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中心语     
中心语,有些语法著作称“中心词”,一般指“向心结构”即偏正词组中的“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中心语——补语”以及谓宾词组中的“中心语—一宾语”等结构中的中心部分的词语。中心语是句法范畴的术语,它能够表示句法结构的关系,区别句法结构的类型,因而讨论中心语在句法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汉语句法结构的科学研究,对于汉语语法教学的指导是有一定意义的。为了行文方便,本文对例句的说明采用比较通行的符号:主语或词组中的主语为  相似文献   

2.
X阶标理论(即X′理论)是乔姆斯基TG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拟用X阶标理论对X′结构.即小名词性词组、小动词性词组、小形容词性词组、小副词性词组以及小介词性词组的内部结构做详细分析,旨在展示小词组的句法结构特征及其在解释某些语言现象和歧义结构等方面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汉语N+N复合词结构里的中心语时,传统语法侧重从结构分析的角度进行客观描写,从而忽略了人类的主观认知能力,对于很多语言事实,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文章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利用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认知理论认和语音变化对汉语N+N复合词里的中心词进行了分析,提出从语体色彩方面确定N+N复合词里中心语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最简方案为理论框架,以对比分析和图示的方式对标句词that、if和for进行深入探讨。属于功能性语类的标句词可以分为限定性标句词和非限定性标句词,且在句子结构中标句词既可呈显性形态也可呈隐性形态。最简方案下的标句词在句法结构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作为中心语可以投射出句子的最大结构CP。  相似文献   

5.
Chomsky的X-阶标理论采用二叉树形图简单明了呈现分句中语言层次结构的共性。将这一理论应用到英语分句教学中,有助于学生轻松掌握时态分句和非时态分句的句法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6.
吕冰 《华章》2010,(11)
本文以生成语法为指导,通过分组对比分析英语和法语中部分一般疑问句的句法结构异同,并发现它们基本上都遵守中心语移动,算子移动,核查理论,只不过有时运用不同的语言参项而已.因此本文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有些不同,英法一般疑问句的生成机制都是遵守普遍语法的.  相似文献   

7.
上古时期的“名·数·量”构式进入句子后被重新分析为“中心语·修饰语”构式,同汉语修饰语在前的基本句法结构产生了矛盾,在“类推作用”下,数量结构与名词换位凋整为“数·量·名”构式,完成了量词的语法化,成为现代汉语最普遍的语法构式。  相似文献   

8.
语法学界对动词名词化作中心语的英语名词短语研究颇多,但大部分局限于形式分析,没有对其所包含的命题,涉及的概念、范畴等进行全面的分析。文章在认知语法的视角下对这些英语名词短语进行概念结构分析,其目的是探讨句法结构下该种名词短语所具有的概念结构特征。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动词名词化作中心语的英语名词短语反映了它们所对应的句法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9.
象似性理论认为句法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在汉语语法教学中合理适度地引入象似性理论,如"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独立象似性",可以降低语法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增强语法的可感知性和可接受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从生成语法的角度探讨了中心语移位现象.认为汉语“动词+起+宾语+来”的结构用中心语移位来解释比宾语插入解释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1.
"大规模""远距离"等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非名词性短语,结构上虽然以名词为核心,但语法功能却与一般的形名短语不同,一般只充当修饰语。运用框架理论考察该类特殊短语的理解过程,从而为该类短语特殊语法功能的形成机制提供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教育期刊是展现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窗口,是近代教育研究成果交流、传播的重要平台。对外国教育思想的引进和近代中国教育思潮的兴起,以及对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和发展都做出过重要贡献。文章通过考察中国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理论传播的历史,总结出教育期刊传播的主要教育理论内容及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文论的终结和现代文论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学革命的发难章为标志,正式宣告了中国古典学理论的终结和现代学理论的兴起。古典的和现代的称谓,不仅是一个时间的划分,更重要的是二在理论的意识形态性质和理论形态上的区别。这是中国现代学理论在质上的变化和飞跃,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方进化论与近代中国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进化论传入中国,先后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进化论的传播紧紧抓住了广大国民的社会危机心理,进化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西方话语向中国话语的顺利转变,近代思想家对西方进化论做了细致的抉择和筛选;进化论传入中国,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成为民主革命家的思想武器,奠定了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陈述理论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述是现代汉语表达层面的基本表达功能之一.本文对现代汉语陈述理论进行了简要的陈述,描述了陈述同词类的对应关系,陈述同句法位置的对应关系,陈述的质和量,各种基本句式的主要陈述功能等.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与古代的认识哲学是任借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建构起来的,处处显示了差别和对策,本文以认识器官的更迭,认识对象的转变,认识方法的变化和认识宗旨的差异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的认识哲学从古代的道德论向近代的知识论的转型,为深入理解中国近代哲学的变革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话语是后现代的主要概念,从理论到话语,是西方文化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转折,这一转折正好走在与非西方文化的汇通,中国、印度、伊斯兰的文艺理论都具有一种话语的特征。话语意味着一种全球性意义的理论重建。  相似文献   

18.
题元理论是近些年来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中出现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概述题元理论并解释分析了题元角色理论在词法句法层面的应用,并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诗理论批评极为繁复,以《新诗歌》派代表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论与以《现代》诗派为代表的走向综合的现代主义纯诗诗论之间的论争呈现出主流风貌;而它的支流很庞杂,主要有印象主义诗歌理论批评、现代解诗学、心理原型诗歌批评、"新批评"诗歌理论批评和新诗史研究。它们的合力使得在20年代确立起来的中国新诗理论批评体系走向深入和成熟。同时,30年代新诗理论批评,在接受前苏联和西方现代文学理论观念和方法上,比起20年代来,面更广、力度更大,而且自觉意识也更强;因此,30年代中国新诗理论批评的现代性表现得更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论表现说语境中的意象是定位于文学与作者的关系中来讨论文学形象构成的表现意义的 ,因而表现与意象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构成中国意象理论的基本命题有 :意象的神似理论、意与象的构成理论、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