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应用型高校的建设对各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土木工程实验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但在教学过程中,该课程面临一系列问题。该研究将项目式教学法引入土木工程实验课程中,并提出以下基本应用步骤,即依据学科方向划分项目类别,依据项目类别搜集工程案例,基于工程实例进行土木工程实验课程教学设计,优化土木工程实验课程考核机制,以及试点推广等。课题旨在践行以项目为抓手的应用教育理念,实现传统实验教学从“教”向“学”转变,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研究,构建了"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提出以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实验室教学与工程实践、课堂实验与开放实验相统一的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我国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建立的原则。以吉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为例介绍了实验教学体系的具体实践要点,阐述了吉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将大学生创新实验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刘子振 《台州学院学报》2013,35(3):83-86,90
台州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重实践的大学生。传统的课内实验教学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开放性实验起到重要的辅助、补充作用。通过深入分析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根据自身经验,探讨了开放性实验项目合理设置及实验教学的做法与措施。实践表明,通过开放性实验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受益面大。  相似文献   

5.
该文阐述了通过引入虚拟仿真完善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提升实验教学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路径.文章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专业实验教学资源配置图的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课程和线上实验课程的建设方式及建设案例,最后简要介绍了专业线上线下融合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教学课程西部行活动.  相似文献   

6.
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介绍了自我院“专升本”以来,土木工程系在专业实验室建设上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在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上所取得的成绩。实验教学的主要作用由辅助理论教学上升为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实验室管理体制和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目前土木工程专业传统实验教学的问题和现状,从整合与优化实验内容、"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建立科学的实验考核体系、加强实验教学的配套建设等方面对综合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在实际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程度,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随着土木工程专业留学生队伍的不断壮大,加大力度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可有效提高留学生实验教学水平。本文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为例,阐述了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应用在实验教学中的必要性、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并以此为基础,探索虚拟仿真实验技术促进留学生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传统土建类专业实验教学存在较多问题,已无法满足土建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许多高校越来越重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SETP)的建设。本文对传统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宁波大学为例提出了土木工程SETP建设的原则、目标、功能及内容,指出土木工程SETP应围绕培养目标和教学功能,并遵循系统性、交互性、工程化过程及虚实结合的原则开展建设。平台资源配置需满足土木工程专业各模块方向的实验项目要求,利用实验平台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发现、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出满足工程实际需求的土建人才。  相似文献   

10.
龙自立 《考试周刊》2015,(16):159-160
随着整个社会土木学科的迅速发展,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土木工程作为传统工科专业,实验室及实验课程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相应的,对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往往依附于理论课出现,其重要性容易被轻视,这就满足不了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工科人才的需求,必须通过设置独立实验课程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吉首大学实际,探讨开展土木工程材料独立设置实验课的意义、经验、问题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