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我们的小学生怎么了?天真无邪的孩子竟然成了"官迷",热衷"当官"。据媒体调查,有八成孩子明确表示希望当上班干部。一些家长对孩子当班干部—哪怕是当一名组长或科代表—也十分在意,甚至不惜降低身段为孩子"跑官",有请客的,还有送礼的。有的学校为解决学生人人都想"当官"的问题,在班里增设"门官""灯官"等"官职"。想当班干部,本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体现;当上了班干部,本是学生服务同学、锻炼自己的机会。可如今却变了味儿,小学生把当班干部看成"当官",当班干部变成了一种炫耀的资本,  相似文献   

2.
事件     
《中学生电脑》2014,(4):5-5
一位小学生的家长近来发现儿子情绪低落,原因是新学期“班干”换届时意外落选,而后该家长开始为孩子“跑官”,最终孩子如愿当上副班长.该家长称,担任班干部有利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交际能力,所以付出点代价家长们也愿意.而不少学校为了解决人人都想当班干的局面,可谓费尽心思,有采用轮流值周当班干部的,有给班里增设“门官”“灯官”各式新“官职”的,还有的大费周章用“总统选举“的方式来选拔学生干部.  相似文献   

3.
近来一项调查表明,哈尔滨有超过一半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当教师。这显示出家长对孩子未来选择职业的观念正俏然地发生变化,“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的传统观念已成为历史。被调查者中有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及个体工商业者和下岗职工。面对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发生的深刻变化,他们不约而同地想把孩子培养成教师。这次共调查了2024名家长,有45.5%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从事教育工作。(《扬子晚报》1999年12月6日李连生摘哈市逾半家长希望孩子当教师  相似文献   

4.
据北京市育英学校2000年对328名不同年级的学生做的问卷调查,36.3%的学生听说要开家长会就心情紧张、感觉压力大,11.3%的学生不愿父母参加家长会;学生认为37.2%的家长在会上只想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有7.6%的家长想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生活,18.3%的家长想了解孩子需要帮助的地方;家长会后,11%的学生与教师关系变得紧张,20.1%的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30.5%的学生受到严肃批评并被限制活动。甚至有学生在问卷中回答“希望永远不开家长会”。  相似文献   

5.
俞群 《家庭教育》2007,(1S):32-33
小周(化名),女,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周性格内向,从小就不愿和人多说话,挺要强,也很敏感,小周的学习成绩一直在中等偏上,曾经当过小队干部。家长说她是一个省心的孩子,教师说她是一个听话的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近期,法国奥迪雷普(Audirep)市场研究机构对806位家长进行了电话调查,接受调查的家长至少有一个2岁到20岁的孩子正在读书。该调查显示,76%的学生家长认为学校能够担当起教书育人的职责,但88%的家长要求对差生提供更多的帮助,还有86%的家长要求减少班级人数。52%的受访家长认为,他们的孩子将来会和自己生活得一样好,甚至更好;而46%的家长在孩子还未取得中学毕业会考证书之前持相反的看法。55%的家长表示,  相似文献   

7.
培养兴趣是儿童教育的中心,没有兴趣即使家长或老师教得再多,孩子也没有学到;有了兴趣即使只学到一点儿,孩子也会牢牢记住。作为父母,都想让孩子学到很多知识,但是当你对着正在玩玩具或者看卡通片的孩子说“玲玲,咱们该弹琴了”,很少有孩子痛痛快快地答应说:“哎,好吧。”相反,多数孩子会说“就来”,或是“待会儿的”。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当家长要求孩子进入学习状态的时候,不使孩子觉得又要“戴紧箍咒”了。具体方法如下:方法一:给孩子自由空间在房间里布置一块空间(有条件的家庭单独给孩子一个房间),在这里…  相似文献   

8.
卢娣 《早期教育》2001,(22):39-39
树立榜样,让孩子学说。家长说话应做到发音正确.表达清楚、通畅、连贯、完整,切忌说“娃娃话”。可以通过听录音、看电视.要孩子多接触规范语言,学会说话(2)积极引导,让孩子会说。如果孩子喜欢用简单的词语和手势表达自己的意思.家长可以装作不懂.积极引导孩子多说话。如果碰上孩子表达有困难.家长可以自己先说,再让孩子重复儿遍。(3)激发兴趣.让孩子想说,家长可以向孩子提供较为喜欢的东西,比如玩具、动物等.并围绕它们与孩子进行交谈。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数学竞赛始于1956年,但直到1985年我国数学优秀学生才首次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研究的主要结果表明:我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选手90%出自省市重点中学,50%在超常实验班学习过;95%的选手数学才能的发展受教师或父母的影响最大;100%的家长希望孩子上重点大学;96%的家长在小学阶段仔细检查孩子的试卷,但是其中也有1/3的家长从不辅导数学作业;92%的家长买书作为礼物送给孩子并鼓励多去书店测览;选手与父母一致认为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经历对于帮助学生认识和发展自己的才能及取得现有成绩起了关键作用。本文并对我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汇》2010,(12):5-6
14岁的吕同学原是长春市解放大路中学9年级(4)班的学生。当其他同学正在为中考努力学习的时候,他却一直徘徊在校门外。据介绍,吕同学因为是“差生”,试卷上被班主任批语“狗屁不是”,并令其转学。家长想让孩子回校读书,但老师说学籍封了回不来。  相似文献   

