35-36
孙巍兄的这部文稿,是他从业近四十年的结集.60篇文稿其中34篇涉及日照,每篇新闻都附有他新近写的点评.读文稿,看点评,我感受到历史与现实、事件与哲思互动的震撼,体味着站在历史岸畔听智者点评大江东去的快乐.这部文稿,有历史的厚重,有哲思的乐趣,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9.
周瑾 《青年记者》2006,(1):35-37
“《环球时报》是一份非常棒的报纸,新闻不但及时,而且多是独家,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生活、娱乐。每篇章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语言严肃但不死板,评论鲜明而不偏颇,让人读起来兴趣盎然。丰富多彩的内容加上多角度的深度报道,让我想起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兼容并包’思想。”这是一位读给((环球时报》的评价。据说,这种读来信《环球时报》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封。  相似文献   

10.
注意杨洪祥,是因为《中国期刊的出路》这本书,它吸引我,不是因为它收录了60多位中国有名期刊的社长、总编及资深传媒研究专家的文章,而是这些文章没有套话,每篇都直截了当地探讨中国期刊界所面临的生存、发展的急迫问题。它提出的“经营期刊”的理念以及其中的不少见解,深深触动着同为期刊从业人员的我,这本书的主编,就是照片上的这位儒雅干练、慈眉善目的中年人,他的名字叫杨洪祥。于是,就有了两次讨教式的约访。去采访他的时候,他的桌子上堆了一叠书稿,那是他即将出版的40多万字的个人专著《经营期刊》。一次为期刊广告经营谋出路的论坛,扩展成了为整个中国期刊发展诊脉、开处方的盛会  相似文献   

11.
一些晚报的作文版,或每周一期,或每周两期,不少中小学生都爱看,我也很爱看,我很想把它介绍给上六年级的儿子看,可常常是报纸拿到手,又放下了。为什么呢?因为作文版的前一版往往是医疗保健或健康版,那上面多是一些医学知识和广告,尤其是经常有性与生殖方面的内容,单看那些标题就可见一斑,我怕好奇的孩子看到这些内容后问我,我将无从回答;作文版的下一版又大多是影视或娱乐新闻版,那上面时有一些明星的绯闻或大胆暴露的性感照片,是让人不敢恭维的,孩子见着了也没什么好处。所以我宁愿选择读给儿子听,也不让他看,以防止“不洁的东西”“污染”…  相似文献   

12.
见过他的人,都能感受到他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和深邃的目光所带来的震撼;熟悉他的人,都能够被他那幽默风趣的话语和犹如阳光船的笑声铺满心田。他,就是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宣传科长袁建群中校。屈指算来,咱已跟着袁科长在宣传战线上‘讲杀”了近三个春秋。我早就想在科长面前“表现”一下,给他写点文字,但却一直未能如愿。原因不是本人手做,而是科长始终不肯点头,几次“纠缠不休”要采访他,他都以“有费神写我的功夫,不如多读点书”为理由,硬是拒不接受采访,结果害得我拖到今日。今年38岁的宣传科长袁建群,清秀儒雅,…  相似文献   

13.
新闻报道中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对立统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春 《新闻界》2005,(4):53-54
一、从萨达姆“监狱半裸照”事件谈起2005年5月20日出版的英国《太阳报》曝光了几张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在关押期间的照片。在《太阳报》的头版照片上,萨达姆只穿着内裤。另有照片显示萨达姆用手搓洗衣服或者睡觉的样子,监狱房间十分狭小,大约为两平方米。萨达姆半裸照曝光后,萨达姆的海内外律师团迅速作出反应,状告照片的拍摄者和刊出方“侵犯人权”。萨达姆的法国律师卢多特表示,他要替萨达姆向《太阳报》要求赔偿100万英镑:“我认为,这是美国人导演的诋毁萨达姆的战略行动,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看看这人,他不是神,他是人’。我…  相似文献   

