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学学术译著是我国法学类图书的主要类型,因其创新性与可借鉴性受到法学学者的广泛关注.近五年,我国学者引介至国内的法学学术翻译作品数量逐渐增多,突破了单纯的理论作品与教材类作品的引进,在内容上也各具特色.然而,因翻译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阅读质量.学术译著,不同于其他翻译作品,是读者进行学习与研究的基本参考资料,在翻译时,有其内在的规律与要求.作者认为,有必要就法学学术翻译的一般要求与标准进行阐明,以利学者、译者在借鉴、翻译当今世界前沿法学学术理论成果时,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国外档案学译著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译著的时空特征、被引情况、自身特点等进行的分析来管窥国外档案学对中国档案学研究的影响。从时间阶段来看,这些译著未能反映出第一次中外档案学交流高潮;从空间分布来看,这些译著以欧美国家的著作为主;从被引情况来看,大多数国外档案学译著的利用率较低,当代学术价值并不高;另外这些译著的出版、主题及翻译等自身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利用。文章最后对译著在中国档案学科建设及国外档案学理论引入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评析,并对今后档案学译著的出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肖超 《东南传播》2015,(12):141-143
商务印书馆是我国学术翻译出版的重镇,对其学术翻译出版业的研究非常必要。该文从出版数量、国别、学科及影响因素等层面,分析了商务印书馆在1949-1978年期间地理学译著出版概况,总结了这一时期地理学译著的出版特点。该文不仅丰富了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史研究,也为地理学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肖超 《现代出版》2015,(2):70-72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著数量并不多,译者较为分散,但是翻译质量较高,且这些译著多作为教科书使用,这成为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一大特色。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著的出版,不仅为民国时期地理学翻译出版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也推动了地理学学科以及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5.
刘姝宏 《出版参考》2015,(12):29-30
近年来,译著已成为国内图书出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译著的出版量几乎占到出版总量的1/3.根据《2013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2013年全国共引进出版物版权17613种,较上年增长2.4%.一方面是译著市场欣欣向荣,另一方面也呈现出译著质量良莠不齐、部分译著曲高和寡的情况.这些引进图书的出版,或者是翻译、编辑方面的问题,或者是选题判断、营销方面的问题,给译著图书市场带来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杨杞 《图书馆学刊》1994,16(1):21-22
采购台湾版译著时应注意的问题杨杞(西北政法学院)台湾每年出版的新书中约有2/3是译著(包括翻译和编译著作)。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祖国大陆的图书馆购置、人民的台湾版译著也在增加。但是,这些台湾版译著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带有关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在采购时加以注...  相似文献   

7.
学术出版应以促进我国学科发展为第一要务,紧密围绕和服务好"双一流"建设要求,并借助一流学科发展的契机,构建出版社自身的优势学科体系和强势学科品牌.在出版优势学科构建与促进发展的过程中,应利用好本版专著、翻译著作的双重资源,以本版专著为基石,以国外译著为重要补充,一方面通过本版专著的发展情况决定翻译著作的选择方向,另一方面通过译著的出版为本版专著提供更多资源和机遇.同时还可借助于出版社教材、科普类图书等其他图书品种的发展出版契机促进优势学科的多维度协同发展,彼此优势互补,借力发展,最终实现学术出版优势学科的构建与打造.  相似文献   

8.
学术翻译是学术的延伸,且与某一学科的命运息息相关.从一鳞半爪的西方传播学译文到系统介绍传播学知识的译著,再到气势恢宏的煌煌译丛,学术翻译与中国传播学之间的良好互动,呈现了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跨文化传播等学科版图的依次铺排,见证了批判学派、文化研究学派、媒介环境学派等对传统的经验学派这一主流范式的冲击,有效拓展了传播学的学术空间,也促发了新知识的中国化、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以美国城市史译著现状为例,结合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实际情况,分析学术译著的选题策划、翻译、编校等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学术译著的主要评价标准与注意事项:重视学术价值,尽可能寻找最好的底本;尽量选择可靠的译者;有称职的编辑;有必要的序文、前言、出版说明等辅助性文字;善于发挥丛书优势等.  相似文献   

