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闻文摘     
我国新闻事业20年变化巨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新闻界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变化。目前,我国已有公开发行的报纸2100多种,通讯社2家,广播电台1200多座,有线和无线电视台2000多座,我国新闻从业人员达55万人。在数量大幅增加内同时,我国新闻媒体的结构日益多样化。就报纸而言,不仅有各级党委机关报.还有人民团体机关报、行止报、专业报;都市报、农村报;日报、晨报、午报、晚报等等,形成多层次、多品种、多特色的报业结构,报纸车发行量高达26O亿份。广播电视更是突飞猛进,广播有中央台、地方合、国际电台;电视有中央、…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新闻     
目前,全国已有公开发行的报纸2100多种,通讯社2家,广播电台1200多座,有线和无线电视台2000多座,全国新闻从业人员已达55万人。 同时,新闻媒体的结构日益多样化。报纸有各级党委机关报,还有人民团体机关报、行业报、专业报;都市报、农村报;日报、晨报、午报、晚报等,形成多层次、多品种、多特色的报业结构,报纸年发行量高达260亿份。广播有中央台、地方台、国际电台;电视有中央、地方、无线、有线,人口覆盖率已高达87%以上。报道的内容不断丰富,媒体功能越加多样,与广大群众的联系日益密切。  相似文献   

3.
王荣 《新闻知识》2000,(6):30-31
报林中冒出一个新生带 长期以来,我国报纸结构基本上是以各级党委机关报为主体、以晚报和一些专业报为补充的格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报业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党报改革时期。在这个时期,各级党的机关报一统天下,报纸品种结构单一;第二阶段是经济信息报时期。这个时期从八十年代开始,随着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和商品经济的兴起,各种经济信息报纸竞相问世,现在已有400多家。第三阶段是晚报复兴时期。到了九十年代,晚报进入了复兴和大发展时期,据统计,1991年以来,全国晚报从50家发展至144家。…  相似文献   

4.
常雅玲 《新闻知识》2002,(5):11-12,5
2001年是陕西新闻事业快速发展的一年。2001年陕西省有正式报纸102种,其中机关报21种、行业专业报19种、读者对象报5种、生活服务报14种、晨晚都市报3种、高校校报40种。省、地广播电台 9座,电视台1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 67座。全省新闻从业人员约3万人。报纸、广播、电视广告总收入额达7亿多元。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山城重庆的报坛十分热闹。目前,重庆市公开发行的报纸有21种,内部发行的报纸100多种。除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和重庆农村报外,还有国务院有关部委的报纸中国医药报、中国市容报;西南省区合办的报纸西南工商报、西南五市价格报;省有关部门在重庆办的报纸少年先锋报、环境保护导报;重庆市各部委局办的报纸现代工人报、重庆卫生报、重庆法制报、企业报等。在热闹的报坛中涌现出一批新的报人,他们多是半路出家创办报纸,是新闻园地中勇敢的拓荒者。中国医药报创办者张道康,今年刚刚40岁出头,在学生年代对新闻事业就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虽然命运好象故意同他作  相似文献   

6.
新闻文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迅速.新闻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我国有报纸2160种.通讯社2家,杂志7900种.广播电台1200座,电视台980座.有线电视台1200座。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报纸增长了10倍.电视台增长了29倍。全国新闻从业人员已达50万。我国目前已形成多层次、多品种、多特色的报业结构。报纸一年的总发行量为260亿份。作为报业一支活跃力量,150家晚报已然崛起。此外.中国还有230家新闻期刊。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后来居上,形成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为中心,以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为…  相似文献   

7.
(一) 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以来,我国报团现象发展很快。特别是中央、省市两级机关报,多年来陆续创办了多种媒体,初步组成以机关报为核心的多品种、多功能的报业集团。人民日报社,除了办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之外,还办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市场报》、《讽刺与幽默》报、《新闻战线》杂志等多种报刊。还组建了通讯机构,创办了出版社、新闻人才培训中心等,已是一个以《人民日报》为核心的报业集团。 各省市机关报多数已是拥有两家以上报刊的或大或小的报业集团。北京日报社办有三报一刊;陕西日报社办有五报一刊;浙江日报社办有五报两刊;上海解放日报社办有四报两刊;羊城晚报社四报一刊;文汇报社三报两刊,等等,均已初具报团的特征。 不仅报业在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广播、电视、通讯社等也是如此。新华通讯社办有20多家报刊,还创办了出版社、新闻研究所、新闻学院。新华社已经发展成一个综合性的、多功能的、有着雄厚经济实力的庞大的新闻集团。中央和省市级广播电台、电视台,不少已创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变化举世瞩目,新闻改革的成果令人鼓舞。然而,我们也不应忽视现实情况的另一面——由于社会改革开放的步幅较大,广大读者对报纸(尤其是作为党委机关报的综合性报纸)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加之,多种专业报、企业报的大量涌现,已形成在竞争中接受读者选择的态势,机关报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明显地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9.
据截止1991年1月底的统计,我国报纸总数为1496家,其中各类报纸的总数分别为:部委级机关报78家,省级机关报46家,地级机关报326家,县级机关报80家,早晚报41家,政协类报18家,工人报25家,农民报30家,青年报20家,少年报26家,妇女报3家,老年报14家,侨务报5家,经济信息报133家,政法报56家,教育报62家,体育报16家,科技报100家,文化艺术报40家,人口卫生报55家,环境保护报9家,社会生活报26家,广播电视报49家,书讯报18家,文摘  相似文献   