14.
送大娘回家、补袜子的照片,是根据雷锋《懈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报告中的情节补拍的;打开手电筒,夜间读《毛选》,是根据雷锋《忆苦思甜》报告补拍的;雷锋目视远方,胸前端着一把钢枪,背后是一棵茁壮的松树,这棵松树,是后来添上去的……张峻共为雷锋拍下223张照片,也是最了解雷锋照片“秘密”的人  相似文献   

15.
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的“今日谈”短论专栏,从问世到现在已连续发表了近三千篇文章,有人说它是“绿地”,有人称它是“窗口”,受到众多读者的欢迎。我对这个专栏的文章很感兴趣,是经常阅读的。最近读了钱湜辛、于宁同志主编的《今日谈选粹》(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是从14年中(1980年元月至1994年2月)所发表的2500多篇中选编出420多篇的精选本,也是200多作者合著的一本书。我较认真地阅读了一遍,很受启发和教益,愿意写点读后的体会。 “今日谈”明显的特点是体型短小,性格特殊。它的每篇文章大都是几百字,超过千把字的很少,短小精练,没有“官话”、套话;有的文章还配有照片、漫画、统计表,具有特殊的体型。它的性格和文风也有  相似文献   

16.
40多岁的英国人威廉;林赛收藏着200多张中国长城的老照片,其中不少都是“绝版”了,包括一百年前的居庸关、姊妹楼、山海关等,这些照片都是首次公开亮相。林赛正在一一寻找老照片上的位置,再重新拍摄,将长城不同时期同一地点的不同景致展现出来。现在,他已经为50多张老照片“配”上了“新景”。昨天,林赛选取了其中的15套.搞了个小型展览。林赛的中国妻子一直配合他记录长城,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个农村教师,新闻写作爱好者。在教书之余,酷爱阅读、收集小言论。 爱读各种报纸杂志,《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工人日报》的“小论坛”、“随感录”,《农民日报》的“大家谈”,《中国青年报》的“新语丝”等报刊的言论文章吸引了我,每篇文章我都要认真地读上两三遍,有的剪下,有的抄写,放  相似文献   

18.
身患白血病的13岁女孩周越离开人世后,报社派我和另一名记者前往她家中采访。刚接到采访任务,我有些茫然:人已经死了,如何用镜头表现这一新闻事件?来到周越家中,听周越父亲介绍完情况,我发现卧室有一小床,床上放着一些衣物和一个布娃娃,我问这是不是周越的床,他母亲说,这就是小周越生前睡的床,那个布娃娃是他最喜欢的玩具,于是我让他母亲简单整理了一下小床,按动快门,拍卜了“小周越带着对人生的眷恋走了”这张照片,随后我又给周越父亲要找了一张周越生前的照片。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开展了“建立家庭档案,传承社会文明”为主题的“档案进家庭”活动。我在参加“档案进家庭”的宣传、指导示范户建立家庭档案的同时,率先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档案。在收集整理家庭档案时,引起许多往事的追忆。我的家庭档案中最早的一张照片是一张12寸黑白照片,这是一张1945年7月10日我父母结婚时穿婚纱、礼服与前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的合影。这张照片距今已57年,照片中的多数人已与世长辞了,但照片中的每个人的家庭都在延续。每个家庭摇篮仍延续着人类生命的永恒。看到这张照片使我有这样的想法,在家庭档案整理就绪后,静下心来,续编家谱…  相似文献   

20.
现在恐怕是新闻照片产量空前高的时期,原因明摆着,报纸多了,版面多了,摄影记者多了,加上方便的、无须担心浪费胶片的数码相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照片被人遗忘了,只有少数照片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少数被人记住的照片中,有一幅是《三秦都市报》摄影记者杨小兵拍摄的《孩子上学“走钢丝”》。 让人过目不忘的优秀新闻照片,大多是用“心”拍摄的。 杨小兵说,他1994年去陕北采访,路过安塞县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