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起把课文分为三类,目的是要让学生自觉地掌握读写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因此要较好地处理三类课文的教学,首先就要明确一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和各类课文的自学要求。现试以第十册第六组课文为例,谈谈各类课文的自学要求与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三类课文的教学,教师的讲解要一类比一类减少,对学生的自学要求要一类比一类高。在教学第三类课文时,可采取“程序法”、“引导法”、“讨论法”指导学生自学。一、程序法。读一篇课文,从审明题意到读懂全文有一定程序。第一步是“审题”。  相似文献   

3.
新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根据字词句篇、听说读写之间的内在联系,把三十二个读写训练项目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分别安排在课本中的每一组文章里,做到循序渐进(不是直线上升,而是螺旋式上升)地教给学生基本功,提高其读写能力。落实好这些读写训练项目,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结合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中的第五、六两组课文,谈谈如何处理三类课文的教学。第五组课文四篇文章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通用教材把课文分为三类,即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和独立阅读课文,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高年级来说主要是为了加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本文仅就讲读课文的基本训练谈一些看法。(一)加强讲读课文的基本功训练,要从全局着眼,明确讲读课文在教材编写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通用教材的编写体系,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分讲读、课内自读和课外自读(高中只分讲读和自读)三种类型,这套教材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由“教”到“不需要教”的过渡趋势,组成了培养学生自读能力的三部曲,因此认识三类课文的地位和作用是处理好它们的关系,正确使用这套教材,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一些教师对三类课文处理不够恰当,特别对自读课文处理不当,有的教师用一个课时对一篇自读课文从结构、内容到写作特色作空洞乏味的讲解,实际上把自读课变成“简讲课”,并没有体现出自读;有的教师对课内自读课文,只在课堂上三言两语提些要求,就放任学生自己阅读,这是纯粹“自读”;有的教师对课外自读课文放任自流。第一种作法,是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地强调教  相似文献   

6.
篇的训练是高年级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按课文结构知识进行教学是篇的训练的重要内容。适量进行结构教学,不仅是学习文章布局谋篇,提高写作技法的需要,而且是提高鉴赏水平,激发阅读兴趣的需要。小语课文结构方式较多,教学时要因文制宜。现例举如下: (一)纵贯式(顺叙式)。即以事物本身发展的进程作为线索,纵向地组织材料。它是一般记叙文中最常用的结构方式。如《景阳冈》(第十册)就是以时间、空间为线索,按照事物本身发展的进程组织材料。教学时可进行如下谈话: 1.《景阳冈》按什么顺序写?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相似文献   

7.
结合二类课文教学提高以“读”助“写”能力江西刘先英结合二类课文教学,逐步提高学生以“读”助“写”能力,我认为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学习二类课文,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读写基本功训练比如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在教学这组...  相似文献   

8.
通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每组都有三类课文——讲读课文、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袁微子先生编著的《小学语文课文类型研究》一书中说:“三类课文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这个例话标明了读写训练的重点项目是什么,这便使这一组的课文由重点讲读课文到阅读课文到独立阅读课文都可以用例话所说的重点训练项目为主线串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由此可见,三类课文的教学都应扣住例话进行。通过三类课文的教学,通过“实践——认识——  相似文献   

9.
现行的初中语文课本在每单元都选配两到三篇略读课文,即自读课文。自读课文已成为语文教材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学生自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要加强自读课文的教学指导和训练,使自读课文教学真正为语文教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0.
部编教材将课文分为讲读、阅读、独立阅读三类一组进行编排,每组课文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重点训练项目和学习要求,体现了基本功训练方面鲜明的阶段性。这样编排旨在着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面就以第四册三十六课《彩霞姑娘》为例,谈谈低年级阅读课文的教学体会。一、确定教学要求,要恰如其分。《彩霞姑娘》是第四册最后一篇阅读课文,全文约800字,生字16个,篇幅较长,整个教学过程要在两课时完成,难度还是挺大的。在备课确定教学要求时,我考虑到:文章虽长,但有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11.
党俊俊 《成才之路》2013,(17):36-36
目前,有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对讲读、阅读和独立阅读三种类型的课文不加区别,把二、三类课文都当一类讲,不敢放手让学生读。这对于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来说,显然是不利的。因此,开学前教师必须读通全册教材,学习教学大纲、教材介绍和教材总说明,吃透教材精神,领会编写意图。在此基础上才能把握住各类课文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我认为:学生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主动地练才能获得。下面就以小语第九册第七组课文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怎样进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关键环节,是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钻研教材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包括学习课程计划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通读小语整套课本,熟悉各册教材,钻研一组教材;从整体上弄清教材的知识体系、训练序列、编写意图,准确把握语文基本功训练在各部分的要求,把握基本功训练的点、线、面。课文是教材的主体,为了准确掌握基本功训练的要求、步骤和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在整体把握教材,特别是在把握一组教材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每篇课文。理解教材也不是单纯…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中的讲读教学,是学生获得语文基本功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它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对小学中高年级讲读课文教学的课堂结构形式进行了探索。通过几年来的反复实践和验证,初步摸索出了“自学——精讲——练习”的三步结构式。一、自学自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大体把握课文,为教师的精讲作好铺垫。在指导学生自学时,我们根据不同年级的阅读要求,教给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步骤。中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是段的训练,它要求学生从  相似文献   

15.
讲读课文,是训练学生语文基本功的主要凭借,同时,也是为学习阅读课文及独立阅读课文打基础,因此,上好讲读课文很重要,在复式教学中不能因直教时间短而忽视了对它的教学,仍应遵循讲读课文的一般教学过程。 一、明确教学目标,分步完成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体现在布氏“目标教学法”中即为“呈现目标”一环。首先,应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以大纲的训练要求、课文所在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的要求、课文自身的要求为依据来确定目标。如小语课本中《观潮》是四年级课文,依照上述几点,我给《观潮》制定了以下要求:1.联系课文自学  相似文献   

16.
篇的训练是高年级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按课文结构知识进行教学是篇的训练的重要内容。适量进行结构教学,不仅是学习文章布局谋篇,提高写作技法的需要,而且是提高鉴赏水平,激发阅读兴趣的需要。小学语文课文结构方式较多,教学时要因文制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注音识字 ,提前读写”实验的阅读教材安排了精读和略读两类课文。目的是要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教给他们阅读知识与方法 ,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 ,还要在阅读中培养识字能力。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扩大知识面 ,发展语言和思维 ,进行思想品德和审美教育。现仅就精读课文教学谈点认识。精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主体 ,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范例 ,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所以 ,精读课文教学必须要学生掌握学习目标、训练层次、重点和难点、学习方法等 ,强化…  相似文献   

18.
三类课文就是小学语文从中年级起,有计划安排的讲读课文、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它安排的宗旨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形成阅读的技能,进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三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共同作用,相互促进,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协调完成培养自学能力的任务。但在实践中各自又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它们的关系表现为:在讲读课文中,教师的指导成分占的比重大一些,训练要求可高一些;  相似文献   

19.
一、把握略读课文地位略读课文一般文字较浅显,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与精读课文的教学相比,略读课文的教学对学生自学的要求有所提高,但理解的深度有所下降。新课标语文(人教版)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年级上下册课文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能力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目前,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忽视起始阶段阅读基本功训练的现象仍然存在,致使学生升入三年级时,因阅读能力低,教学质量下降。本文拟围绕低年级的阅读训练这一专题,试就五年制小语第三册第二组课文的教学,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