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由于特殊的媒体生存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报道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诸如经济信息传播的不平等、经济报道理念的落后、经济报道方式的陈旧,等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科学、规范地传播经济新闻成为社会各界对媒体的期待。近30年来,我国的经济报道在不断的摸索中寻找突破和创新之路,从业者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方式有了深刻的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杨开新 《新闻知识》2023,(7):88-92+96
创新经济报道理念和方式,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关键要着力增强区域经济报道的辨识度。增强辨识度是提升媒体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的基础,区域经济报道的传播效果与辨识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打造中国经济领域内更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主流媒体,新闻单位可从明晰自身定位、提升内容深度和广度、构建话语体系等维度提升区域经济报道的辨识度。  相似文献   

3.
经济报道历来是媒体宣传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新闻采写的难点。相比其他媒体,线性传播和声音稍纵即逝的广播,似乎更难驾驭经济报道。广播的经济报道却往往处在领导,媒体、听众三方面都不甚满意的状况,程式化、枯燥乏味.浅显生硬、千篇一律的经济报道仍占相当比重。经济报道缺乏鲜活性、生动性和可听性的问题,已成为广播  相似文献   

4.
秦丽 《当代传播》2003,(2):24-25
社会经济敏感度的普遍提高激发了前所未有的经济传播热潮。在众媒体竞相加重经济报道之时,西部各省区的电视媒体由于报道更多地偏重实证经济学范围,导致报道面延展不开,报道量不足。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并重,努力契合人们“不作经济旁观”的心理,这才是西部电视经济报道的突围之道。  相似文献   

5.
当前,经济新闻日益增多,受众口味不断变化,品位不断提高,促使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日益注重人文关怀,不断更新经济报道的理念和方法。以受众为本位的经济报道理念新闻传播中涉及到的人可以概括地分为传播者、受众、被传播者和其他人,经济新闻传播亦如此。在经济报道中,传播者提供经济新闻,受众接受经济新  相似文献   

6.
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报道必须看得远一些,想得深一些。在新的形势下,前瞻性已成为经济报道不得不遵循的一个原则。100年前,一个黄头发的外国人坐在毛驴车上走过了汾河和渭河谷地,最后进入了四川,他就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年轻的社会学家E·A·罗斯。他在《变化中的中国人》一书中,关于中国环保、人口、禁烟甚至发展等的一些观点和议论,都极有预见性,即使100年后的今天看都不落后。究其原因,是因为他观察角度、思维方式的出发点,已明显地达到了20世纪初期科学发展的高度。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新闻辈出的年代,…  相似文献   

7.
人们通过媒体上的经济报道来关注经济生活、经济现象,人们通过媒体上的经济报道来学习经济常识、解读经济发展。经济报道介于沉重的理论和现实间、专家与大众间。它们既有传播前沿之知识之功效,又有释疑解惑、评点是非之义务,由此也就决定了经济报道有别于一般的新闻报道,经济报道如何既保持  相似文献   

8.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媒体如何既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大局,又贴近千千万万普通的大众,做好经济报道呢?笔者认为,媒体只有精准寻找好媒体定位与栏目定位、受众视角与媒体视角的结合点,发现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和主题,不断拓宽报道视野和创新报道角度,并科学地调动各种传播手段,才能达成理想的报道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完善,经济成为人们所关心的头等大事,经济新闻也成了各大众媒体重点经营的版面之一.由于各类报纸的读者不同,对经济报道有要求不同,侧重不同,报道的方式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10.
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深刻变革。在这巨变过程中,新闻报道擎旗呐喊,功不可没。其中尤以经济报道涉猎面宽,渗透力强,成就显著。然而,正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样,在某些媒体上仍出现了违背新闻规律和真实性原则,以致形成误导、错导的现象。如何在报道中高扬主旋律,实现信息传播和舆论导向双重功能?笔者以为,当在工作理念上进一步校正经济报道的价值取向。 跳出局部利益的圈子,摒弃狭隘的功利观,处理好时机与效应、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以实现社会效益为价值取向。 社会大变革造就了极为丰富的新闻资源。作为社会…  相似文献   

