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古汉语中,“何”、“以”连用的情况甚为多见,仅初、高中课本就达26例.对于这一重要的语法现象,目前认识上还有分歧,这主要表现在对“何以”结构关系的看法上.有人认为“何以”的结构既可视为介宾,又可视为动宾,甚至还可视为偏正(视“以”为动词,“何”作“以”的状语).语文课本里也有“何以”的误注.由于不能准确把握住“何以”的结构关系,那么对“何以”作出既悖词义、又违文法的解释就在所难免了.关于“何以”的结构,廖振佑的《古汉语特殊语法》一书说:“‘何以’的 ‘何’是疑问代词,充当介词‘以’的宾语,放在‘以’的前面.”何乐士等编著的《文言虚词浅释》一书指出:“何”字“常用在介词前作状语,如‘何以’.”我同意“何以”属介宾倒装结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第二册《答李翊书》中:“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其中的“何”字,《教参》译成了“为什么”的意思。结合文章原意,我以为如此解释欠妥。这句话,韩愈不仅称赞李生“辞甚高”的才华,而且还赞扬了他谦恭的态度。“下而恭”前附一“何”字,是对其谦恭的态度从程度上加以修饰,属副词,作“多么”讲。全句可译成“你的来信文辞很好,而  相似文献   

3.
[隐隐何甸甸]隐隐、甸甸,都是车声。何,何等。这是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验修订本)《孔雀东南飞》一诗中的注释。既然“甸甸”是象声词,那么“何”怎能注为副词“何等”?副词能修饰象声词吗?实在是令人莫名其妙。把“何”解为“何等”也不切合语境。“隐隐何甸甸”这句诗紧承“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几句,而“何等”意为“用感叹的语气表示不同寻常”(见《现代汉语词典》),它在诗中只会起到表现车声很响的作用,造成热烈欢快的气氛,这显然与上文描写的焦仲卿和刘兰芝泪别的情景不协调。  相似文献   

4.
贵刊2004年第一期“争鸣之页”栏目刊登了何黄海老师的文章《质疑“把话说完整”》。何老师针对教学中一句司空见惯的评价语作了深刻的反思,他认为课堂教学中如果强调“把话说完整”会产生三大问题:与日常语言表达的习惯不符合;与思维情感活动基本规律冲突;与真实提高儿童语言能力矛盾。读罢,发现何老师提出这个议题时,似乎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中的“语言”认识不够充分,只停留在“会话语言”上,忽视了“独白语言”层面上的思考,对语文教学的本质任务不明确。语文教学的本质任务,简而言之,就是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提…  相似文献   

5.
《察今》开门见山以设问提出:“上胡不法先王之法?”语文教材对此句注作:“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呢?胡,何,为什么.前一个法字是动词,取法;后一个法字是名词,法令制度.”如此解释这句设问,联系下文的回答,我以为不妥.综观全文,《察今》用设问提出的论题是:“国君(上)为什么(胡)不能(不)取法(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先王之法)?”而不是“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不”不等于“不能”,  相似文献   

6.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中“何”与疑问对象处于一个小句中,但“何”在作谓语的动词短语之前,用作副词.三传中还没有出现疑问词单独位于主语前的疑问格式,这说明疑问词不具有句首副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7.
唐代阎伯理的《黄鹤楼》一文,被删改后编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建筑艺术”单元.单元导言中“体现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特色”的描述,和《教学参考书》上给出的主旨“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给一线教师带来了巨大的疑惑.《黄鹤楼》能当作建筑风格类的说明性文章来解析吗?仰慕仙人之情应从何悟出?文章对怎样教学《黄鹤楼》才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了一点探索,指出语文教师只有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语”“文”兼顾,深度挖掘教材,智慧取舍内容,有机整合教材,才能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  相似文献   

8.
在古汉语中,“何不”与“何…不…”均构成反问句,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格式,不能混淆。两个格式的不同,主要在于“何”的词性与语法作用的不同。一、“何不”中的“何”是疑问副词,用在动词前询问原因,表示反问,作句子的状语,译“怎么”、“为什么”。杨伯峻《文言常用虚词》:“‘何’作为副词,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动词用来询问原因,表示  相似文献   

9.
汪宓 《学语文》2003,(2):3-43
初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塞翁失马》有“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日:‘此何遽不为福乎?”’一段,《教师教学用书》把文  相似文献   

