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千运是盛唐诗坛上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气格高古,为士流所敬慕,而且在当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风。本文把他放在从盛唐到中唐的整个唐诗流变中,试图从他的生平和创作及其创作的艺术成就和影响两方面来评价他对中唐初期的诗歌创作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这个题目,一看便知,是模仿川合康三先生的《终南山的变容》而来的。《终南山的变容》是研文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川合康三先生的中唐文学论集(1999年10月版)。在近年唐代文学众多研究著作中,这是一部颇有特色的论著。全书共有五章,而就其内容来看,笔者认为大致是两部分,一是对中唐文学的宏观的论说,一是对中唐主要作家韩愈、白居易、李贺等的个案研究。在宏观的研究中,作者先对自己的研究对象“中唐文学”作了界定。追溯了把唐代文学分为‘甸、盛、中、晚”四个时期的历史过程,这也就是从明代高探《唐诗品汇》开始明确化的唐代文学的…  相似文献   

3.
李玲洁 《今传媒》2020,29(3):52-54
本文从语言资源的视角入手,探讨浙东唐诗之路的唐诗这一语言资源的旅游开发应用。通过对《浙东唐诗之路唐诗总集》中收录的唐诗进行整理和归纳,挖掘诗路唐诗中体现的文化内涵与物产资源,并分析了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的策略,对进一步打造浙东唐诗之路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助推浙江大湾区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唐是唐诗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在此阶段。诗人们着力于新途径的开辟、新技法的探寻以及诗歌理论的阐发,创作出大量极富创新意味的各体诗歌,展示了唐诗大变于中唐的蓬勃景观。啦这极富创新意味的各体诗歌中,以《宫词》为题的诗歌成了当时的一道独特风景。宫词的代表作家当首推王建。王建为中唐人,据说他曾创作《宫词》百首,  相似文献   

5.
唐诗创作、唐诗学、唐代学术三者之间是种属关系。唐诗学隶属于唐学研究的范围之内。应该说,经过千百年来唐诗学者的努力,对唐诗本身的研究,相对于其他历史时段诗歌的研究,已显得很深透了。近年来,从唐诗学的建构上研究唐诗的工作己开展得有声有色,精品迭出;从唐代学术体系上,在更深广宏阔的理论空间中进一步探讨唐诗创作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反观唐诗研究的历史,就会发现:唐诗创作与唐代学术的关系中还有很多问题我们没有意识到要去触及它,更不用说去将其理清了,这包括那些有着直接因果关系的普遍现象和间接因果…  相似文献   

6.
唐诗,是涵藏着无数奇珍异宝的浩瀚海洋。一千多年来,历代唐诗研究者和爱好者编出了数以百计的唐诗选本。较著名的,唐代有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宋代有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明代有高棅的《唐诗品汇》,清代有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然而,在汗牛充栋的唐诗选本里,恐怕还没有哪一部书的名声比《唐  相似文献   

7.
西域之旅     
一、寻找盛唐唐诗很美,尤其是盛唐诗,这种美没有一点儿纤弱气,很具阳刚气概。深夜,城市的喧嚣远去。书案前,灯光下,进入唐诗的境界,那份豪迈热烈的激情,让人怦然心动。唐人乐观热情,天真浪漫,自然洒脱,非常可爱。唐诗的那份美,让你感受到唐朝的盛大辉煌。我们是汉人,也是唐人。但是作为汉唐子孙,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已经明显地失去了一些什么。大唐帝国版图辽阔,一望无边的广阔原野,巍峨险峻的高山奇峰;奔流不息的大江长河。荒野茫茫的戈壁沙漠,唐初青年士子们睁开眼睛,看到的是一个欣欣向  相似文献   

8.
日本德川时代的儒学家皆川淇园解说的《唐诗通解》一书,在日本曾产生一定影响。该书并非以李攀龙《唐诗选》为直接底本,而是以《唐诗选》在汉地的派生本潘耒评《唐诗选平》或《唐诗选平笺注》为依据进行的解说。文章旨在通过对此特定个案的考察,探寻汉籍在流播日本过程中的沿承与衍化。  相似文献   

9.
《毘陵集》板本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唐文学家独孤及《毘陵集》由唐至清的编辑、刊刻、传抄情况,以及各板本间的传承关系,对于研究盛唐文学,准确利用史料,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短序两首     
《唐诗百家全集》序《唐诗百家全集》是以李白、杜甫为首的唐朝一百位杰出诗人全集的汇编,一人一集,共一百集。一百人只占《全唐诗》作者的百分之三.诗却占了《全唐诗》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囊括了唐诗绝大部分佳作名篇,也可以说是整个唐诗的主体。读唐诗者,拥有此编,无须他求矣。全集均据别集善本,无别集者据《全唐诗》,补遗辑佚,力求其全。分册略按诗人生活时代、创作流派、师友关系划分,但并不序齿,也不拘泥传统分期。如盛唐诗人,除李杜单独成册外,即以王孟和高岑为首,分为二册,并把以边塞诗负盛名的中唐诗人李益编入高岑一册  相似文献   

