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网三剑客是指人民网强国博客、人民播客和掘客三个频道。对博客和播客,大多数的网友并不陌生,而掘客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掘客’,音译于  相似文献   

2.
掘客,音译于英文dig,有挖掘、挖得、掘出等意思.它最早起源于美国,来源于现在已位列全美第24位的大众英文网站、www.digg.com."掘客"一词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指一个完全由用户自发参与内容创建、评论和分类的网站,它能为广大网友提供挖掘、推荐、分享、交流等服务.  相似文献   

3.
蔡静 《网络传播》2009,(9):60-61
自2005年至今,人民网每个新产品上线都在业界和海内外网民中获得广泛关注。包括手机网站、强国博客、人民播客、奥运专题网站、抗震救灾网、中国工会新闻网、妇联新闻网、西藏网、知识产权频道、党网组织人事频道的开通;人民日报手机报创刊、党网新版推出、人民宽频开播、  相似文献   

4.
施政 《新闻实践》2007,(5):34-35
常见的九“客”了解Web2.0必然少不了各类以“客”命名的应用。笔者做了一个初略统计,目前常见的共有九种。分别是:博客、播客、拍客、粉客、沃客、威客、掘客、维客和换客。  相似文献   

5.
Web2.0时代的到来使得网民不再是简单的信息附庸者,而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和信息的生产加工者。视频分享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播客(Podcast)已成为继博客之后的互联网界最热门标签之一。经过近几年的激烈竞争,除了YouTube等国外知名播客网站外,新浪播客、土豆、酷溜、六间房等本土视频分享网站也不断发展壮大,各大播客网站竞争已经白热化,播客创业也可谓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底.我在人民网开了博客。有博客.就放一些文章进去.供大家批评指正。其中一些文章还在人民网的栏目上发表,我觉得很荣幸。因为.我对人民网素来仰慕,这可是咱们国家第一大报的网站.影响很大。写文章的时候,我有时也会用它的信息作论据.坚信它的真实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更让我荣幸的是。我的小文《都是毕福剑惹的祸?》在人民网发表后.还列入了“新闻排行榜”和“网民热评排行榜”。后来.几乎每有文章在人民网发表,都会被其他网站转载。  相似文献   

7.
自2005年以来,国内视频服务类网站步入一个快速增长阶段,除传统的门户网站和宽带视频网站之外,一大批小型的视频类网站相继推出。以播客和社区网站为代表的视频类服务引起网民的极大关注。尤其是木子美的《性爱录音》、后舍男生的系列搞怪模仿DV作品、Ⅸ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等播客作品,极大地提高了播客的网民关注度,也让网民几乎在一夜之间,了解了播客这个新生事物。如同文字信息的海量增长催生了文字类搜索引擎一样,视频内容的快速增加,也催生了视频搜索引擎这一新型的搜索服务形态。  相似文献   

8.
简单来说,掘客(dig)就是挖掘信息均意思,掘客网站提供给网民筛选推荐新闻的机会,由网民民主投票决定网站首页应该显示哪些新闻,通过digging的方式产生最受关注的热点新闻.掘客来源于美国,最著名的掘客网站是www.digg.com.目前中国的掘客网有"中国掘客"(www.cndigg.com)、"掘客中国"(www.diggcn.com)、"世纪掘客"(www.21dig.com)、"我挖网"(5dig.net),"奇客发现"(diglog.com)等.  相似文献   

9.
第一代互联网——Web1.0类似传统媒体,由软件技术提供平台、精英主导策划内容、专人采集生产内容、用户浏览获取信息。Web2.0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网站从单纯的“阅读式互联网”向“可写可读互联网”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94年4月20日,中国与国际互联网相连的64K网络信道开通,中国从此进入互联网时代。先是Web1.0时代,网民聚集在网上互动,版主成为话题组织和引导的关键。随着博客、播客、掘客、维客、微博客、轻博客等"自媒体"形式的出现,网络进入Web2.0时代,网民可以成为信息的采集者和发布者,传统的传者和受着的单向关系被打破。  相似文献   

