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版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平 《出版经济》2001,(3):18-20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作为朝阳产业的出版业,面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而出版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关键是有没有一大批人才,因为人才是支撑和推动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为此,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才作为一种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加以开发与管理,应成为出版业组织领导者  相似文献   

2.
出版业要发展,而且作为我国的一项朝阳产业要欣欣向荣地发展。与悠悠往昔不同的是,出版业同其他传媒手段,既在激烈地争夺接受对象,又在互相影响,共同谋求发展。一个时期以来图书市场走红的书像《雍正皇帝》、《来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谈出版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作为朝阳产业的出版业,面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而出版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关键是人才。为此,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才作为一种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加以开发与管理,应成为出版业组织领导者的明智选择。 一、拓宽选才思路 选好人才是出版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第一步,这项工作做得好,使用人才也就得心应手,出版企业的工作也才能有成效。 出版企业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拓宽选才思路:一是鼓励荐才。用推荐方式选择人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常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同时,也应鼓励“毛遂自荐”。因为…  相似文献   

4.
论未来出版形势下编辑的综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编辑学刊》2004,(6):39-41
21世纪的出版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发展前景极好的朝阳产业.之所以称其为"朝阳产业",是因为与传统的出版业相比,21世纪的出版业在新的出版印刷技术的支持下、在新的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田泉 《出版经济》2005,(11):74-75
出版业的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我国出版业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的出版单位普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带有明显的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渡色彩.在这种体制背景下,各项旧的制度显示出其历史局限性,如退休养老制度.现行法定强制退休制度已经不适合日趋老龄化的社会,养老负担日益沉重.同时刚性的退休制度还制约了出版业人才资源的发展,不利于人才流动.而弹性退休工作制是较为适合出版业人员的一种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这钟声既是辞旧迎新的昭示,又是催人奋进的战鼓。回顾我国出版业的发展历程,展望我国出版业的发展前景,我们既充满信心又深感责任重大。我国的出版事业是一项朝阳产业,也是“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版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大量优秀出版物的出版为国家  相似文献   

7.
图书发行形势与对策陈昌尧一、我国图书市场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建国以来,我国图书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80年代之前,出版业作为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的宣传阵地,更多地受到行政手段的左右。出版社是国家的事业单位,在经济上基本是国家统包;在图书...  相似文献   

8.
白玲 《现代出版》2006,(1):56-57
随着我国加入WTO,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步伐也在加快。就我国出版业而言,在国内是处于体制转型期的朝阳产业,但在国际上却处于竞争中的劣势地位,无论从我们的运作体制、经济实力、发展水平,还是影响力,都与欧美等西方国家存在着巨大差距。这种反差决定了当前我国的出版业面临着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压力,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出版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明确以及出版工作阶段转移的逐步实施,图书出版业面向市场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课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选题作为一种重要的出版资源,作为出版业的“源头活水”,它关系到出版社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出版业的繁荣与昌盛,关系到国家文化、科技、教育乃至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民族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倾向,因此绝不能马虎从事,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0.
在下一代互联网和下一代广电网的大背景下,我国新媒体产业朝气蓬勃,同为朝阳产业的电影产业发展迅速。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电影发行渠道,为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如何实现电影产业和新媒体产业的对接和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字出版是一种近年来建立在各种高科技基础上,融合了传统出版技术而发展的新兴产业,它不仅涵盖范围广,更是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成为朝阳产业中的一匹"黑马",它的出现,在对于传统发行行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整个出版发行业带来了新的商机。本文将对数字出版背景下的发行,通过出版业现状、数字出版发行和传统出版发行的对比,以及数字出版背景下的发行方向,三  相似文献   

12.
从入世看中国出版金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扬 《出版经济》2003,(4):17-20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出版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重大发展机遇。图书出版业在我国被公众誉为朝阳产业。近十多年我国图书出版保持着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加入WTO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性安排。从理论上说,自由贸易将对所有的贸易方都带来利益。事实上,在这种多边贸易体制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无条件获得自由贸易的利益。我国政府承诺出版业部分放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军的渐进性改革中,我们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调整,其中出版事业如何发展,应该说也已到了一个需要关注的非常关键与微妙的时期。何言于此呢?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前提是,出版业的性质使其面临着一种处境的悖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区别于其他行业的身份特质。换句话说,对整个出版业而言,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一方面作为意识形态的需要,必须对意识形态负责,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享受着行业控制准入的垄断性保护,有为和无为,只要遵守规则就暂时不会有生死的危机;而另一…  相似文献   

14.
李阳 《出版经济》2002,(3):14-17
我国已经加入WTO.根据已公布的资料和有关通报,虽然我国政府承诺部分开放我国的出版业,但是,作为具有现代职业意识的出版人,应该敏感而清醒地认识到,这种部分开放将会给相对封闭的我国出版业带来巨大的影响,中国出版业将会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思考和调整,其中出版业如何在入世的背景下保持可持续发展,应该说也到了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时期.出版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现代型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它要求出版业具有长期的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要求出版业能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合理开发利用出版资源、追求出版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协调发展.那么,出版业该如何适应入世的需要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树人为本"、加强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是新形势下出版业适应入世需要并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近日刊文说,日本出版业萎靡不振,一般认为是媒体多元化所致。然而,在媒体更加多元化的美国,图书业虽然有大小年现象,但总体上可谓一种缓慢发展的朝阳产业。缘何出版业在日本陷入衰退,在美国却蒸蒸日上?瞄准"Y一代"美国图书业一直在稳步扩大购书群体。购书新主力来自素有"Y一代"之称的年轻人,他们是二战后婴儿潮一代的子女。出版市场调研公司鲍克公司发布的《2012年全美消费者  相似文献   

16.
风雨50年,奋斗半世纪,我国新闻出版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共和国一道,历经坎坷,不断发展,逐渐步入辉煌。50年大庆前夕,世纪之交的历史关口,回顾过去,感慨万千,放眼未来,激情满怀。中国新闻出版业由小变大,由弱致强,正在成为令世人瞩目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17.
现在许多新兴行业里的从业人员,包括一些高层管理人员的年龄都不超过35岁,这是一种生命力和发展底气的象征。出版业作为朝阳产业,如果出版社里的年轻人得不到重用或没有机会站在一个“朝阳喷薄而出”的前沿地带,那这个出版社可能快要走到尽头了。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电子出版业现状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出版作为一种新兴的出版方式正对我国传统出版业产生着冲击和影响,本文对我国电子出版业的现状,影响及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提出,要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对出版业来说绝大多数出版社正在由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制,这说明出版工作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谋求以改制求发展,以发展求和谐的科学发展之路。一、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出版业改革转制应革除发展中的不和谐之音目前的出版业改革转制对绝大多数出版社来说是由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化,也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的提出,出版业经历着由传统的事业单位到出版产业的蜕变,由于意识形态的特性,出版业是我国政府规制中规制程度较深、内容较广、手段较为严格的一个行业,文化与经济的博弈、市场与公益的平衡在出版业表现的最为明显.一方面,我们看到出版业随着转企改制,市场化步伐不断加大,政府更多地放权,逐步放松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所遗留下来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出版单位作为市场主体的独立性、自主性逐渐增强;另一方面出版业在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如低质重复、不当竞争、诚信缺失等新问题,缺乏行之有效的规制政策.以政府规制变革为保障,逐步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闻出版业政府规制,既是出版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中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