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认为,县市报不仅在“版面上”要大力宣传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信息服务,而且要在“版面外”更多地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我们每年都要为宜兴市政府、乡镇举办多次新闻发布会、经济恳谈会。1990年,我们与上海、北京、厦门、深圳、南京等新闻界联系,组织了第二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新闻发布会,为市政府、官村镇、宜兴陶瓷公司、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在上海、北京、厦门、深圳组织了7次新闻发布会。利用他们的阵地刊登了一大批稿件,另外我们还为香港文汇报组织了宜兴专版宣传,为广交会组织了整整4个版的宜兴产品宣传,还出版了宜兴画册。同时,我们还发挥县市报与大报关系亲的优势,请他们为发展宜兴外向型经济鼓与呼。1988年2月,解放日报首先以《宜兴创汇能力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毫无置疑经济宣传是报纸宣传的重点。如何把新时期的经济宣传搞得有声有色,使其“同中央精神贴得更近些,同实际工作贴得更近些,同群众脉搏贴得更近些”,这是新闻媒介的一大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新闻界的同行们孜孜以求,开辟新路。在此,我们邯郸日报经济生活周刊对“寻求领导群众都满意”的最佳点也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启东位于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内与上海仅一江之隔,外与日本、朝鲜等国隔海相望,是长江沿岸开发开放的“龙头”和前哨。启东又有江苏经济发展最大的后劲项目——吕四港开发。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自办节目中搞好外向型经济的宣传,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拓宽报道范围。过去,我们在外向型经济的宣传上放不开手脚,即使作过一些报道,也仅限于开业、破土动工、新项目签约等动态式、总结式的报道。这种零打碎敲,很难形成外向型经济的宣传声势。为了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在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的精神鼓舞下,我们无锡县的经济进入了又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外向型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为了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推动外向型经济健康发展,我们在抓一般性的、分散性的外向型经济报道同时,把发展中外合资企业作为宣传报道的一个重点来抓,促进了外向型经济宣传的深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合资企业在我们县的一些乡镇从无到有迅速发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巡视南方时的重要谈话发表后,一个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浪潮正在苏州涌现。如何以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为指针,进一步增强外向型经济宣传的力度和深度,把外向型经济宣传搞得更加有声有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回顾近年来《苏州日报》关于外向型经济的宣传报道实践,我们概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一、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以往,外向型经济宣传大多局限于一个  相似文献   

6.
试论科技与新闻的挚友、桥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89年第一次评全国科技新闻奖时,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说:“新闻界是科技工作者的挚友,是科学技术通向人民群众的桥梁。”这个观点非常形象、准确,阐明了科技与新闻、科技界与新闻界的亲密关系。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来自自身的传播、研究和应用。如果...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关于新闻与宣传的讨论,曾经热闹了一阵子,现在虽然还没有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但对新闻具有宣传功能这一点,是很少有人持异议的了。看来,这里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已不是新闻应不应宣传,而是如何才能宣传得好。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新闻界花的力气似乎不多,新闻宣传效果欠佳的根源恐怕也就在这里。新闻应该宣传,但又要不露出宣传的痕迹,力求符合新闻工作的规律,于是有人提出克服“宣传腔”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好。说我们的新闻中有“宣传腔”,国外读者反映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新闻界把典型宣传奉为金科玉律。不能否认,抓典型对于增强新闻报道的指导性具有不容低估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对如何抓典型这个重大问题,却研究甚少。时至今日,新闻界抓典型的作法基本上没有摆脱“文革”期间的老路数:要求典型是“高大全”式的,宣传方法则是连篇累牍,大轰大嗡。这样做,弊端显而易见。在新闻界改革中,讨论一下典型宣传问题,我看大有必要。我们平日提到典型,总是把它想象得形象高大,十全十美,如果不符合这个条件,便觉得“不够典型”。而一旦找到并树立了这样的典型,便要不遗余力地把文章作够,消息、通讯、评论一齐  相似文献   

9.
自从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后,在我们的报刊特别是一些地市县小报中,不断出现某某县、某某乡“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到目前为止,已有多少多少个……”的报道,真是令人眼花缭乱。外行人看了这些报道,懵懵懂懂,似是而非,甚至以讹传讹;内行人看了哈哈一笑,说我们报纸是“胡登”,严重影响了报纸的声誉。究其原因,并非我们的记者和通讯员写了失实的假报道,而是对“外向型经济”一词没有真正地理解所致。这些同志错把有出口创汇的企业当成“外向型经济”的企业,故某某县、某某乡有多少出口创汇的企业,就想当然地把某某县、某某乡说成有多少个“外向型经济”的企业,甚至有的县、乡领导在向记者和通讯员介绍情况时也是如此说,难怪我们一些年轻记者和通讯员如此写。那么,究竟什么是外向型经济?据笔者所知,  相似文献   

10.
有些通讯员同志一谈起科技新闻,脑子里就联想到发明创造,想到深宅大院的专家教授,想到专业术语……于是,便对科技报道望而却步了。传统的科技新闻确实存在着报道面过窄,过专的问题,使一些同志产生误解,把科技新闻看得很神秘,很“高贵”。其实,一部科技史原本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科技正在渗入、进入、长入经济,科技与社会生活,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联系得更加紧密。倘若我们放开眼界,从这个根本观点出发去观察和思考问题,科技报道就有了广阔的天地。以当前来说,我们要突出宣传邓小平同志提出的  相似文献   

