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记者在珠海唐家湾镇举办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上,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等相关问题采访了同济大学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关于历史文化名城"积极保护,整体创造"理论的解读,认为"积极保护,整体创造"理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出路所在,应将其作为理论指导和方法论,广泛在实践中予以综合利用并不断丰富发展。剖析了"积极保护,整体创造"理论的八大核心理念,即:城市发展论、历史资源论、科学保护论、渐进更新论、整体设计论、文化传承论、发展协调论和社会支撑论,并结合南京城市规划实践的思考逐一论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关于历史文化名城"积极保护,整体创造"理论的解读,认为"积极保护,整体创造"理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出路所在,应将其作为理论指导和方法论,广泛地在实践中予以综合利用并不断丰富发展。剖析了"积极保护,整体创造"理论的八大核心理念,即:城市发展论、历史资源论、科学保护论、渐进更新论、整体设计论、文化传承论、发展协调论和社会支撑论,并结合南京城市规划实践的思考逐一论述。  相似文献   

4.
以时间和事件为脉络,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需求牵引与信息技术应用驱动两个方面,基于政策及学术文献梳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信息化发展的历程,概括为既相互关联又各具特色的6个阶段,分别是基础信息测绘、环境遥感调查、时空信息管理、规划决策支持、保护监测评估、活化利用服务。在此基础上,面向未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传承及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趋势,展望3个发展方向:一是多维度精细保护,二是多粒度监测评估,三是多场景活化利用,旨在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从信息化走向智慧化。  相似文献   

5.
文化遗产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上的产物,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镇化工作的开展,要让文化遗产在城镇化发展中成为特有的竞争力,要正确把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方向,避免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不利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6.
结合其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数理分析以及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比较分析,在对泉州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问题,探讨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保护的均衡,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和地位,使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伊宁市是2012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交汇的城市,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一个边疆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伊宁市具有历史变迁过程复杂、历史资料稀缺、研究基础薄弱、各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多样等特征。以伊宁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系统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深入挖掘能够体现历史文化价值、地域和民族文化特征、城市建设和发展演变过程的文化遗产,确定了市域、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等各个层面的保护对象,并针对其自身价值特色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从而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经济与社会"、"城市文化资本"、"中外名城比较"、"名城保护案例"等栏目,欢迎学界朋友一起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经济与社会"、"城市文化资本"、"中外名城比较"、"名城保护案例"等栏目,欢迎学界朋友一起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经济与社会"、"城市文化资本"、"中外名城比较"、"名城保护案例"等栏目,欢迎学界朋友一起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搭建的重要基础。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文化地域性格鲜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梳理40年来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程,广州名城保护工作在保护体系建构、保护要素提取、保护特色呈现等方面有显著特点,取得了一定成果。近年来更是在名城信息记录数字化、信息监测数字化、信息展示数字化和数字化国际合作等方面作出积极的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广州经验。未来广州可通过创新保护理念、改善保护方法、优化保护机制,焕发老城市新活力,使广州名城保护工作更加出新出彩。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地区,也是保护与发展冲突最为集中的地方。在城市更新的时代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在更新发展过程中往往面临建筑质量维护欠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历史环境整治不当、生活延续性割裂等问题。在“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下,重点关注街区安全、全龄友好、文脉传承、合理发展和公众参与5个方面,结合部分城市的实践经验,对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技术方法和实践模式进行综合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A Notice Inviting Conntributions《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李响 《中国名城》2021,(5):71-79
保护以北京为代表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需要与时俱进,如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固本强基,是当下面临的一项重要使命与重大课题。近年来全国多地的实践结果显示,公益诉讼为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纳入法治轨道提供了有效抓手,其不仅有利于激发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而且也有助于发挥司法机关的监督力量。然而,将公益诉讼机制引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并非轻而易举,需要全国人大、地方政府、检察机关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只有切实做到制度供给充分、政策支持到位、资源配置合理,才能为更好地保护以北京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城提供足够法治支撑。  相似文献   

19.
由于建设背景及理念趋同于现代城市,近代城市历史地段相较于古代历史地段,虽然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存在同样的破碎化危机,但其留存和延续的要素类型、空间结构呈现出相对丰富的差异性。尝试从织补理论的系统整体观和文脉主义思想出发,结合近代历史地段的遗产空间特征进行解析,探讨“要素识别+核心激活+骨架链接+网脉通络”的织补理论更新路径。以重庆北碚老城区近代城市历史地段为具体研究案例,在文献梳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现存的破碎化问题,提出基底格局保护、城市肌理修复、公共空间缝补、城市网脉激活的保护策略,以期为当前历史地段保护方法的创新和完善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0.
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带来了极为深刻的负面影响,单纯追求GDP指标增长,使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长期得不到重视。多数政府并未把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仅作为主管部门的一项业务,许多地方编制了保护规划,却将其束之高阁。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也应顺势而为,找准契合点。从夯实公共政策的基础抓起,使其更具针对性。根据历史文化名城的存续特征及其保护工作的特殊性,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制定专门行政法。建立健全保护监管体系,尽快完善和落实监督机制、问责机制,保障专家咨询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