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重新拷问媒体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传媒界的关注,无论在报纸、广播电视还是在网络媒体中,娱乐新闻的比例加大,严肃的新闻被娱乐的手法软化成“娱乐信息”,新闻事件的戏剧性悬念和煽情性刺激得以强化,新闻越来越故事化、文学化。这些现象带来了媒体产业的表面繁荣,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众传媒的责任被忽视,严肃的新闻原则遭到了商业逻辑的践踏,公众利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顺应了时代与市场的需求,促进了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既追求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又强调资讯的实用性、服务性,满足了受众多样化的需求。但是,电视新闻节目过度娱乐化,则削弱了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影响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极易让观众对新闻品质和媒体公信度产生质疑,从而造成正确舆论引导作用的缺失。因此,我们提出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理解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坚决杜绝过度娱乐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媒体的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各种娱乐化的信息冲击着受众的眼球。媒体向受众提供娱乐本无可厚非,但是,今日的传媒在市场规律和商品利益的左右下,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收视率和发行量,娱乐之手伸向了以向受众提供信息为主要功能的新闻。这种现象对社会,尤其是对公众利益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娱乐新闻的庸俗化与受众的审美疲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记者摇篮》2005,(12):53-54
时下,娱乐新闻占据了媒体众多的版面和空间.不仅是娱乐休闲类的报刊。就连一些一向以严肃面孔示人的党报也开辟了娱乐专版.娱乐新闻已与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一道成为这个时代公众资讯的组成部分。但是,与娱乐新闻在媒体上大肆攻城掠地的发展势头相比,受众对它的热情却在逐年降温。究其原因.一方面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则要归咎于娱乐新闻的庸俗化,由于娱乐新闻的庸俗化导致受众的“审美疲劳”,而与娱乐新闻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5.
"新闻娱乐化"现象已成为一种大趋势。在当前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要把握好"度"的问题,积极引导,为新闻的娱乐化现象觅得一条正确发展方向,推动我国新闻传媒行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玲 《新闻窗》2014,(3):24-25
当前,我国报纸“新闻娱乐化”发展的态势越来越迅速,各类报纸的新闻娱乐化逐渐成为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报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新闻娱乐化。针对我国报纸娱乐化的问题,众说纷纭,毁誉各半。一些人认为报纸新闻的娱乐化是低俗化的表现,娱乐代替了文化,不利于报纸发挥其社会媒体的作用,是对文化的一种损害;  相似文献   

7.
在媒体越来越市场化的今天,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新闻的娱乐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就连一些严肃新闻,也有媒体从新闻娱乐化的角度来报道。电视作为新闻传播的媒介之一.新闻娱乐化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如何正确认清电视新闻娱乐化与信息真实之间的关系.关系到电视新闻的健康发展和受众影响。  相似文献   

8.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正在成为世界传媒大国。但是,有些媒体在不断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文化和娱乐需求的同时,也出现了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个别媒体在其应尽社会责任的基本构成方面认识模糊,在大众传播中浮现出泛娱乐化倾向,忽略了自我约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忽略了媒体产品的社会效益,甚至陷入低俗与庸俗的怪圈。  相似文献   

9.
目前电视综艺新闻娱乐化现象已经成为目前我国传媒界的主要现象之一,现在社会人们对于电视综艺新闻的需求一般都是寻找娱乐新闻,以满足日常的娱乐需求,作为一个拥有十分广大的受众平台的新闻综艺节目,如何在新的世纪里寻找到更好的发展道路,从本身性质上完成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是目前我们需要研究的基本课题。而电视综艺新闻报道的娱乐化是一种新时代的潮流现象,尽管有很多人认为新闻的娱乐化必将导致整个媒体媒介的庸俗化,也不能忽视与新闻娱乐化给争取受众和市场带来的作用,我们否定其能够带来的好处,同时也不能忽略它在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其他危害,因此如何用一个正确的、全方位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是电视综艺新闻想要发展而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利弊分析,通过多方面论证,以寻求正确的电视新闻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从报纸到电视、从广播到网络,新闻娱乐化现象日趋严重,"娱乐"成为新时代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各大媒体从报道对象的选择到报道内容的侧重,无一不体现出新闻报道的娱乐化倾向。当今社会,如何正确选择报道对象,从而发挥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是值得我们探求的重要问题。媒体报道对象选择上存在的问题媒体跟风现象严重。作为社会舆论引导的主流媒体,传  相似文献   