11.
最近,新闻界在热烈讨论“改革的宣传与宣传的改革”。这个题目好,好在实在、鲜明、突出。它既概括了当前新闻报道的重点、新闻改革的重点,也反映了新闻界思想逐步明确,行动正在趋向一致,有股为改革献策献力的决心和锐气。题目有了,答案可能不同,看法也会有差异,这是正常的、必然的。问题在于坚持下去,深入探讨。为了提供些探索这个问题的思路,这里先摘引一点材料,介绍些社会上各个层次的同志对改革宣传的意见,以便探讨得更切合实际,面向群众。不久前,到重庆参加会议的一些学者、市长、企业家向新闻出版界呼吁:尽快改变改革宣传中的简单化的倾向。他们说,经济活动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并不象农村第一步改革所说的“一包就灵”。城市经济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信息     
吕传赞说:新闻界要注意提高宣传质量河北省委副书记吕传赞在3月16日的全省记者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新闻界要注意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认真研究如何不断提高新闻宣传的水平和效果,把报纸、广播、电视办得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使读者、听众、观众更加爱读、爱听、爱看。他认为,提高新闻宣传质量,首先要突出新闻宣传的重点。当前,应该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认真抓好新闻宣传报道。他希望各新闻单位要鼓励大家学习经济、了解经济;并可以选取不同类型的企业,组织记者深入下去调查研究、解剖麻雀,针对经济工  相似文献   

13.
新闻素养的未来还需要书写 特德·伽普(Ted Gup).爱默生学院新闻系主任 马克·吐温曾说过"人人都在谈论天气,但是没有人对它做任何事."这个观察有时候反映了学界对当今新闻界的观点,似乎它是超越人类控制的力量.当今时代有太多的机构把自己仅看做讨论天气的人,也就是说试图预测未来是什么,如何让学生为它做准备,这是一种听天由命的心态.  相似文献   

14.
“周末版(星期刊)现象”已经成为新闻界的“热点”,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据悉,全国1800家左右报纸中的一半以上,办有各种形式的“周末版(星期刊)”。如何根据报纸自身的办报方针和宗旨,在不违背报纸自身性质和任务的前提下,办好独具特色的“周末版”,赢得广大读者的肯定与欢迎,无疑是新闻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课题。对此,我们新闻报已经进行了两年半的探索与实践。新闻报是上海出版,国内外发行,以宣传发展外向型经济为重点,以各类要素市场和经济特区、开发区报  相似文献   

15.
1988年初,苏州日报《开放之窗》专页在苏州市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应运而生,至今已刊出57期。通过三年多时间的实践,《开放之窗》专页已成为《苏州日报》宣传外向型经济的“窗口”。在这个专页的采编过程中,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专页应以服务为主,提供信息、咨询、经验等方面的服务。《开放之窗》,就是为对外开放,为外向型经济服务。苏州改革开放10年来,外向型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外贸、外资、外经“三  相似文献   

16.
启东市委、市政府于去年初明确提出,要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和突破口。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电视台来说,外向型经济的宣传,也就毋庸置疑地具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在自办节目中扎扎实实地搞好外向型经济的宣传,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得到了市委市府和广大观众的好评。回顾一年多来的实践,我台之所以  相似文献   

17.
自从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后,在我们的报刊特别是一些地市县小报中,不断出现某某县、某某乡“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到目前为止,已有多少多少个……”的报道,真是令人眼花缭乱。外行人看了这些报道,懵懵懂懂,似是而非,甚至以讹传讹;内行人看了哈哈一笑,说我们报纸是“胡登”,严重影响了报纸的声誉。究其原因,并非我们的记者和通讯员写了失实的假报道,而是对“外向型经济”一词没有真正地理解所致。这些同志错把有出口创汇的企业当成  相似文献   

18.
本刊新开辟的专栏——《杜会各界谈新闻》,这期同广大读者见面了。 开辟《社会各界谈新闻》这个新栏日,是想进一步加强新闻界与社会各界之间的联系,架起相互沟通的钮带和桥梁。通过这个栏目,使新闻界了解杜会各界对宣传报道的建议、要求,从而把报纸杂志办得更有指导性、可读性,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广大读者服务。通过《社会各界谈新闻》栏目,使社会各界人士了解新闻界以及担负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崇高使命,从而理解、关心、支持新闻媒介的工作。 我们热情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积极赐搞,献计献策,协助我们把这个新栏目办成“拳头产品”,使其更有魅力!  相似文献   

19.
宣传     
西方某些友好人士在评论我们的新闻报道时,常常有“宣传味太重”或“宣传色彩太浓”这类提法.在我们看来,报纸、广播本就是宣传工具,假如说有“宣传味”的话,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什么要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呢? 西方资产阶级新闻界之忌讳“宣传”两字,从根本来说,固然在于他们因阶级利害关系而力图掩盖传播媒介所起的宣传作用;还有一个方面则在于他们对于“宣传”两字在传统上持有与我们不尽相同的理解.对于前一方面,我国新闻界早已经常论及,至于后一方面,则还未曾作过深入探讨.其实,在两种文化中同一个名词具有不尽相同的内涵是一种常见的,也是很自然的现象.最近,有机会读到美国奥斯汀大学付教授维纳·塞弗林与J·W·坦卡特所著《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一书,发现其《宣传》一章对西方新闻界的宣传观念作了比较清晰的解释,特摘译出来,以供参考、评析. 这里需要稍加说明的是,文中作者曾把宣传与劝服加以比较,根据本书作者在其他章节里的论述,劝服的内涵是:“试图影响他人接受我们的观点,或采取某种行动”.  相似文献   

20.
新华日报把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宣传作为整个经济宣传的“牛鼻子”来抓,从典型到全局,从新闻到言论,从文字到版面,全方位体现开放意识,把经济宣传推向一个新的境界。这里刊登的是新华日报编委会上半年工作总结的第一部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