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说"寺"     
方地喜 《现代语文》2006,(1):127-127
"寺"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是"庙宇",它的含义几经演变,才最后沉淀为这个常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枕边风"是现代汉语一个高频的惯用语,但遍检工具书皆不见。从历时语汇化角度考察了"枕边风"的形成过程,其间也涉及了其它同类词的形成。认为"枕边风"一语是在"耳边风"的基础上经过整合形成的。最后,简单提出了汉语语汇化的概念及进行汉语语汇的语汇化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曹起 《现代语文》2006,(4):122-122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中所收录的以"零"开头的词语有:  相似文献   

4.
杨永华 《现代语文》2007,(8):122-123
伴随着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汉语与其他语言广泛地接触.一些外来词尤其是英语词汇大量涌入汉语,并且逐渐虚化为词缀.现代汉语中的词缀,如"子、头、手、化"等,本是现代汉语中的实词,作为构词手段,与其他词结合后意义趋于虚化或变得抽象概括.  相似文献   

5.
刘希乐 《现代语文》2007,(12):40-40
关于现代汉语近指指示代词"这"的来源问题,众说纷纭.陈治文(1964)认为,"这"是"适"的因草体字形近而化的,作者列举大量汉晋简牍墨迹为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现代汉语中"要不1"和"要不2"的句法,语义差异,同时比较了"要不2"和"要么"的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7.
"以为"和"认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现代语文》2004,(3):12-13
"以为"和"认为"历来被认为是一组同义词,辞典里对这两个词的注释也往往用"互训"的办法. 我们查阅了十五部比较权威的词典,其中九部纯粹是从语义层面上进行注释的.例如<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认为]对人或事物确定某种看法,做出某种判断.  相似文献   

8.
刘娟 《现代语文》2004,(3):43-43
"拾级而上"指的是逐级登阶.大多数人习惯读作"拾(shi)级而上","拾(shi)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几个义项:①把地上的东西拿起来;捡.②收拾.用其中的任何一个义项来解释"拾级而上"的"拾"都是不合适的,要想弄清"拾"的意义,我们先要明确一下"拾"的读音.  相似文献   

9.
晁代金 《现代语文》2007,(3):104-105
"左X右X"是由方位词"左"和"右"前后搭配组成的格式,汉语中的一些成语与此有关,如:左膀右臂、左邻右舍、左顾右盼等.辞书中对此有相应的论述,一般认为格式表示动作多次重复.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汉语中,"什么"是用得比较广泛的一个疑问代词,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探讨"什么"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对汉语词汇的教学和习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似的"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的解释为: 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后面,表示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似:像雪似的那么白;彷佛睡着了似的;乐得跟什么似的.也作"是的".  相似文献   

12.
运用语法化概念和理论,采用历时研究方法,通过对汉语"被"字式和英语"BE Ven"式语法化过程的描述,证明了语法化理论的强大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
刘雪梅 《现代语文》2006,(12):98-99
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结构助词"的"一般用在定语后面,"地"用在状语后面,"得"用在补语前面.这样分写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4.
柳燕妮 《现代语文》2006,(1):124-125
在现代汉语里"执著"一词常常被写作"执着",它们是同一个常用词,仅文字形式有别.对这个词的理解,以及书写,人们常常有疑惑.本文对此做一讨论.  相似文献   

15.
胡彩敏 《现代语文》2007,(10):38-40
语法学界对介词"从"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相当多,并且成果丰硕.鉴于介词"从"以及"从"字结构在现代汉语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与"从"相关的介词框架在汉语语法中更是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为了更好地研究与介词"从"相关的问题,本文着重对介词"从"以及"从"字结构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细致地梳理.  相似文献   

16.
魏建中  彭英 《现代语文》2006,(8):125-126
"二、两、双"是上古汉语中的一组准同义词,它们皆拥有一个相同的义位--一加一之和,但"两、双"的"一加一之和"不是十分典型、十分稳定.在汉语的十个基数词中,唯有"二"拥有两个变体"两"和"双",这反映了我们古人对数目"二"的重视,对数目"二"的敏感.  相似文献   

17.
何健 《考试周刊》2007,(43):83-84
本文仅对"东、西"二字在中英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作一点补充。汉语中"东、西"的传统空间定位上完全迥异于英文;包括其所代表的价值取向。另外,汉语"东、西"的派生词也远较英文的丰富。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介词是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笔者以调查、分析英语国家学生使用现代汉语介词的情况和现代汉语界及对外汉语界对现代汉语介词“在”、“跟”、“对”、“从”的研究论文、专著为基础,分析总结20余年来,有关现代汉语介词“在”、“跟”、“对”、“从”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汉语介词的研究及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方云云 《现代语文》2007,(6):121-121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表示头与肩相连一部位的词主要是"脖"和"脖子","脖"一般作语素构成词语如"脖颈儿""脖梗儿""脖领儿","脖子"主要单用,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动物。  相似文献   

20.
"着"[·ts']在祁几方言中是个功能负担较重的词,它有方位介词、动态助词、方位词、语气词四类用法.从认知角度探讨方位词"着"的来源.并结合现代汉语中"上"、"沿"等词集动词、方位词用法于一身的现象,可以看出方位词"着"[·ts']与方位介词"着"[·ts']一样是源于附着义的动词"着"[ts ' 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