10.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茁壮成长。目前,有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11家,省市注册的内部报纸40余家。无线电视台一座两台(深圳一台和深圳二台),有线电视台和转播台各一座;无线广播电台一座两台(综合台和经济台)。境外与内地驻深记者站或办事处有60多家。本文着重对市委机关报《深圳特区报》和市政府机关报《深圳商报》的实践和变化进行一些研究。 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它与封闭性的自然经济不同,具有极强的开放和竞争特性;同时,也为新闻改革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广阔的前景。一是党中央允许和强调的特区要特事特办的原则和精神成为各行各业行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的省级城市中,从表面上看,报业有南京这么繁荣的,恐怕不多。在一个仅600多万人口的城市中,云集了二十多家报纸,而同质的报纸就达到六份之多,实在是让业内人士叹为观止。在这么多报纸中,有江苏省委的机关报《新华日报》,有南京市委的机关报《南京日报》。新华报系中,有闻名全国的《扬子晚报》,  相似文献   

12.
南国初冬,风和日丽.由中国报业协会主办、广东省报业协会协办的全国报业经营管理经验交流会,于1994年11月8日至11日在深圳召开.来自全国包括中央、省、市和企业报120多家报社负责经营管理的社长、总编辑和总经理们,欢聚一堂,交流经验,决心把正在崛起的中国报业经济推上新台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报纸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报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公开发行的报纸有2040多种.去年,全国报纸发行量约为264亿份,比1979年全年发行的131亿份增加近一倍.去年,全国报纸发行额37.7亿元,加上发行经营额和报社多种经营的营业额,全国围绕报业经济活动的营业额约130亿元.报纸结构已从以党委机关报为主,发展成包括机关报、企业报、专业报、行业报、群众团  相似文献   

13.
据1991年6月底统计,我国共有报纸1534种,已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报业结构:以党政机关报为主体,兼顾经济、科学、文化、生活诸方面内容,多层次、多品种,相辅相成。细一点讲,大致可分为9类。第一类是机关报,包括中国共产党中央、省、地、县4级机关报,和各级政府、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的机关报,共547种,约占报纸种数的1/3。第二类是全国综合性报纸,即除机关报外在全国有影响的报纸,如《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参考消息》等14种。第三类是行业、专业报,这是各  相似文献   

14.
人大办报好     
不久前,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创办了一份《人民代表报》。这是我国第一家人大报纸。我为它的创办叫好。近年来,我国新创办的报纸数以千计,有党的机关报,有政府报、政协报、科技报、企业报以及各种产业报、专业报等等,初步形成了多种类型、多层次的报业结构。可是,在这琳琅满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化报>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机关报,同时还兼有石油石化行业报的特性.行业类报纸的突出特点就是轻消息,重深度.新闻少,事情多.这就决定了行业类报纸与市场化报纸的不同,不能同等衡量.对行业报而言,专题报道是常规性的报道,也是计划性很强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翻阅当下的各类报纸,"本报讯(记者某某) 日前,……"的格式随处可见.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陈力丹先生在评报时发现,一家中央级日报5天共发消息39条,交代事实发生时间为"日前"或其他表示模糊时间的词竟有20多条,占了一半多;另一家地方机关报地方新闻版5天发的消息中,交代事实发生的时间有许多用的也是"日前"、"近日"等词汇.  相似文献   

17.
我们通常把机关报与都市报都称为“综合性报纸”,却往往忽略了它们是“不够综合”的报纸!它们分别占据着两个大的细分市场。仍按通常说法:机关报是“干部报”,都市报是“市民报”;机关报是“工作报”,都市报是“家庭报”:机关报是“严肃的政党报”。都市报是“大众化的通俗报”。不过,这两大报种开始出现相互渗透趋势,特别是源自受众定位调整,以市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都市报向主流报迈进,传统党报也在适应市场中转型,增加社会新闻板块和生活服务板块,新闻彰显“软”、“近”、“实用“的平民姿态。  相似文献   

18.
全国有800多家大型企业办了企业报。企业报的兴盛,对于丰富我们的新闻理论和实践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企业报的特殊地位和性质,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的因素,使企业报往往在某种程度上产生有悖于新闻规律的倾向,这种倾向主要表现在: ①党政不分。企业报既是企业党委的机关报,又是企业的行业报,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一直是企业报办报过程中的一个难题。稍不注意,就会使报纸的方向不明。②关系不清。企业实行首长负责制,往往对报  相似文献   

19.
总编辑简论     
据全国报刊登记的数字,我国有1700多家正式登记的报纸,若再加上内部发行的企业报、专业报,报纸总数不下3000。按每家报纸设3名正副总编辑计算,那末,总编辑的总数应有近万名。这万名老总应该是我国新闻队伍中的骨干,是我国30多万新闻从业大军中的精英。本文想就总编辑这个论题作一简单的论述,并以此求教于诸报的老总们。总编辑:最优秀的编辑和记者总编辑,作为报纸编辑工作的核心,应该是最优秀的编辑和记者。在中外新闻事业史上,我们可以列举出许多有影响、有作为的总编辑。他们首先是个优秀的记者,又是个克尽职守的编辑。我国著  相似文献   

20.
新闻,是报纸的主体,它集中体现着一张报纸的风格与特点。报纸间的相互竞争,主要表现为新闻竞争。当人们评价某张报纸时,最主要的,也是看它的新闻办得如何。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新闻,是当今市场环境中报纸用以竞争及定位的有力武器。 那么,该怎样认识新时期晚报新闻的特点呢? 晚报的直接竞争者是各种机关报、综合报、团体报、行业报、军队报等组成的“早报集团”(以下简称“日报”),我们首先以这类报纸作参照加以对比研究。 1、日晚报新闻之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