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汉英两种语言作为不同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各自在语言系统、生活方式、社会历史背景、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由于这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汉英词汇空缺现象的产生,研究汉英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了解文化差异对形成两种语言词汇空缺的重要影响,有助于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更好地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2.
汉英两种文化中的亲属称谓系统差异很大,亲属称谓词存在词汇空缺和语义空缺现象.《红楼梦》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亲属称谓词的大观园.英译本较著名的当属杨译、霍译及乔译.探讨亲属称谓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对翻译文化的特有词或空缺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汉英两种语言既具相似性又有差异,尤其体现在词汇上。从汉英词汇存在的并行与空缺现象入手,从葛译《红高粱家族》中分别选用的翻译方法及其在译入语中的接受情况,可为其他译者提供借鉴,有助于构建中国文学外译模式,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进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由文化个性造成的"词汇空缺"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两种语言里用来指称客观世界里根本就不存在的虚拟对象的词汇,如汉英两种语言里的"龙"和"dragon"。这类词汇在英汉互译中,翻译方法不同,效果自然不同,有时甚至会事与愿违。文章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常被人们误解的直译方法在解决"词汇空缺"现象方面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汉英词汇空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英语言在交流中会出现的词汇空缺主要有:指称意义不同或不存在形成的词汇空缺,语用意义不同或不存在形成的词汇空缺以及言内意义不存在形成的词汇空缺,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汉英词汇空缺形成的原因,阐释文化差异对形成两种语言词汇空缺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由于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英汉各自词汇所包涵的各种文化意义存在很大差异,进而人们在词汇的选择方面也就存在着同一性与差异。在文化的角度下,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英汉词汇的重合、多样性、空缺等方面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探究其异同和互译策略,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汉英词汇的理解,也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差异,源语和目的语分别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局限词。首先探讨文化局限词的一种词义差异模式,即词汇空缺、一语独有;其次,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三个方面探讨词汇空缺的成因;最后以《英汉大词典》和《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的词条为例来探讨双语词典中处理词汇空缺的10种策略。  相似文献   

8.
词语的象征与联想意义与各个国家的社会生活、逻辑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存在着密切关系,这种关系也存在于汉英两种语言中的花木词汇用语.汉、英两种语言中花木词汇用语在联想意义上有三种情况:语义对立,语义重合,语义空缺.词语联想与象征意义揭示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章试图从这三方面来探讨汉英语言中植物词汇的差异,从而反映出它们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汉英语中动植物词汇隐喻意义的对比分析。动植物作为自然界的存在,跨越地域,在不同的语言中往往很容易找到对等词。然而,由于地理、文化、思维、生活方式等等的差异,不同语言中同一种动植物词汇隐喻意义往往大相径庭,甚至有些动植物词汇存在很多的语义空缺。本文通过分析汉英语中动植物词隐喻意义的异同来探索两种语言中动植物词汇使用的异同,从而更准确的理解和使用另一种语言中的动植物词汇以做到更好的用另一种语言交流或者翻译。  相似文献   

10.
英汉两种语言均是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言。由于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词汇空缺的现象。在英汉翻译中,应从词义搭配、词义的褒贬和词义的轻与重等方面正确地选择词义。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差异现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拟通过对英汉词汇因文化内涵不同而形成的词汇的空缺现象、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现象、词汇文化信息差异现象以及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现象的分析,来探讨英语词汇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认识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从而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集宁师专学报》2016,(4):78-81
词汇空缺指的是很多词汇或表达方式在另一种特定的语言中无法找到与之对应词汇或表达方式的现象,它被视为语言差异的一种反应。本文剖析了以往研究的角度,如历史、地理、宗教、价值观等文化因素,同时重点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英汉语言中产生词汇空缺现象的根本原因,旨在为词汇空缺现象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些见解。文章主要从体验客体的缺失、心理空间和现实空间映射失败、突显的差异以及原型特征的差异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词汇空缺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较为稳定的民族特征之一,每一种语言都折射出各自民族的文化渊源、历史背景、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反映出它赖以生存的文化母体的民族性。语言的民族性体现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其中词汇是最重要、最敏感的载体。选取汉英两种语言,重点从词汇内涵、构词方法和词汇来源三个方面比较汉英民族差异在各自语言词汇层面的反映,即汉英民族差异的词汇印迹。  相似文献   

14.
一、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一)文化空缺现象空缺现象是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由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发现的,他在对比两种语言的语法模式中提出了random holes in patterns(偶然的缺口)的概念。前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在对比不同语言词汇时,采用了"无等值词汇"的术  相似文献   

15.
英汉语词汇空缺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不同语言之间产生的不对应性。对空缺词汇的翻译,便是对两种不同文化的加工与融合。通过大量举例说明处理词汇空缺的方法途径,对词汇空缺现象的翻译方法做出总结概括,是基于大量语料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中几类关系不同的词汇的分析来探讨汉英词汇的文化意象差异以及翻译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汉英两种不同语言中表花木词汇的分析,探讨花木词汇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信息,反映汉英民族在思维特点,审美观念,文化传统,自然环境,和对植物科研的重视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的反映,是人类表达主观思维的工具。语言由词汇构成.不同语言中的词汇存在偶合、并行、空缺和冲突四大基本特征。本文拟从对比分析的角度,探讨汉英两种语言的这四种特征。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受到社会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此差异必然反映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语言差异,因为语言属于众多文化现象之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本文将以学生作文为例,通过汉英两种语言在时态、句子结构、词汇、语序等方面出发来浅析文化差异对中英文文体特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黎春华 《双语学习》2007,(9M):163-16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因此在英汉词汇翻译中不可忽视由于两种语言文化内涵的不同而导致的词汇空缺、对应词汇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异以及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不等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