11.
唐诗中有不少诗作描写了"胡姬"形象。她们多数是唐代来自西域的粟特女性,她们往往是在唐初中期粟特人大量入华时进入中原地区的,当然也有一些是经丝绸之路上进行奴隶买卖的商胡贩卖来到唐朝的。  相似文献   

12.
卜云 《兰台世界》2012,(19):63-64
唐卡,亦称"唐嘎"、"唐喀",藏语译音,唐卡的基本意思就是指用彩缎织物装裱成的卷轴画。"唐卡的题材包罗万象,除了宗教画以外还包括大量的历史、民俗、医学、工艺等内容,具有通史性、趣味性、知识性、宗教性、工艺性等特点。故被人们誉为藏族的‘百科全书’。"我国唐代的敦煌石窟艺术,可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又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初、盛唐为前  相似文献   

13.
《搜玉小集》一卷,是现存的唐人选唐诗的选本之一。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四库全书》以及很多古今学者认为其在排列上颇为混杂。但是本文认为《搜玉小集》有着潜在的排列顺序和暧昧的组织结构,我们将这种结构称为"藕块"结构。  相似文献   

14.
唐,一个遥远而神秘的朝代,一个强大而富庶的朝代。在它不到三百年的历史中留下了众多难以磨灭的产品:精美的三色彩陶、佛造像、乐舞,而更为伟大而悠久的就是诗歌。 唐诗,早已深入中国民间,很早就有这样的说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不夸张地说,不会一两首唐诗的中国人实在是少数,在他们还没有学会识字的孩提时代,唐朝的诗歌就成了他们最初的文化启蒙。于是我们就经由唐诗熟知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诗人的名字: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李商隐——他们像唐朝这块巨大而华贵的幕布上的理库星辰,穿越了历史和时空,依然…  相似文献   

15.
盛唐五言古近体的体裁特征及相互关系与多种体裁要素的综合影响有关。对比历代唐诗评选中存在体裁分歧的与分体一致的盛唐五言诗,声律的区别较为突出,但单独凸显声律的辨体作用可能会忽略“律中带古”与“古中带律”的相似性。对偶要素的影响在长篇中更为明显,并且作品中后部的散句可能增加体裁的不确定性。句法、章法的影响需要结合声律、对偶作综合判断。结合体裁渊源、艺术价值以及古律相参的程度,“律中带古”的情形易为评选家所赞赏,而“古中带律”可能造成的体裁混淆更反映出盛唐五古尚在寻找独立之途的诗史事实。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传播学理论为出发、以社会文化学的角度考察唐代诗歌与邮驿传播之间的交互及相生关系。以《全唐诗》、《唐会要》等文献为研究蓝本,探索邮驿系统在唐诗发生、传播等过程中的作用,即以传播学研究范式观照文学发生的物质载体及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陈巍 《文化遗产》2014,(3):99-105
在初唐、盛唐之时,皇帝在重阳节经常带领近臣一起登高赋诗、饮菊酒,这时重阳节活动的中心是登高,而不是宴集。降至中唐,难以再看到皇帝登高的记载。唐德宗时,把九月九日和二月一日、三月三日一起列为官方节日,在曲江赐宴群臣并赋诗,以粉饰天下太平的景象。此后,在日本嵯峨天皇时期,在菅原清公等遣唐人员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唐风改革,而重阳诗宴也开始在日本兴起。嵯峨天皇慕唐之心十分炽烈,他开启的重阳诗宴与唐德宗时的重阳诗宴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嵯峨天皇重阳诗宴的模范很可能是唐朝官方的重阳诗宴。  相似文献   

18.
庞倩  杨雯 《新闻世界》2014,(8):427-428
本文主要从唐代邮驿活动出发,探究邮驿制度与唐诗的交互作用,并运用传播学理论进一步论证唐诗和邮驿的关系。邮驿制度为唐诗的传播和写作提供了基础,唐诗为邮驿史的研究提供了依据,不论是邮驿中的唐诗,还是唐诗中的邮驿,都为唐代的历史添上了浓重的一笔,是我国古代文化长河中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19.
郭剑英 《兰台世界》2014,(12):130-131
本文在分析盛唐时期乐山佛教文化旅游表现的基础上,探究佛教体系发达、自然条件独厚以及经济实力雄厚是盛唐时期乐山佛教文化旅游繁荣发展的原因,从而探讨出盛唐时期乐山佛教文化旅游繁荣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文武 《兰台世界》2016,(18):142-145
唐教坊曲《献天花》为唐崔令钦《教坊记》所列载的盛唐教坊曲调之一,在相关文献中有《献天花》与《散天花》两种曲调称名。其曲调来源与佛教传入以及唐代佛曲俗用倾向相关,入宋后以《散天花》调名演为词体,在唐宋曲调的演化历史中是颇可注意的一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