1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用汉字记录的乐歌总集。它使用的语言,是“雅言”,即当时周王朝统治区通用的经过加工和规范化的文学语言,又叫标准语。它收录的虽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作品,但是表现在语言上却是统一的。《诗经》三百篇,使用了大约三千个单字,有些字一字多(意)义,一字多用。“何”即是其中之一。“何”在《诗经》里多次出现,但意义却不尽相同,可译成不同的英文。它的本意是“肩挑,肩扛”,可译作shoulder,bear.其转义既可译成what,who,也可译成how和where,关键是看“何”字在不同的句子里的具体意义。 一、读作he,后来写作“荷”,表示“肩挑,肩扛”,译成to carry on one’s shoulder(或back). 例1、原文:何蓑何笠。(曹风·侯人) 译文(1)with a bamboo cloak on the back. and a bamboo hat on the head (2)to be in straw cape and hat. 在译文中,“shoulder”or“bear”,不宜译出,只好用介词短语来表示。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有何缘起?我们可从“石头”入手,开启四问: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这块“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前身吗?这块石头何“奇”之有?这块石头对全书的“情节”有何作用?以此四问,引导学生寻“石”探秘,开启《红楼梦》整本书沉浸式阅读之旅。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12期“教材研讨”栏目中刊登了何登峰老师《“乞之”还是“丐之”——(伤仲永)质疑》的文章,文中的一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现将一孔之见写出,以期和何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3.
“可”字在《上博》中为常见字,用法多样,除了读作本字之外,尚可读作它字,计有以下五种读法:一、读作本字,《君子为礼》:“虚子可亓 也【3】。”:二、惯用通读作“何”,如《季庚子》:“青(请)昏(问)可(何)胃(谓) (任)之惪(德)【2】”;三、通假为“诃”,如《周易·豫》:“可(诃) (豫)[14]”阜阳本作“诃豫”,帛书本作“杆余”,今本作“盱豫”;四、通假为“兮”,如《有皇将起》:“又(有)皇 (将) (起)含可(兮)【1】”;五、通假为“奇”,如《曹沫》:“必 (召)邦之贵人及邦之可(奇)士[29△]”。即就“可”字这五种读法进行讨论,整理出《上博》“可”字的用字情形,尚祈诸家指正。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中的“故”字,有作名词用、作形容词用、作代词用、作副词用等多种情况。它作连词用时,中学语文教材、一般语文工具书和古文选注本大都释为“所以”、“因此”。实际上,这一个义项并不能概括连词“故”的各种常见用法。在古代作品,特别是先秦时期的文章中,连词“故”出现得相当频繁,在不少情况下这个“故”字不能解释为“所以”、“因此”。中学教材中选自《孙子》的《谋攻》(高中语文第三册)用了八个连词“故”和一个“是故”。节选自《荀子》的《劝学》(高中语文第二册)用了两个连词“故”。节选自《吕  相似文献   

15.
“行”解     
《童区寄传》“行牧且荛”中的“行”,课本注为:“从事,做.”笔者认为这样不妥.先看“牧”.《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牧①放牧牲畜.”《辞海》“牧①放饲牲畜.”这里“牧”都是被解作动词用.结合课文应解为“放牛”.“荛”,动词,打柴.“且”作连词,表示“牧”与“荛”之间的并列关系,可译为“一边……一边……”.由此可知,课本“行”的注解是讲不通的.《中华大字典》释“行”“⑤适也.见【广韵】.《辞海》“适(?)⑤正(?)”作副词用.表示  相似文献   

16.
“自疏”     
《屈原列传》中“死而不容自疏”一句,高中课本五册注释为“虽死而不肯苟且疏忽”,把“自疏”解为“苟且疏忽”,似近望文生义。我认为“自疏”一词原出于《离骚》:“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这里作“自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不加思索”这一成语,好多人认为它用错了,是“不假思索”之误,如朱旗先生的《“不假思索”与“不加考虑”》(见《语文知识》1991年第8期)、《“不假思索”能作“不加思索”吗?》(见《语文月刊》1996年第5期)、朱兆功先生的《是“不假思索”,不是“不加思索”》(见《语文知识》1996年第12期)。  相似文献   

18.
《今日快报》2001年4月9日曾刊载了这样一篇文章《“坐位”“座位”能否通用,小学语文教材有错误?》。文章说,一名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让学生分别用“坐”和“座”、“做”和“作”组词,并加以区别。有一名学生组词“坐位”,于是,同学们有的说错,有的说对,说错的同学称应该是“座位”;说对的同学称书本上是这样组词的,互相争执不下。为此,记者找到了新版六年制一年级语文课本(试用修订本),见到了习题中的“坐位”一词,并就此电话采访了该教材编著室的负责人。该室负责人称:“座位”和“坐位”两个词都正确,《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坐”与“…  相似文献   

19.
江海清 《语文知识》2004,(10):34-34
高中《语文》第三册为韩愈《祭十二郎文》中的“不省所怙”作了这样的注释:“不知道父亲(的模样)。省,知道。所怙,指所依靠的父亲(其实也包括母亲)。怙,依靠。语出《诗经·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据此推理,“不省所怙”运用了藏词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20.
1.1.十几年前,吕叔湘先生在评改一篇作文的讲稿里顺便提出了将“的”和“地”合并为“的”的主张。十几年后,吕先生在1981年《语文学习》第三期上又发表了当时讲评中的附记:《关于“的、地、得”和“做、作”》,在1982年3月20日《北京晚报》发表了《“的”和“地”的分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