10.
黄顺铭 《新闻界》2003,(3):9-11
最近几年,几家颇有影响的出版社翻译了几套国外质量上乘甚至堪称经典的新闻传播学著作。煌煌译著,为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审视国外新闻传播学术发展状况的窗口,对于繁荣我国新闻传播学术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换血意义。然而,学术引进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一些概念术语翻译混乱,有的错译甚至让人不明所以。比如在美国传播学家埃弗雷特·罗杰斯的名著《创新的扩散》的中译本中,①译者把核心概念“criticalmass”翻译成“临界大多数”,这显然错了。源于物理学术语“criticalmass”对应的中译表达不是“临界大多数”,而是“临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现象入手,浅析了学术译著出版的四大问题:选题草率、译者选择不严、编辑业务水准不高和责任心不强、市场恶性竞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今日学术译著出版界认真对待、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12.
学术翻译对学术发展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术翻译是沟通学术界的桥梁。然而当下中国的学术翻译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因利益诱惑,另一方面也有译者对学术翻译自身的态度问题。此外,学术翻译还存在理解层面的问题。即便如此,学术在今天还面临一个机遇期,即由互联网科技发展带来的全球学者社会化协作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家民营出版机构,后浪出版公司译介了一系列经典的人文社科译著,在学术界和出版界引起较大反响。为了解民营出版企业的学术译著出版实践,文章以后浪出版公司为例,在广泛采集书目信息的基础上,对2008—2017年后浪出版的131种人文社科译著进行阶段性统计,从出版时间、丛书收录、学科分布三个方面阐述了后浪人文社科译著的出版特征。引入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界定了"学术译著出版场域"及行动者的概念和范畴,分析了后浪人文社科译著出版场域内不同行动者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后浪人文社科译著出版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一、外国译著出版的现状这些年来,我国出版界推出的一大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外国译著,深受读者的欢迎,并对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外国译著出版上我们既有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外国译著的质量问题,它们既有翻译错误,又有编校错误。一些出版社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步入了急功近利和学术浮躁的泥坑,为了抢时间、赶速度、争利润,粗制滥造,抄袭剽窃,出版劣质外国译著或外语工具书。质量问题最大最多的是畅销书、热门书。如《杰克·韦尔奇自传》一书中差错竟高达千处。在通常情况下,译者应是翻译而不是编译,可…  相似文献   

15.
赵静  肖超 《东南传播》2018,(3):103-106
本文将书目计量学理论引入学术译著出版研究。以农业科学学科为例,在农业科学译著书目数据采集和学科分类的基础上,利用Excel软件对农业科学译著的书名、作者、作者国别、译者、出版者、出版时间进行数据统计。而后,对农业科学译著的学科特征、国别特征、出版时间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测候丛谈》作为国内首部完整阐述西方近代气象理论的科技译著,行文以大气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归纳及理论演绎的研究方法,通过译者有意识地再创造,译文更加接近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其系统的学术体系,对我国近代气象学科构建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深入研究《测候丛谈》的译介背景,对理清我国洋务运动期间科技翻译的译介思路与选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旦  丁未 《现代传播》2005,(2):23-30
本文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大陆传播学译著,大致可分为1984-1992和1997-2002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总量及其规模均不如后一阶段.从译著的内容看,前一阶段主要涉及的有大众传播、传播社会学以及人际传播,后一阶段则多侧重于传播与文化及其系列性教材,组织传播的著作也是在这一阶段被引入.就其翻译的立足点,两个阶段基本类似,即都试图从他们所了解的传播学科的整体图像选择及组织翻译,以此为建立中国自己的传播学科提供借鉴.可是以引进"学科"为宗旨,使得译著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经典的研究专著不多、视野受到一定的限制等.  相似文献   

18.
这套被誉为“大师经典”的英文译著是当今最完整也最具学术价值的欧美语言《金瓶梅》翻译版本。开始翻译之前,他已经研究这本书二十多年了  相似文献   

19.
继2014年“出版物质量专项年”之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又开展了2015年“出版物质量提升年”活动,可见国家对提升出版社的质量意识和出版物质量的重视程度.然而近年来科技图书翻译质量不高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笔者在长期的编辑工作实践中,接触了大量的引进版图书即译著的图书编辑加工工作.本文将重点介绍优秀译著的标准、医学译著质量不高的原因、如何提升医学译著翻译质量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马博 《兰台世界》2017,(18):112-114
杨宪益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翻译家,是我国翻译史上为数不多致力于典籍英译的翻译家之一,他一生译著等身,无愧为当代译界之泰斗。概述杨宪益的翻译贡献,并从翻译目的、翻译标准以及翻译策略等方面阐述其翻译观有利于提高我国译者素质,促进典籍外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