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学生使用英语交流时,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会产生一系列的口语错误。这种母语迁移的影响存在于二语习得的每一个阶段。本文基于学生英语口语运用的实际情况,从初步建立语言体系、熟练运用语言规则、形成言语能力三个方面探索现阶段的英语口语教学,希望可以突破英语口语教学瓶颈,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中国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语言迁移是在学习第二门语言时,无法避免的现象。相比书面语,口语的资料很难收集,记录较少。中国的大学生在使用英语交流时,由于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会产生口语错误。在学习英语的每一个阶段,这种母语迁移都是存在的。着重从形成言语能力、熟练运用语言规则、建立语言体系,来探索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的情况,从而改变大学生学习英语口语错误的局面,使大学生的口语能力逐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英语学习者缺乏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并且受到汉语的影响,常常把汉语的规则迁移到英语学习中,导致了母语负迁移的产生,造成英语表达错误。本文在简单介绍语言迁移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汉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提出减少汉语负迁移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式英语主要表现在句式和措辞两方面,其根本原因是母语思维模式的负迁移,习惯将汉语的语言规则运用到英语语言之中,由于受到汉语的语言习惯和规则的影响,形成了不合乎英语语言规范的中式英语。本文分析了中式英语翻译中经常出现的错误问题,从句式、词汇及表达习惯方面分析其表现形式,并提出了英语教学工作中的相关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5.
吕治锋 《甘肃教育》2008,(12):40-41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会犯汉语式英语的错误,我们会很自然地指出他们是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尽管现代语言学、心理学研究发现,母语并不是干扰外语学习唯一或主要的因素,但对于已经掌握了某一语言知识的基本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等基础知识的中学生来说,其外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学习必然会受到母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影响。因而,恰当运用母语迁移理论,对比分析母语和英语语言体系的异同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有着明显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母语迁移是二语习得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一方面,汉语和英语的某些形式和规则系统不同而被学习者误以为相同,会导致错误出现,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汉语与英语的相似之处能够对英语学习起到积极的影响促进作用。母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在英语语言知识方面的表现包括:语音、词汇、句型、语法、语义、语篇。在非语言知识方面的表现,包括词汇文化方面和语用方面。  相似文献   

7.
母语负迁移是二语习得中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文章针对由于母语负迁移导致的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口语表达中的中式英语现象,通过收集整理高年级学生口语语料中的中式英语表达、分析他们在口语学习过程中产生母语负迁移的原因、探寻应对策略、旨在帮助高年级学生在学习英语口语的过程中努力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减少中式英语表达。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中的中式英语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母语的负迁移和语义韵意识淡薄是制约英语口语水平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对母语负迁移、语义韵的研究多集中于写作与阅读,很少关注口语。本研究采用中介语对比分析和语料库分析的方法,对中式英语中存在的动名搭配错误、情态词语使用和语义韵进行研究发现:(1)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表达中存在动名短语误用、搭配偏差的问题。(2)在情态词语的使用上形式单一、表达不够委婉。(3)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母语负迁移。(4)语义韵意识淡薄使中国学习者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套用汉语的词汇、句式、语法来表达英语,导致中式英语现象。可见,母语负迁移、语义韵意识淡薄是导致英文输出中的中式英语现象的主要原因,在英语口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应避免由其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经常出现表达上的错误,究其原因,母语即汉语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无论是词汇的使用不当还是语法知识的纰漏,都与汉语的影响分不开。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表达和语法知识方面的一些差别,分析了母语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重视背诵输入 克服英语口语表达中的负迁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往往摆脱不了汉语思维的影响 ,母语在口语表达中产生的负迁移随处可见。究其根源 ,还在于学生的语言输入不足。在此 ,试图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角度探讨背诵输入对克服英语口语表达中的负迁移所起的重要作用 ,强调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给予背诵输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加强背诵克服母语负迁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语迁移,特别是母语负迁移涉及到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词汇、 语法、句型到思维,都将对我国学生英语口语产生影响。究其根源,还在于学生的语言输入不足。针对这一现状,从理论与实践的两方面探讨背诵输入对排除母语干扰,克服英语口头表达中的负迁移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甜甜 《英语教师》2023,(6):109-112
英语写作是高中生“书面输出”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反映其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然而高中生在英语写作时由母语负迁移导致的错误频出。回顾国内外学者对语言迁移及二语写作的研究,总结出二语写作中常见的母语负迁移现象主要体现在词汇、语法及思维方式方面,并就如何减少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负迁移提出早接触英语文化、多参与真实语境、系统地学好母语语法以促进母语正迁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汉语思维方式、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干扰,中国的学生常把母语规则迁移到英语的学习中来,导致母语负迁移现象的产生,影响英语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本文从语音、词义、句法和语用四个方面来探讨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并提出一些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对策,对英语学习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许多学生说出或写出汉语式的英语句子。学生在中学六年的英语学习过程仍是初学阶段,很多时候他们会忽视母语和外语在语言结构上的差异,不自觉地把母语中的语言规则移用到他正在学习的外语中去。这一现象反映了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这种干扰发生在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等诸多方面,表现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发音错误,词汇选择不当或句子结构混乱等。  相似文献   

15.
沈金婷 《海外英语》2014,(10):265-267
母语迁移是二语习得中的普遍现象,受到界内研究者们的关注。该文从互联网中搜索并选取部分人们日常口语中的英语表达方式作为材料分析,发现中式英语在英语口语表达中体现母语迁移比较明显,因而希望从语音、词汇、句法、语用四个方面来分析母语迁移对英语口语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洁红 《海外英语》2013,(8X):233-234
英语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过程中习惯性地将母语的语言规则转接到外语学习上,导致表达错误,造成语言负迁移。该文根据语言负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干扰和影响,从三个方面讨论汉语语言负迁移对英语语言输出的干扰和影响,并对此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雪霞 《考试周刊》2011,(54):109-111
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往往会导致语言错误和学习困难。本文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及有关汉英比较的知识,结合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汉语在英语学习中出现在词汇、语言习惯、语法层面上的负迁移现象进行探讨。同时针对所探究的现象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英语教师作为口语教学的主导者,不仅教给学生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还应帮助学生正确运用相关的知识来规范他们的口语表达。教师要教好口语,应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重视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那么,如何科学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问题做了一些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关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初学英语的人对英语的语法规则还不是很熟悉,学习时对汉语存在依赖,汉语的规则被迁移到英语学习中,如果母语对英语的学习起到了正面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之为正迁移:如果母语对英语学习起到了负面的影响,称之为负迁移.中国的学习者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语言迁移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学英语母语对外语的影响很大,而这种影响通常是消极的。母语总是顽强地阻碍和干扰外语学习。中国人讲英语,一般都不同程度带有"汉语味",这个自不必说。汉语在其它层次上,包括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各个方面的诸多特征,老是被有意无意地迁移到英语中去。所以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要不断排除母语干扰、把侵入和渗透到所学英语知识中的汉语成分"排挤"掉,使我们的表达尽可能与英语本族语者的说话接近。对于汉语思维对母语干扰的错误,我们想从"结构变态"、"词义扭曲"、和"表达失误"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