11.
招生困难是一些中等专业学校(中专、成人中专、职高、技校),特别是一些技工学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笔者就多年从事技工学校的招生工作的经验谈一些对招生工作的看法。一、为什么技工学校招生困难?(一)生源紧张的事实。生源逐年减少,势必影响着一些技工学校的招生。(二)传统观念的误解。人们传统观念认为中专、职专毕业后当干部,技校毕业后做工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当干部,愿上技校的少。(三)市场竞争的加剧。中等专业学校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各类学校都意识到有学生学校才能生存的道理,故把招生工作视为重中之重。(四)…  相似文献   

12.
朱守强 《考试周刊》2010,(44):222-222
“减负”是非常热门的话题。也是令许多家长费解的议题。家长想让孩子更加刻苦地学习,甚至希望孩子一天到晚忙于学习以有利于更快地提高成绩。而教师则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更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客观地分析了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现状,理性地分析了家长、学校、教师的困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以往每回考完试分发试卷后,我总是三令五申要求学生把试卷带回去给家长签意见。这可以说是教学十几年来一个雷打不动的规矩了。我想90%以上教师的想法都与我一样,一定要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把意见反馈给学校教师。这在低年级肯定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到了高年级,特别是有些我从一年级带到五年级的学生,其家长签的意见几乎是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14.
吴友智 《教书育人》2009,(11):18-19
让孩子从小背负成才压力,我们究竟需要多少“精英”?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了一种人生模式: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白领阶层=成功人生。前不久,笔者在班级进行了一次主题为“长大了,干什么?”的民意调查,结果有想当歌星、影视明星的,有想当老板、经理的,有想当科学家、学者的,有想当市长、部长的……极少数学生表示想当工人、农民、教师、护士等普通劳动者。  相似文献   

15.
微博短评     
正小学生们对当干部之所以热度不减,主要是因为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当干部好处多。一是能证明自己够优秀,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二是能获得老师的足够重视和喜爱,可以换得享受其他"荣誉"的机会。三是能让学校生活更加充实,获得组织活动时的成就感。四是家长们普遍认为当干部有利于孩子在人际交往、管理能力、责任意识等等各方面的培养,有利于未来在社会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闲暇里耳闻一名家长叙述了这样一件事:孩子自习课违犯了纪律,老师知道后罚晚上回家写四十篇小楷。孩子回家拼命写,累睡在桌子上还没写完,家长只好“代劳”余下部分。我想:这位老师的做法,表面上看来可谓“严厉”,而实质上却是严重违背了教育原则和规律的,根本谈不上会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联想到在一些教育者中确实存在着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学生一出差错便以手脚(抓领口、揪耳朵)、饿饭(不准回家吃饭)、罚作业(在校内或回家做过量作业)处罚;成绩退了步,便当众斥骂,讽刺挖苦。如此做法,只能严重地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同时…  相似文献   

17.
作为家长最关心的莫过于孩子的成绩了。那么,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家长们通常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孩子面对家长的种种做法,内心又  相似文献   

18.
文摘集锦     
辽宁20万“代理家长”托起希望据了解,从1995年辽宁省妇联开展“代理家长”活动至今,辽宁的“代理家长”们无私地帮助一个或几个家境困难的孩子,坚持不懈地在生活上、学习上照顾、关心孩子。眼下,在辽宁省,“代理家长”共有20万人。据不完全统计,辽宁省31700多名失去单双亲或残疾的特困儿童有了“代理家长”。在“代理家长”的亲切关怀下,孩子们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他们中85%以上的人有明显进步,2560多名获得学校、乡、县(区)以上的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有40多名学生已经步入大学校门。 (黎醒/摘)  相似文献   

19.
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他们宁可节衣缩食,也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的家长自己没有大的作为,更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在一次家长期望值的调查中,找发现对孩子期望高的家长为数不少。想让孩子当这个“家”那个“家”的且不说,眼前上各种特长班的几乎占70%左右,英语、绘画、钢琴、电子琴、游泳、武术不一而  相似文献   

20.
难题之十 孩子不会独立处理问题不会独立处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题目上:孩子学习的独立性较差,总依赖父母或他人(30.9%);孩子不会处理伙伴关系(10.1%)。也就是说,近1/3的家K面临着孩子学习独立差的难题,约1/10的家长面临着孩子不会处理伙伴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