11.
《网络传播》2008,(4):8
最近,交友网站MySpace.cn与优酷网达成独家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借助后者推出视频频道。用户不仅可以通过MySpace.cn的视频频道直接上传视频文件.而且还可以在“视频焦点”栏目中分享优酷网每日更新的视频内容。交友网站加载视频内容早在MySpace.com已经实现,MySpace,cn此前也能够通过粘贴代码的方式上传视频,业内人士分析,本次合作更大程度上是基于品牌之间的资源整合,这在国内Web2.0网站的发展历程中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2.
黄颖 《新闻知识》2007,(6):72-73
从2005年开始,以“草根”闻名的博客、维基百科、播客迅速在普通网民中流传开来。一个始于商业会议上的概念“Web2.0”忽然火了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徐晓波 《新闻界》2006,(6):55-56
一所谓博客,是指在互联网上基于web2.0技术建立、由个体自主决定其内容主旨、按时间序列不断更新并通过链接与其它网站相互联系的个人网站。在众多博客中,有一类博客被称为“新闻博客”。所谓“新闻博客”,一般是指那些以发布新闻为主的博客网站以及网站的主人。随着近年来博客  相似文献   

14.
彭茗玮 《现代传播》2007,(2):117-120
博客从2002年由极少数技术狂热者驱动,到一批爱好者和理想者驱动,到今天已经全面进入大众化阶段,博客本身的用户群体特性和技术应用特性,都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博客研究也成为学术研究热点,但目前的相关研究多数集中在行为研究和传播研究方面,尤其是宏观研究居多,而更深入设计博客网站运行和用户行为特性的微观研究几乎是空白,本文就此尝试做出新的探索。博客网站的运行越来越接近虚拟世界的运行,因此,“以人为本”是博客网站运行的根本方向,我们引入“7Cs用户界面评价模型(7Cs Framework)”,从情境、内容、社群、客制化、沟通、链接、商务、适合度、增强度等多个因素,对博客网站成功运行的规律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磊 《网络传播》2006,(11):56-56
博客(Blog)的“一博成名”、播客(Podcast)的“播行天下”、闪客(flash)的“立体生动”、维克(Wiki)“全民共享”都在短短的一两年间遍地开花,姹紫嫣红。作为Web2.0概念下的“蛋”,炫客这个后起之秀也迎头赶上互联网发展高速行驶的列车,自今年5月在国内一出现就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以至于有人惊呼“炫客将开启读图2.0时代”。作为Web2.0概念下的“蛋”,炫客究竟为何物呢?炫客就是融博客、播客、个人相册和闪客于一体的个人网络平台,是Web2.0时代的最新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16.
播客译自英语“Pod cast”,简而言之,即有声的博客,两者都是个人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的方式,并且都需要借助于博客/播客发布程序(通常为第三方提供的博客托管服务,也可以是独立的个人博客/播客网站)进行信息发布和管理。不同之处在于,博客以传播文字图片信息为主,而播客传播的则是音频和视频信息。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初,就在广大网民还憧憬着新的一年会冒出什么博客景观的时候,强国博客公开测试,人民网昂然迈出了国家重点新闻网站进军博客领域的第一步。截至2月14日,在短短的20天中,注册用户已逾2000,共发文章6000余篇,图片2000幅,评论超过2000条。强国博客的成功“亮剑”具有标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播客是自媒体进化的产物,它衍生于博客,却优于博客,是一种订阅式音视频的个人媒体①,往往以有声有像的博客自居,故而广受众多网民青睐。中国播客的发展与世界同步,自2004年诞生之日起,大量的播客网站及个人播客蔚然成风,一时间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评论具有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功能,是决定媒体影响力的一大因素.人民网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其新闻评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人民网观点频道是人民网2000年4月开设的全国网站第一个言论频道.本文以人民网观点频道为研究对象,分析该频道的栏目设置和内容特点,指出观点频道的独家特色和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播客:WEB2.0时代的典型传媒形态——国内播客现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2005年的“博客大潮”并不能掩盖WEB2.0时代的另一种重要传媒形态——播客在中国的闪亮登场和迅速发展。自2004年底播客概念进入中国迄今,在一年多点的时间中,各类播客网站、播客频道纷纷开通,大批播客节目广泛传播,个性的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