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将球形导体置于匀强电场中,在球形导体表面将感应出电荷,这些电荷产生的电场使导体外周围空间的电势和场强重新分布,现将在对其进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进而导出球形导体表面上感应电荷的分布规律及电荷量.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观察者静止的孤立带电导体上的电荷只能分布在导体的表面,且导体中各处的场强为零。当导体转动时,由于电荷的运动产生磁场,磁场和运动电荷发生相互作用,引起电行在导体中重新分布,导体中会出现空间电荷,且导体中电场强度不再为零。孤立的带电导体绕某一固定轴匀速转动时,运动电荷产生的电磁场满足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为方程组中的P为导体中的电荷体密度,V为电子运动的速度。在非相对论情况下,导体中的运动电子满足的运动方程为e(E+VXB)=mwXV(5)式中一e和m分别为电子的电量和质量.考察一半径为R的无限长带电导体,设…  相似文献   

3.
将球形导体置于匀强电场中,在球形导体表面将感应出电荷,这些电荷产生的电场使导体外周围空间的电势和场强重新分布,现将在对其进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进而导出球形导体表面上感应电荷的分布规律及电荷量.  相似文献   

4.
“导体内无净电荷”演示实验甘肃张掖市一中张兴虎1.实验改线目的“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厂的导体,净电荷只能分布在导体的表面,导体内部无净中荷.”导体内部无净电荷一直是学生难以接受的.本实验通过对验电器的改装,将“导体内部无净电荷”直接用实验显示在学生面前,...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具有轴对称的导体在平行于轴的均匀磁场中绕轴转动时,导体内电荷呈均均分布,导体表面上出现电荷,并具体解出了导体球上的电荷分布.  相似文献   

6.
章有全 《中学理科》2002,(10):16-20,47
1.I=Q/t中Q的物理意义:公式中的Q表示电荷量,但它不是导体本身所带的电荷量,也不是导体得到或失去的电荷量.它所表示的是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  相似文献   

7.
<正>一、安培力做功的实质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实际上是导体内各定向运动电荷所受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因此安培力对运动导体做的功也就与洛伦兹力对电荷的作用有关。安培力对导体做功(正功或负功)的过程,也就是导体内定向移动的自由电荷受到的洛伦兹力参与能量转化的过程,这时导体内的自由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一定与导体不垂直(但始终与电荷运动速度垂直),且安培力所做的功就等于导体内所有定向移动电荷受到的洛伦兹力在垂  相似文献   

8.
电象法是电动力学中用于求解在边界面(例如,接地导体或保持势不变的导体)前面有一个或几个点电荷问题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从边界面和电荷的几何位置能够判断:在所考虑的区域外适当位置放置一个或几个量值合适的电荷,就能够模拟所需要的边界条件。这些电荷称为象电荷,而这种用一个带有象电荷而又无界的扩大区域来代替有界区域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称为电象法。其实质是用“镜象电荷”来“替换”导体表面的感应电荷,并仍能保证导体表面和导体以外空间的边界条件不变,从而可用较简单的电荷分布求得场的分布。对于只有一个边界面的情况,电动力学中作出了详细介绍,当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边界面时,则产生无限多个象电荷,用这些系列象电荷代替导体表面的感应电荷的方法,称为系列电象法,这种情况一般  相似文献   

9.
张军 《考试周刊》2008,(50):184-185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所受的洛仑兹力F=BqV式中速度v具体含义是什么?一般书上只是说,v是电荷q在磁场中的运动速度。实际上存在三种理解:1.电荷相对于磁场的速度;2.载流导体中电荷相对于导体的速度;3.电荷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  相似文献   

10.
在高二物理电场这章的教学中,常碰到这样的两个问题:一个不带电的导体B附近放一正电荷A,结果在导体B的两端将出现正负等量的感应电荷,近端为负电荷,远端为正电荷(如图1(a)所示)。如果在导体B附近放一负电荷A,则在导体B的两端也将出现正负等量的感应电荷,近端为正电荷,远端为负电荷(如图2(a)所示)。当把导体接地后,两种情形下导体远端的感应电荷都将消失。对于这两个问题,大部分参考书上是这样解释的:前一个情形下,这是由于从大地来的负电荷与导体A远端的正电荷中和的结果(如图1(b)所示);后一种情形下,这是由于导体A远端的负感应电荷沿接…  相似文献   

11.
引言 有时我们把物体或物体局部存在不能被抵消的正电荷或负电荷称为净电荷。给一个电容器加上电压,在电容器的极板上就存在净电荷;将电介质置于电场中,介质表面(甚至内部)就出现净电荷(束缚电荷);静电感应使得导体表面产生净电荷。这些都是人们熟知的事实。但给一导体通以电流,导体内何处出现净电荷,出现净电荷的条件是什么,净电荷的数值,正负与什么有关等问题,在电磁学教科书中没有专门介绍,一般参考文献中也没有讨论。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上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当中性导体靠近一带电体时,必须发生静电感应现象。若将原中性导体接地,则该导体必然带有与施感电荷异号的电荷,而与导体接地位置无关。如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物理第三册第六章“电场”第三节“电场中的导体”中,法拉第圆筒实验是“导体的静电平衡”这一节教材要求的一个重要而又关键的演示实验。它是验证静电平衡中一条重要的规律: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带电导体(孤立带电体),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导体球外存在点电荷时空间的电势分布、导体球表面的电荷密度、点电荷与导体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结果给出即使导体球与点电荷带同种电荷也可以相互吸引。  相似文献   

15.
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无多余电荷(净电荷),电倚只分布在导体表面.对于感应电荷在导体表面的分布情况,学生多用直觉判断,容易出现错误.下面通过两例说明此类问题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由导体球外周围空间的电势分布,确定其场强分布。再由场强与导体球表面电荷的关系进而确定导体球表面上感应电荷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7.
当导体在施感电荷作用下发生静电感应而达到平衡状态时,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导体表面附近的场强方向处处与导体表面垂直。这里的场强是施感电荷和感应电荷共同产生的总电场的强度。这一点是常考的知识点之一。有关这方面的题型可归纳如下:   1.由施感电荷的场强求感应电荷的场强   例 1.一电量为 q的正点电荷与导体球的球心相距为 d,如图 1所示,求球面上的感应电荷在球体内离球心为 r的 p点产生的场强。  解:因为导体球内 p点的场强为零,即正点电荷在 p点产生的场强和球面上感应电荷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等值反向,所以球面上…  相似文献   

18.
在高二物理电场这章的教学中,常碰到这样的两个问题:一个不带电的导体B附近放一正电荷A,结果在导体B的两端将出现正负等量的感应电荷,近端为负电荷,远端为正电荷(如图1(a)所示)。如果在导体B附近放一负电荷A,则在导体B的两端也将出现正负等量的感应电荷,近端为正电荷,远端为负电荷(如图2(a)所示)。当把导体接地后,两种情形下导体远端的感应电荷都将消失。对于这两个问题,大部分参考书上是这样解释的:前一个情形下,这是由于从大地来的负电荷与导体A远端的正电荷中和的结果(如图1(b)所示);后一种情形下,这是由于导体A远端的负感应电荷沿接地导线流入大地的结果(如图2(b)所示)。  相似文献   

19.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路中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才会有电流,而导体的电阻对电流起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洛伦兹力与安培力的关系,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难点,现对此问题进行讨论。一、洛伦兹力对电荷是否做功分析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设导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以速度v1向右匀速运动时,导体内的正电荷q随导体向右匀速运动的同时,以速度v2沿导体匀速运动,此时电荷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