11.
祁惟 《新闻天地》2002,(4):33-34
电视媒体,以其生动、形象、迅捷等优势,必然在经济报道中起到越来越大的影响。作为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我想就电视媒体的经济报道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电视经济报道的现状我国的电视经济报道早已跳出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生产为中心的格局,文稿不再局限于枯燥的数字和宣扬成绩,画面不再仅仅是钢花飞溅、机床运转或稻浪滚滚了。一个以市场为主体的电视经济报道的新框架已初步形成,经济报道的触角几乎涉及经  相似文献   

12.
经济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强,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受众对经济的关注度越来越大。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应当最大限度的为受众提供角度新颖、手法独特、构思巧妙、见解独到、实用性强的经济新闻,使媒体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使经济新闻通过报道方式的创新,取得更加有效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经济生活本身正在迅速地打破国内外界限。国内问题国际化、国际问题国内化。越来越司空见惯。这对习惯了站在国内看国际的我国媒体来讲,面临的挑战不亚于经济领域本身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地市级媒体,必须冲破地域性的长期束缚,强化地方经济报道的全球化意识,打破思维方式中的“内”、“外”界限,形成经济报道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手机报、IP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崛起,受众已经进入海量信息时代。突如其来的自由选择权和几乎零成本的发布门槛迅速激发了草根阶层的参与热情。随着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党报如何掌握经济报道的第一解释权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一方面,我们看到有些党报的经济报道由于报道角度陈旧,事实挖掘较浅,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另一方面,有些党报凭借权威性和多年形成的“经济新闻”牌,应对新兴媒体的挑战,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如广州日报每天的经济新闻版块推出年限不长,排位也比较靠后,但恰恰是汽车、房产等含金量较高广告的热门版面成为重要的增长点,连周末都照样出版。因而,面对信息传播全球化、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的格局,党报经济报道所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创新报道角度,捕捉鲜活事实,掌握第一解释权。  相似文献   

15.
对外报道作为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建构我国国际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外报道能力也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体现。由于中西方新闻媒体在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对外报道理念的差别。为更好地适应国际传媒的通行规则,我国外宣媒体需要采取明确受众市场、积极设置报道议程、讲究报道艺术等策略改进对外报道,以便与国际舆论传播实现话语对接。  相似文献   

16.
经济报道是媒体新闻宣传中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随着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报道也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如何加强经济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如何增强经济报道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理  相似文献   

17.
经济报道要有“人情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经济生活已成为社会的主题,经济与百姓的关联度越来越大,市场经济对群众生活的影响不断增强,人们对经济报道的注意力不断提高,媒体间的竞争在经济新闻报道方面也显得愈发突出。经济报道欲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必须转变传统经济新闻报道理念,在题材选择上要广开思路、在报道方式上要大胆创新,特别是要重视经济活动中的“人”的因素,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经济报道要有“人情味”经济报道是“关于人们如何进行经济选择和经济决策的报道”,经济报道的主角是人。“以人为本”的报道方式,就是要在经济报道中关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发生在中国的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国际媒体的常规关注点和重要报道对象。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国内突发事件的国际传播呈现出四个新变化:时效性加强、消息源扩大、关注度提高、可控性下降。因此,从跨文化的视角思考国内突发事件的国际传播的传播理念、操作方式、指导原则、传播内容等方面的得失,并探索可行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主题报道是当下电视主流媒体经常采用的一种报道成就、宣传典型、传播理念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熟练掌握并成功运用这种报道方式,对于媒体和记者提升参与重大活动、纪念日等战役性报道整体新闻宣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报道实践中,做好主题报道除了要在策划和选题上下工夫,在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中国和世界,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命脉,经济报道不仅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而且成为基本的内容。所以,经济报道的好坏优劣,直接影响到媒体的竞争力。做好经济报道,对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提高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