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防灾减灾工作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及科研实力等有限,因此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无法有效地覆盖全国,国家主要将大城市的防灾减灾工作视为重重之重,而我国中小城市的防灾减灾往往受到忽视.该文提出了我国中小城市防灾减灾的主要特点,对其逐个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我国中小城市的防灾减灾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此作为防灾减灾工作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揭示城市灾害的风险谱,探讨了合乎我国国情的城市灾害学原理及综合减灾战略规划,进而提出了政府应尽快组织编制中国城市综合减灾科技蓝皮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立“中国安全减灾及应急体系”势在必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简介了国际民事安全减灾及应急体系近年概况,阐述了我国从国家层面到各省市社会安全减灾及应急工作现状,指出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1)设立国家高层专门机构,管理并制定战略、方针及政策;(2)整合各部委、各省市本领域的人力和资源;(3)集中科技力量,建设现代中国安全减灾及应急体系.  相似文献   

4.
文炎  襄祥 《科协论坛》2014,(10):34-36
<正>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而目前大部分民众防灾减灾意识薄弱,面对灾难,束手无策。要增强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育,而防灾减灾教育必须要从中小学开始。本文基于对湖北省某县级市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现状的调查,对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了一些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5.
王凌 《情报探索》2010,(3):28-30
提出图书馆应围绕避灾、减灾及抗灾工作开展职能创新,对我国避灾、减灾及抗灾所涉及的经济、社会、法律及文化等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灾后重建等进行研究,在利用虚拟社区进行危机通信、促进灾区社会和谐、为政府部门高起点规划灾后重建提供决策支持、推介避灾减灾技术成果、引导农民发展避灾减灾农业及加强灾害科学教育等方面另辟蹊径,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6.
日本防震抗震减灾新思路和新技术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防震抗震减灾技术发展的先行者。我国一些省区也是地震频发的地区,故日本在防震抗震减灾方面的经验对我国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本文对日本这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述评,并建议我国在防震抗震减灾首先要有思路上的创新,防患于未然是最为有效的防震抗震减灾途径,要在防震抗震减灾中积极使用新兴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矿山环境现状、我国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及我国防灾减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灾前预防机制、灾后应急救助机制、组织协调机制、宣传教育培训机制、技术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等六个方面提出我国矿山环境下防灾减灾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遥感技术在我国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阐述了遥感技术在我国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中的作用,并用监测结果分析了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防洪减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洪减灾建议和今后应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徐声波 《今日科苑》2009,(12):38-38
防洪减灾社会化体系建设是保证社会经济有序发展的需要。所谓防洪减灾社会化体系,应既要有效地担当起向洪水作斗争的任务,也要能够面对灾害的社会属性,担负起统一地有权威地组织全社会共同防洪减灾的任务。我国传统治水方法存在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本文简要地论述了我国社会化防洪减灾体系的建立,并说明了利用现代最新技术,提高全社会的防洪减灾潜力,使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小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国家经济、文化、政治、科技信息的中心,同时也是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的巨大承灾体,一旦遭受灾害影响其损失也是巨大的。在全球化的时代,减灾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项管理技能。本文首先从灾害和城市灾害的概念入手,研究了城市灾害的特征和发生原因,分析了城市灾害的发展趋势及其严重危害,然后对当前我国城市减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进而为改善我国城市减灾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