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乐府,本是官署(官府机关)的名称,后来才演化成诗体名称。乐府这个名称是西汉初年才有的,所以也叫汉乐府。据汉代历史学家班固的记载,汉武帝刘彻是“始立乐府”的人。乐,就是音乐;府,就是官府;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它的责职是制定乐谱.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工,并把搜集到的这些歌辞配以乐曲。这个机关很庞大,人员多到八百。官吏有“令”、“乐监”等名目。  相似文献   

2.
卡片①乐府乐府是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乐府一词最早见于秦代。而把乐府作为一种专门的官署,则始于西汉初惠帝时。汉惠帝设乐府令,乐官掌管的只是郊庙乐章,规模不大。把乐府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则始于汉武帝。《汉书·礼乐志》记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由此可知,乐府是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主要任务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搜集歌谣。卡片②乐府是古诗体的名称乐府由主管音乐的官署演变成一种诗体的名称…  相似文献   

3.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惠帝时均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主要是掌管朝会宴飨、郊把巡行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和乐曲,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我国东汉时仍没有乐府。魏晋南北朝时将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也叫“乐府”,于是乐府便由官晋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六朝人虽把乐府看成一种诗体,可着眼还在音乐L。到唐朝则已撇开音乐,而注重社会内容,如白居易的《新乐府》并未入乐,实际上不过是一种批判现实的讽谕诗。白居易等人曾在当时发起新乐府运动,他们提出的“文…  相似文献   

4.
乐府,原是古代音乐官署的名称,此名称在两汉初年出现,是当时掌管音乐的机关。在秦和汉初,就有了乐府,但当时规模不大,多只管祭祀、朝会的乐章,还未与民间歌辞发生关系。汉武帝时期,进一步扩大了乐府。这时主要为了一些文人创作制谱配乐,进行演奏,同时兼采各地“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汉乐府?从《汉书·礼乐志》的有关记载中可以知道。乐,是音乐;府,是官署,乐府,是官设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是掌管祭祀天地、宗庙以及宫廷礼仪所需的乐歌、舞蹈,包括采集歌谣、创作乐曲以及排练演奏。魏晋以后,人们习惯于把这一音乐机构演奏的乐舞节目中的歌词,称为“乐府”,于是乐府就由官署的名称,一变为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有时,为了与官署的名称相区别,也把这部分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称为“乐府歌辞”。  相似文献   

6.
相关介绍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时称“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相似文献   

7.
<正> 《陌上桑》叙述一个使君调戏采桑女子而遭到严辞拒绝的故事。是我国东汉时代的一首乐府民歌。所谓乐府,原是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秦。秦及西汉惠帝时均设有“乐府令”。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它不仅负责制定乐谱和训练乐员,还兼有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的任务。《陌上桑》就是被采集的民歌之一。由乐府配上曲谱,可以歌唱。到了六朝时代,人们为了把这种诗跟没有配曲的诗区别开来,就管它们叫“乐府”涛。  相似文献   

8.
《陌上桑》是我国东汉时代的一首乐府民歌。所谓“乐府”,原是西汉初年封建中央政府的一种音乐机关,它不仅负责制定乐谱和训练乐员,还兼有采集文人和民间诗歌的任务。《陌上桑》就是被采集的民歌之一。这种被采集来的诗歌,由乐府配上曲谱,可以歌唱。到了六朝时代,人们为了把这种诗跟没有配曲的诗区别开来,就管他们叫乐府。从此以后,乐府就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陌上桑》描写的是一个使君调戏采桑女子遭到严词拒绝的故事。它揭露了封建官僚的丑恶,表  相似文献   

9.
乐府是古代音乐官署的名称。乐者,音乐;府者,官府。它存在极早,但作为文学作品的体式,命名却比较晚。《汉书·艺文志》云:自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  相似文献   

10.
学习古典诗歌时,常见“乐府”、“汉乐府”、“新乐府”三个术语。要弄清这三个术语的意义,务必了解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下面就此说明之。乐府本是汉武帝仿照周代采诗体制而设置的音乐官署。它的职能是采集全国各地的曲辞和曲谱,同时也自行创制曲辞、曲谱。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官署所唱的诗(曲辞)及其它“乐诗”,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伊始的  相似文献   

11.
乐府本西汉武帝所创立的掌管音乐的官署。魏晋后把所采集的歌辞也叫乐府或乐府诗。乐府诗有两种不同性质的作品:一种是民歌;另一种是文人的创作或拟作。《陌上桑》是前一种——采集的民歌之一。《陌上桑》是一首民间故事诗,一名《艳歌罗敷行》,汉乐府《相和曲》名。是汉朝相和歌古辞。叙述一个太守调戏采桑女子而遭到严词拒绝的情形。诗中揭露了封建官僚的丑恶,表现了劳动妇女坚贞不屈、刚正不阿的品质和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诗中穿插对话,形象鲜明,描写也很生动。  相似文献   

