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幼儿教育领域,游戏是一个占有特殊地位的主要问题。人们在谈论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时,总是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幼儿的游戏问题。我国1989年试行、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明确规定了游戏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但是幼儿园为什么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怎样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如何认识和处理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目前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现状如何?在游戏理论研究及幼儿园游戏实践操作中,仍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上海市幼儿园美术中心教研组的老师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在美术与游戏结合、与生活结合、与各科教学结合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美术与游戏结合游戏的特点是儿童轻松愉快地、自觉自愿地活动。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特点是“画画玩玩”或“做做玩玩”,孩子对美术活动是从“玩”的要求为出发点的,“玩”是孩子学习的动机和动力。以折纸鱼为例:传统的教法,教师只是着重在教会孩子怎样折,不大注意研究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及活动的情  相似文献   

3.
游戏精神是幼儿教育的核心。近年来自主性游戏的推广与实践进一步巩固了游戏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地位。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容易误解自身在自主性游戏中的角色,出现高控者或隐匿者的偏差,影响了自主性游戏本体价值及工具价值的发挥。因此,亟待厘清幼儿园教师在自主性游戏中的行为边界并重塑角色,使其不仅成为具备游戏精神的“游戏人”,更要超越“游戏人”的角色,做游戏活动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记录者、反思者,这是新时代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诉求,也是回归游戏本真,引领幼儿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游戏·渗透·课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戏是早期儿童课程的核心。游戏不仅为教师提供了评价儿童的线索和完成课程目标的媒介,更重要的是,儿童通过游戏在群体的要求与不断发展的自我意识之间进行协调,在智力、社会性、体质和情感等方面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要求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形式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强调活动的趣味性和综合性。一、游戏与幼儿生活脱节的现象“幼儿园以游戏为…  相似文献   

5.
基于脑科学研究成果,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即“好游戏”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坏游戏”或游戏剥夺可能限制或损害儿童的发展。这些结论引发了对游戏功能的再认识,同时也有利于对儿童游戏实践活动进行一系列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尚巾 《家教指南》2006,(11):38-39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可借鉴 《新闻晚报》报道,上海市在日前召开的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幼儿园与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为儿童创设健康、快乐的童年,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制止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和“学科化”倾向,要承认每个儿童所具有的不同发展特点和潜质,让学前教育真正体现儿童的兴趣和发展需要,重视儿童的感性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丁兰 《黑河教育》2013,(12):83-83
皮亚杰说:“儿童的认知发展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游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幼儿园活动中,区角活动是最常见的游戏形式,它能够很好地让幼儿体验生活、展现自我,是幼儿学习、探索、发现、交流的最佳途径,是其自我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幼儿教育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本文结合我园区角活动设置的情况,略谈对幼儿园区角活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混龄游戏在农村幼儿园应被提倡。农村幼儿园由于招生不足而实施混龄教育(或混龄游戏)成为必然。混龄游戏是相对同龄游戏而言的,即同一空间或同一场域内允许不同年龄的幼儿共同游戏,协助完成学习任务。“混龄游戏活动是促进幼儿社会交往合作的支架。”不同年龄的幼儿混编在一起进行游戏,至少可以达到“以大带小”的目的,产生“儿童教育儿童”的效果。基于传统文化而创新混龄游戏的内容、方法与渠道应被提倡。传统文化游戏浩如烟海,以养性养心为主的游戏大有存在。  相似文献   

9.
<正>“探究”,即探寻追究或研究。北师大刘焱教授在《儿童游戏通论》中提出:“探究性学习是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所展开的自主探索活动,是以问题为导引的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经验的过程。”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此展开探索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和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还能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独立意识,促进其主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的区域环境是儿童每日在园内开展学习与游戏的重要场所,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之一。因区域环境的创设情况,不仅决定了儿童是否对区域活动感兴趣,而且决定了儿童在活动区域中能否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中班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个性化、科学性的提升,本文首先对当前部分幼儿园幼儿创意美术区域活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