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斗争的指导思想和锐利武器。腐败是“三个代表”的大敌,而“三个代表”是腐败的克星。“教育是 基础”,人民群众是力量的源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健全完善的制度是腐败难以逾越的 障碍。必须高扬“三个代表”的主旋律,加强教育,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展民主,加强制度建设,加 强监督,防止消极腐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一 )“腐败”一词原意指物质的一种化学运动状态 ,即物质由原初的纯粹状态而变质和腐烂。《辞海》将“腐败”解释为“腐烂”。《汉书 食货志上》‘太仓之粟 ,陈陈相因 ,充溢露积于外 ,腐败不可食。’也泛指败坏、堕落。《辞源》将“腐败”解释为“溃烂发臭、陈旧迂陋、腐朽败坏 ,一般用于对食物的描绘。”在现代社会中 ,“腐败”概念被引申为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泛指人类的道德行为或社会风气的败坏和堕落。腐败的概念目前尚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和界定 ,国内目前关于腐败的概念主要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和锐利武器。腐败是“三个代表”的大敌,而“三个代表”是腐败的克星。“教育是基础”,人民群众是力量的源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健全完善的制度是腐败难以逾越的障碍。必须高扬“三个代表”的主旋律,加强教育,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展民主,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监督,防止消极腐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当前最大的腐败当属吏治的腐败,它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根源。”“在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反腐倡廉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 思想教育是引导人们应该做什么;依法治腐是告诫人们不可以做什么,而要了解党员特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取得了巨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现象,其中政治经济领域的“腐败”问题尤为严重。近年来腐败涉及的面和程度有进一步扩大和加深的趋势。究其根源,一是缺乏对“公权”的必要和适当的限制与监督,“逐公权而谋私利”存在并蔓延;二是腐败的产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广泛的民问心理认同基础,且二者紧密相联系在一起。要真正把腐败控制在一定限度,或者说消除腐败,制度建设和道德自觉当然是顶重要的,但清除腐败的民间心理认同基础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建立思想道德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以构建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是当前反腐工作的重点。为此,必须在权力主体主观上构筑“不想腐败”的思想防线,在权力运行机制上构筑“不能腐败”的法制防线,在权力内外环境上构筑“不便腐败”的监督防线,构筑“不应腐败”的心理屏障、“不必腐败”的动机屏障、“不该腐败”的道德屏障等八大屏障。  相似文献   

7.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坚定不移地反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从实践看,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得力,仍然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而形成“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运用《个人传统性和个人现代性量表》和《腐败归因问卷》,选取261名中国大学生为对象,调查分析中国大学生对政府官员腐败归因的维度、团体归因偏见以及文化取向与腐败归因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对官员腐败主要归因于“反腐法律、制度不健全”、“政商勾结的国内体制”和“腐败风气”等外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以及“官员对家人和周围亲信管教不严”、“反腐只是口号和手段”、“个人道德品行低下”等内部的、可控的因素;中国大学生在官员腐败归因中,没有表现出“团体自我服务偏见”;“传统人”对中国官员腐败原因的认知,偏重于难以控制和改变的因素,而“现代人”对腐败原因的认知,则偏重于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腐败一直是人类社会的顽症,反腐防腐是一项长远的系统性的工程。这项工程对于掌权者、权力主体来说,要落实于构建“四个不”,即一要加强反腐教育提倡廉政,构建“不想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二要合理制定公职人员的待遇和福利,构建“不愿腐败”的经济底线;三要加强监督确保廉政,构建“不能腐败”的权力规范机制;四要健全法制保障廉政,构建“不敢腐败”的法律防护环境。  相似文献   

10.
山西绛县法院3名前任院长因提拔、任用恶行昭彰的“三盲”副院长姚晓红,近日受到责任追究,分别给予免职、撤职和党内警告处分。这则消息令人鼓舞,也引人深思。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原因。四年前,当王宝森案发的时候,一位  相似文献   

11.
权力腐败是我国当前各种腐败的主导性因素。权力寻租是权力腐败的产物,又是权力腐败最主要的过程和手段。权力寻租阻碍社会发展进程,对其必须采取有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协议离婚制度是婚姻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该项制度存在协议离婚标准过于笼统、原则;子女利益保护不完善等问题,日益显示诸多缺陷。对协议离婚制度存在的这些问题应在立法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高校是学术研究的主阵地,也是学术失范的重灾区。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是学界的共同呼声。治理学术腐败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治理,才能标本兼治。而作为把高校学术研究成果推向社会的重要媒介,高校学报在强化学术道德建设、遏制学术腐败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高校学报应守土有责,从我做起,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学术编辑出版行为,勇于承担遏制学术不端的责任,大张旗鼓地倡导学术诚信。  相似文献   

14.
教育腐败的类型繁杂,花样层出不穷,危害巨大,已深受社会各界重视。本探讨了教育腐败的类型及其危害,分析了导致教育腐败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几种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一个企业的发展要讲究经济效益,一个学校的发展也要讲究办学效益,办学效益的重要保障是教学质量, 只有建立健全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促进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6.
Corruption and malpractices in higher education are today a major concern in nearly all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worldwide. It is a multifaceted phenomenon and has become particularly visible in the academic domain. This paper represents an exploration of the possible role that quality assurance can play in addressing corruption and malpractices. First, it briefly studies the factors that enhance the risk of corruption and malpractice in higher education. Second, it examines how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s can potentially identify and prevent corrup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Third, it discusses organisational options that prevent corruption in the quality assurance procedure itself. In other words, how the quality assurance procedure should be built in order to lower the risk of becoming itself the object of unethical behaviour and corruption.  相似文献   

17.
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脱离群众的原因有多种,但致命原因是腐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始终保持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从制度和机制上动大手术,根治腐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腐败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日益复杂化,犯罪所得资产的转移和藏匿也变得多样化,使各国打击腐败犯罪有了新的重要意义。同时,建立有效的资产追回机制,全面追回境外腐败资产势在必行,但在实践中却因法律等方面的障碍,追回腐败资产面临重重困难。《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五章确立的“腐败资产追回机制”,为腐败受害国破解追回腐败所得资产难题提供了重大转机。我国作为腐败犯罪的一个重要受害国,应当加紧研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有关制度,完善配套制度建设,有效利用“资产追回机制”追回外流的资产。  相似文献   

19.
地立官员与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权力寻租所产生的腐败问题日趋显现。以安徽省阜阳副区长曹颍章强拆民房为例,展肝论述权力寻租产生的原因、危害性。整治权力寻租一要树立正确的绩效观;二要实行“拆管分离”;三要健全法律制度和完善权力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0.
权力腐败是权力主体滥用权力,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来满足个人、团体、阶级等利益的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权力运行中的“三大矛盾”所引起,本质上是“公利性”与“自利性”的矛盾。为此,要根本上遏制权力腐败,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用法律规范权力、依靠人民监督权力、利用道德约束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