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孩子学习期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孩子在浩瀚的书海中汲取优秀的文学修养,促进孩子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教师教给孩子学习方法、教会孩子知识的同时引导孩子学会读书则是真正做到了为孩子终身发展负责。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读书之于孩子的重要性,才会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孩子  相似文献   

2.
我为读书狂     
《今日教育》2012,(4):54
4月23日,第17个"世界读书日"。欧阳修有言,"立身以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身处在教师行业的你是否有对于书的狂热?有怎样的阅读习惯?在资源爆炸的时代,你会选择那种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3.
“多、来、咪、发、索、拉、西”七个基本音符人人会读。面对陌生的歌谱,未经过训练,一般人很难流利地唱谱。先听熟甚至会唱歌曲,再读谱子就很简单。经过许多歌曲的练习,就会识谱了——“阅读”陌生的曲子。汉字成千上万,如果孩子—仅仅认识,是难以独立阅读的。幼儿园教师培养孩子自主读书也可仿照这样的过程。记忆的语言越多,对孩子自主读书的帮助越大。年龄越小无意识记忆的能力越强,婴儿期是记忆语言的关键期。由于父母的怀疑、疏忽,抑或不知道如何给孩子提供语言帮助,大部分孩子在婴儿期获得的语言印刻量严重不足,孩子能够自主读书的年…  相似文献   

4.
张琼 《教育教学论坛》2012,(Z3):266-267
早期阅读,对0~3岁婴儿早期的语词概念能力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家长需运用适宜的策略支持幼儿语言的发展,说一说,找准孩子阅读的"源头",为最初的阅读活动提供知识经验的准备;读一读,把握孩子阅读的"兴趣点",选择适宜孩子早期阅读活动的方式方法;用一用,关注阅读活动中的"迁移",给孩子以融汇贯通的空间。从而给孩子更多的进行早期阅读和学习语言的机会,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读书,可以滋养人的心灵,净化人的心灵,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对孩子来说.热爱阅读可以使孩子受益终身。一个人不是天生就爱读书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实践证明,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是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孩子智慧的钥匙,将有利于儿童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阅读能提高人们的思考力和逻辑性,尤其对孩子的语言能力大有帮助。而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称,读书能帮助人们消耗热量。如果孩子小时候喜欢读童话书,那么今后发胖的几率就会降低。这一研究近期刊登在英国《每日邮报》上。  相似文献   

7.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为了让孩子们,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们喜欢阅读,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很重要,从小就应该让他们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并且鼓励家长配合老师完成督促孩子阅读的任务,这样会对孩子的阅读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进行有效的激励性评价,会使孩子们对读书充满信心,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8.
<正>李苦禅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欧阳修也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由此可见,阅读可以使人的思路更加开阔,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文思如泉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对于阅读教学的指导和要求:教师要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逐步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获得丰富的积累,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学生要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孩子思维的窗口,代表了孩子心理发育的水平,家长都非常关注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加上如今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加,大家更加关注孩子英语的学习,例如,双语幼儿园、剑桥英语学校、阶梯英语教学等等,一时间全民学英语,从娃娃开始学英语,效果到底好不好,对孩子的心智成长有什么利弊呢? 从小学习语言对掌握该语言无疑是好的,但关键是孩子应该在早期主要掌握什么语言?当然是首先掌握好母语。语言专家研究表明:当孩子的大脑忙于掌握语言时,如果训练过度,必然会压抑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语言能力强、外语好的孩子,数学、物理学习往  相似文献   

10.
据调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早期阅读,但家长在为孩子创设阅读环境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主观性.所谓家庭阅读环境的创设包括心理和物质环境的创设.绝大多数家长在为孩子创设家庭阅读环境时存在"重物质轻心理"的现象.部分家长过于强调阅读成效,过多地强调读本数量和硬件投入,而忽略了对孩子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阅读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明确阅读的目标和内容,尽量扩宽阅读量,尽早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交给孩子读书的方法并及时激励和表扬,以形成习惯。  相似文献   

12.
小学阶段儿童的发展心理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儿童诗歌教学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内部语言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审美能力。同时,诗歌的表现形式比较特别,画面感和跳跃感很强,很容易受到孩子的喜爱。对于初次接触诗歌的孩子们来说,大量阅读优秀儿童诗歌,然后尝试仿写儿童诗歌会是不错的方法。而如何合理有效运用情景帮助孩子学习创作儿童诗,则是老师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冯素梅 《成才之路》2012,(18):117-I0010
正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句话说明了读书在人类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对于正在学习知识的少年儿童来说,多读书将会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好处。那么,如何在学生的黄金时期引导他们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呢?一、培养读书兴趣只有当学生对读书有了兴趣,读书才会取得实效性。作为读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要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读书渴求,引导学  相似文献   

14.
屈晓春 《甘肃教育》2012,(24):66-67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是宋代大儒欧阳修的话。如何引导激发贫困山区孩子的读书兴趣,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因素,值得引起广大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一、学校的作用"学校者,文明进化之泉源也"。学生喜欢读书与否,学生成才与否,都与学校有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和家长若能以身作则,抽出一些时间,经常与孩子一起读书,对孩子将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大人阅读时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孩子在这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和父母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在班级中可开展。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孩子的教育发展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孩子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有了重要的认识。家园共育包括每一个生活的家庭和孩子所去的幼儿园,能让家庭与幼儿园共同促进孩子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现在家园共育已经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就现在的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出现的问题与应对办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教育是通过"教书"实现"育人"目标的。育人的途径并不单一,学校认为通过阅读这一途径达到的育人效果,是最恒久、最有力量,也是最有价值的。学校的全学科阅读以"优化课内阅读教学,拓展课外阅读教学"为突破,以"三立足"为底色进行阅读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阅读点滴谈     
正我国著名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其用意可想而知。对小学生而言,阅读优秀的作品,会对其人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认为,让读书成为习惯,对孩子的人格形成有着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一、阅读是孩子最好的娱乐方法之一现代的孩子们学习任务很重,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他们  相似文献   

19.
(接上期三、培养儿童早期读写能力的一些实用方法)2.多和孩子一起读书,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让孩子了解书面文字与口语之间的关系,是培养儿童早期读写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读书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和孩子一起阅读有这样一些益处:●培养孩子基本的读书技能读书需要一些基本技能,比如前面说到的怎么翻书以及按怎样的顺序来读等等。老师和孩子一起读书实际上就是在向孩子展示这些技能。成人用不着手把手地教孩子,因为孩子们很聪明,很快就会通过观察成人的行为、通过做而发现规律。孩子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寻找生活规律的…  相似文献   

20.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拿着书本缠着父母讲故事的时候,这其实也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国外一项研究发现,使孩子获得应有知识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给孩子阅读。尽早对孩子进行阅读的指导,可以使孩子尽早地进入知识的海洋,从而开阔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性情,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因此,每天饭后或睡前花上几分钟和孩子一起阅读,将使孩子获益终生。适宜教育内容 1.培养读书习惯。一个人成长的大部分时间都离不开读书学习,而学习的效率却与兴趣和习惯息息相关。因此,孩子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远比让孩子从书中学会什么知识更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