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大学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有助于推进现代法治社会建设。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以立法明确法治教育目标,设立专业指导机构,提供经费支持,为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提供制度保障,完善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主要途径,积极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注重实践养成,优化育人环境,加强育人载体建设,构建环境载体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内在精神和灵魂,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对当代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培养势在必行。高校的责任在于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而不是无知的法盲,所以,高校理应担当起培养大学生法治理念的重任。高校对当代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培养。主要应从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大学生的法律权威观念,强化大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念和培养大学生的程序理念等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的加大建设法治社会的力度,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提出民主法治建设问题,确立了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发展方针。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要全面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议,加强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育是必不可少的建设内容之一,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法治理念的情况下,加强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育就更加刻不容缓。本文对以思想政治教育"三步曲"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对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教育工作提出更多的参考建设。  相似文献   

4.
法治理念是对依法治国规律性的把握及如何认识依法治国.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从而上升为法治理念,最终建立法治信仰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只有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才能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某大学的调研,通过对该校大学生法治观念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法治观念上的问题,并提出了强化与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遭受不法侵害的形式多样,遭受不法侵害的风险增加。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大学生契约精神具有紧迫性。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有利于保障大学生权益,有利于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有利于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需要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法治教育的实效以及多部门的联动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观念是实现国家法治建设的基本前提。受传统法律文化和社会法治环境的影响以及高校法治教育局限性的制约,大学生法治观念总体上比较淡薄。本文探讨了加强高校法治教育、培育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和优化社会法治环境等对策,以期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石红 《陕西教育》2009,(1):124-125,106
大学生民主法治观念的养成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而民主和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支柱.大学生民主法治教育应立足中国民主法治现状,以提高大学生的民主法治观念为根本目标.以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为出发点,明确民主法治与社会主义、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实践的正确认识,培育民主精神、规则意识,确立法律至上观念.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法治观念对国家法治进程影响深刻,而综观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令人堪忧。新时代背景下,国家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抓好大学生法治意识便有了新的要义。本文透过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的现状,查找原因,分析大学生法治观念养成的路径,这也使得探究如何强化大学生法治意识建设有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谷骞 《文教资料》2015,(2):157-159
大学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思想政治素质的优劣、法治观念的强弱关系到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快慢、水平的高低,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作用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发挥"基础"课对大学生法治宣传教育作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并且阐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利用"基础"课对大学生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的三条路径,以希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浅谈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法治教育是指对高等院校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的法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法治观念、法治信仰以及法律实践能力的教育。大学生法治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普法教育,应该有一个比较高的目标定位,这就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包括法律认知能力的提高、积极法律情感的培养、现代法治理念的树立及适法行为、法律参与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在高校法治教育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并使之成为大学生法治信仰形成的重要途径,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注重知识教育与观念教育的结合,以完善独立人格为切入点开展教育,充分认识当前大学生法治观的基本特征,以及渐进地培育大学生的法治信仰,是我们应有的姿态。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应是"行道以利世"的实用人才,必须"德艺同厚"。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生力军,行之有效的培养大学生对法治的信仰,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成长为栋梁之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个高校都在强化法治素养教育,大学生法治观念有所提升,但仍存在法治意识淡薄、认知浅显、信仰匮乏等不足。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法治素养教育现状,探析教育路径,以期培养具备坚定法治信仰、扎实法治理论基础、缜密法治思维习惯、过硬法治实践能力、德法兼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法治人才。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全社会形成法治文化,要注重法治理念的传播,培育公民的法治思维方式。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接班人,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有利于树立大学生的法治信仰、促进高校法治文化的形成,使其成为未来法治国家建设的新兴力量。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思维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公平正义思维、合法性思维、权利义务思维以及程序性思维,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公众参与等途径促进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在法治意识、权利意识、集体观念等方面还存在问题,高校应从法治教育、校园文化、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法治理念教育。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师专学报》2020,(1):99-102
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法治保证,是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在依法治国方略落实的过程中,要以人为主体,加强全体人民的法治观念。大学生作为未来全面依法治国践行者和建设者,通过坚持学校、社会和个人"三位一体"方式来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使其真正领会法治要义,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对推动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青年一代中层次较高的群体,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笔者立足工作,借助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和谈心谈话等方法,同时注重比较研究,深入分析当前我校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现状及问题的原因,从而探索出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群体是国家未来发展建设的生力军,其法治观念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直接关系到法治社会建设的深度和走向。要准确把握大学生法治教育内涵,重新审视治教育现状,积极构建有效教育路径,切实增强大学生法治理念,使其真正成为具有现代法治精神的高素质公民。  相似文献   

20.
法治宣传教育是培养学生法治信仰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水平对我国未来法治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姚建龙、马岩编著的《大学生法治教育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版)一书,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实践成果、基础理论及政策建议进行了全面研究,对于如何以法治思维引领中国教育发展提供直接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