11.
朱凤玖 《声屏世界》2014,(10):59-61
<正>当前,娱乐话题和娱乐新闻似乎已经成为我国媒体和受众最为热衷和关心的主题之一,媒体之间也因此展开了惨烈的"眼球"争夺战。各类报纸的娱乐新闻版,各家广播、电视的娱乐栏目充斥着各类选秀、暴力和绯闻,花样翻新,沸沸扬扬。一些人也普遍抱有娱乐化的心态,导致很多事件"被娱乐化"。对于媒体的泛娱乐化现象,我们不禁深思对于娱乐话题和娱乐新闻,媒体是否值得"追踪"和"深挖"?媒体应该秉持怎样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应该如何重塑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电视新闻娱乐化是人们在空闲的时候打发时间和放松心情的一项娱乐活动,电视新闻从以前呆板的讲述方式改变成为将娱乐的一些元素加入到它的里面,经过解构重组之后转化为现在的电视新闻娱乐化.视新闻娱乐化的发展不仅对公众面对一些发生的事件的了解,同时这也会对视新闻娱乐的价值有一定的冲击性 近几年,媒体的发展比较迅速,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也就会越来越突出,甚至是一些比较严肃一点儿的新闻,很多的媒体也都是从电视新闻娱乐的角度来报道的.电视是新闻传播媒介之中的一种,电视比较普遍的用在各家各户,所以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怎么认识和如何对待电视新闻娱乐化这方面的问题,可以直接关系到电视新闻和新闻传播以后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蔡宣鹏 《东南传播》2016,(6):141-143
在新闻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娱乐新闻已经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一些媒体新闻报道呈现出娱乐化的走向,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给公众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如果不加以系统的规范,可能会成为污染社会风气、削弱传媒的社会毒瘤。文章试图从娱乐新闻的发展、对各方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希望受众理性看待娱乐新闻,促进娱乐新闻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   总被引:79,自引:0,他引:79  
随着新闻媒介商业化运作的力度加大 ,新闻娱乐化趋势日益突出。新闻娱乐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产生的现象 ,但不可能成为媒介主流 ,硬性决策参考信息仍将是社会信息需求的绝对主本。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既不可能取消大众化通俗媒体 ,也不可能一味走娱乐化之路 ,而应施行主流媒体和通俗媒体分流、分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广播长远发展的根基,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的媒体是难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的。近年来,虚假新闻、新闻娱乐化、娱乐低俗化现象频出,使媒体文化品位大打折扣,其危害应引起重视。一个具有社会责任的大众媒体要树立政治意识,建设高素质的新闻队伍和科学管理机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大众心声的代言者、社会良知的守护者、社会进步的推进者、精神操守的塑造者、传统美德的传播者和人文关怀的热心者。  相似文献   

16.
现如今,有关娱乐新闻恶炒事件接连不断,一些经过所谓"新闻策划"的假新闻也是层出不穷,凡此种种,不禁让人对部分媒体的责任错位现象感到担忧,在这个浮华、焦躁的泛娱乐化时代,媒体究竟应该关注什么?报道什么?如何报道?再一次成为业内人士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传媒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浅析媒体责任错位现象及其产生根源。  相似文献   

17.
陈岑 《新闻传播》2010,(5):118-118
几年前新闻的播报方式逐渐转变为说新闻之后,其轻松、自然的风格得到了观众广泛的认可.它开启了新闻娱乐化的先河.促进了电视新闻的发展.满足了受众的多样化需求。但是.电视新闻的泛娱乐化削弱了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降低了观众的思维和行为能力.影响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本文将对我国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大众传播全面繁荣,中国传媒业的传播理念、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催生了泛娱乐化的热潮.当低俗、失真全面渗透到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娱乐新闻逐渐在社会转型中迷失,尤其在对公众人物的报道中呈现出盲目炒作、断章取义的伦理弊病.本文从极具典型意义的"宝马离婚案"入手,浅析当前媒体娱乐新闻报道中公众兴趣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价值博弈,批判其中蕴含的伦理失范现象,并呼吁娱乐新闻的媒体责任,以期为当代娱乐新闻的伦理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新闻娱乐化成为一股席卷世界媒体的潮流。同时伴随着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受到强烈的市场竞争的冲击,我国的媒体新闻娱乐化现象也开始出现。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新闻娱乐化现象的成因、表现形式和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传媒界的新闻娱乐化现象日益突出.已成为当今大众传播活动中不容忽视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当代中国新闻娱乐化的利弊.并给出了解决新闻过度娱乐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