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归思想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一、层次性 运用化归思想,我们能够调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数学方面的问题,这就是化归思想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2.
在不等式解题教学研究的文章中,一些作者喜欢把一些通用的方法技巧化,简单的过程曲折化.一般的结论特殊化.读者(尤其是中学生)看了这类“化简驭繁、化难为易”的不等式的“巧思”、“妙解”之后,觉得不等式实在是神出鬼没.太难了.  相似文献   

3.
当前应试作文的总体特征是:构思模式化、内容空洞化、情感虚假化、语言奢靡化、文风浮华化。虽然这一文风已经引起一些有识之士的警觉,痛斥之余.并从更深层次上探讨原因.寻求”突围”之策,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首先在于教学权威理论缺失.使作文陷入极度混乱和高度自由状态;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立体几何时,要注意运用数学意识,灵活解答与之相关的问题.这样可以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5.
当今,西方现代化工业明的迅速扩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造成强势化对弱势化的侵蚀.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本土化传统发生急剧消亡和改变。转型期的中国同样面临着这一严重问题.本土化的失重、非物质化遗产的不断消亡。人类在付出代价后.已经把非物质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到新的历史日程上.国家已经启动中国民间化遗产抢救工程,大学该做什么?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方式,是人类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方式.作为大学教育这一智能、知识、信息基地.首先应对代表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本土化意义和价值有着确切的认识.加强本土化基因的认知自觉.承担起历史所赋予的责任,充分发挥大学保护、传承本土化和非物质化遗产的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化归思想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思想方法,通过转化,化复杂为简单、化陌生为熟悉,因此是高考重点考查的思想方法之一.通过研究近3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试题,几乎每题都渗透了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7.
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化又具有不同的特征。化既有一定的模式,又最有绝对固定不变的模式。我们所谓的化模式,不是指的化的历史类型,或作为现客形态的化的具体表现形式.而是指的民族化基本特征的归类,从及各种化因素在整个化体系中的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化素质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本论述了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化素质的途径:1.建立好的课程体系,实现理渗透;2.通过第二课堂和校园化环境来达到化素质养成的目的;3.提高教师的化素养是开展化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一种将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将抽象问题转化成直观问题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基础的思维策略.教师将化归与转化思想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数学学习视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文章深入分析了化归与转化思想的内涵,同时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际案例对化归与转化思想的应用展开研究,指出教师可以在预习、教学、练习、复习过程中应用化归与转化思想,并建议教师可以应用化归与转化思想设计问题、布置任务,希望为进一步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持续提升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收敛思维又称求同思维.特点是使思维始终集中于同一方向,使思维条理化、简明化、逻辑化、规律化.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如同“一个钱币的两面”,是对立的统一,具有互补性,不可偏废.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既重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又重视收敛思维的培养。才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阐述了物理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并从科学规范化、形象生动化、启发诱导化、风趣幽默化、精练简明化、语气节奏化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潘新和 《福建教育》2005,(12A):18-19
写作.不是生活的再现.而是生活的生命化与心灵化。生命化、心灵化的生活是一刻也离不开想像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需要生活,更需要想像。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课堂教学实践,阐述了物理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并从科学规范化、形象生动化、启发诱导化、风趣幽默化、精练简明化、语气节奏化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6三角 6.1 三角函数的定义,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凹凸性与对称性(略). 6.2 和、差、倍、半角公式,和差化积公式,积化和差公式,万能置换公式(略). 6.3 常见的三角形中的恒等式和不等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中的数学教育的功利化使数学教育的作用被扭曲地发挥,造成数学教育的异化.数学教育的功利化倾向通常表现为权威化、教条化、狭隘化、刻板化等,对数学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学生的发展造成比较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本族化又不同于目标语化的第三类化。应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的第三类化:1.利用学生的本族化的认知图式,帮助学生理解化共性和化差异;2.以学生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建构个性的第三类化;3.组织学生在跨化情景中进行合作学习,建构得体的第三类化,从而使他们能够进行成功的跨化交际。  相似文献   

17.
许彩琴 《广东教育》2005,(12):16-17
化归思想是中学数学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数学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化归:数形结合思想体现了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函数方程思想体现了函数、方程与不等式间的相互转化,分类讨论思想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相互转化.化归思想也是高考的重要考查对象,数学中的各种变换都离不开化归,化归是数学思想方法的灵魂.那么,如何在解题中应用化归思想?本文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高连华 《学周刊C版》2011,(8):166-167
常看到一些青年教师,由于经验不足,他们在教育实践中显得急躁化、简单化、程式化,所采取的教育手段往往单一、肤浅.结果治表难治本,甚至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的教育实效。本文以提高教育的实效为目的.以分析教育的技术性手段为主要内容.以阐述教育手段的优化途径为突破口.鞭辟入里地进行点拨.从而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19.
桃花文化与中国女性、中国文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桃花.作为一种自然物,本来不具有。化”的涵义。但是.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中国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被渗透、融汇了审美主体的心理因素,并且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信息载体.世世代代承袭相传,于是,如同中国的“梅化”,“菊化”一样,“桃花”也成为我们民旗集体记忆和心理深层的积淀物,形成了中国的“桃花化”。中国的桃花化,又是中国女性、中国支人的化。  相似文献   

20.
化归指的是转化和归纳,也就是说把陌生的、复杂的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后用适当的方法转化为较熟悉的、简单的问题去解,进而归纳解决先前待解决的复杂问题.化归要从三个方面去考虑:一、化归对象,就是要把什么进行化归;二、化归目标,就是要化归成什么,到何处;三、化归的方法,就是实现这个目标采用什么具体手段.它的一般模式可直观表示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