12.
"词"这种文学体裁,兴起于隋唐,盛行于两宋,跟诗与音乐都有密切的联系,在文学史上有许多名称,"曲子词"、"乐府"等主要从音乐角度得名,"长短句"、"诗余"等主要从诗的形式变化命名。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中国诗歌史上,特别是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体诗,叫做"乐府".从殷代的瞽宗、周代的大司乐、秦代的乐府来说,乐府是一个音乐官署的名称;而且按刘勰在<文心雕龙·乐府>篇里所说的内容来看,"乐府"是专指那些入乐的诗歌.在本篇里,刘勰关于乐府的含义、起源,从汉代庙堂乐府的特点到三国魏晋乐府的特点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并且,还涉及到乐府总体的特征,即乐与辞的关系、雅咏与新声、协律与不入乐,把乐府作为一种独立文体论述的原因,等等.所以说,刘勰的<乐府>篇是一篇乐府文体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14.
<正> 当今许多文学史著作依然认为作为音乐机关乐府的设立始于汉武帝。其主要依据于《汉书·礼乐志》中的一段记载:“至武帝,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如果练考史料,并非如此。就在同一篇《汉书·礼乐志》中又有另一段记载:“高祖乐楚声,故房中乐楚声也。孝惠二年,使乐府令夏候宽备其箫管,更名曰安世乐”。乐府令即乐府机关的长官。《史记·乐书》:“高祖过沛诗三候之章,令小儿歌之。高祖崩,令沛得以四时歌儛宗庙,孝惠、孝文、孝景无所,更增于乐府习常肄旧而已”。这充分说明乐府机关在汉初就已存在。汉初礼乐,“大抵皆因秦旧事”(《汉书·  相似文献   

15.
教读偶记     
一、“乐府”设立何时?乐府,是专管音乐的机关,后来演为诗体名称,给这个词以双重含义了.汉代乐府诗歌大发展,乐府的规模也大,这是事实.但乐府的产生是否就在汉代呢?先看看我国最有影响的几部文学史的论述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一种被称为“乐府诗”的诗体。乐府,最初是汉代专门掌管音乐的一个官署名称。主要负责采集、编录、演奏所采集来的诗篇,当时称这些诗篇为“歌诗”。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才开始把这些“歌诗”称为“乐府”或“乐府诗”,成为诗歌体裁的一种。沈约的《宋书》始有关于“乐府”的记载:“鲍照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沈林子所著诗、赋、赞、三言、箴、祭文、乐府、表、片戋、书、记、白事、启事、论老子一百二十首。”梁代刘勰《文心雕龙》单立《乐府》篇。萧统《昭明文选》对所选录的诗分类时,也划出…  相似文献   

17.
乐府本指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汉武帝时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或创作的诗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乐府诗从两汉开始,历代都有作者,但到唐代为止,它的美学风貌使基本定型。我们知道,乐府之设,早已有之,汉武帝始立乐府官署。“至武帝定郊把之礼,乃立乐府夜诵。”[1]汉魏乐府和南朝乐府民歌构成了乐府两种基本的审美品格,一是两汉乐府的质朴无华和建安的风骨挺拔构成了汉魏质朴刚健的美学风貌;一是南朝乐府的真切自然、清丽婉转构成了迥异于汉魏的独特的美学品格。唐代以后,乐府诗作基本上进入摹拟期,但也正是在唐代,乐府诗终于找到了自我,完成了对自我品质的认同和塑造。唐代全部文化的根本是重建秦汉儒家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古诗(我把词和散曲也叫作古诗)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可以合乐歌唱的文学样式。《诗经》三百零五篇,篇篇都可合乐歌唱,所以《墨子·公孟篇》说“弦诗三百,歌诗三百”,司马迁也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汉代设立音乐官署———乐府,采诗配乐,兼采民歌,于是文学史上便有了关于“乐府诗”的记载。词是诗歌的变体,最初是为“曲子”(乐曲)填写的歌词,因而又称“曲子词”。散曲是由词脱胎而来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也是按乐谱的音律节拍制作的可供演唱的歌词。古诗与音乐的这种关系,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启示:是否可给古诗配上乐曲,让它以歌曲…  相似文献   

20.
古体诗常识介绍古体诗是在唐代出现一种新诗体即近体诗以后提出的一个概念。唐代以前,写诗不讲究平仄、对仗,用韵自由,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唐人将这类诗歌称为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后人仿照其形式体例创作的诗歌也称古诗。乐府古诗,本来是指两汉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可配乐的歌辞。乐府在西汉哀帝之前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行政长官是乐府令,隶属于少府。东汉的乐府诗歌主要是由黄门鼓吹署搜集、演唱而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