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腿部语义场先秦时期包括股、胫、脚、足、蹄、趾和指,胫、趾和指用于人和动物,脚和足用于人,动物和器物、蹄用于动物。魏晋时期用法的变化主要在于脚只用于人和器物,足只用于人和动物。南北朝时期增加了“腿”一词。先秦至魏晋,该语义场的词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2.
段玉裁:"人曰肌,鸟兽曰肉。此其分别也。"据此,很多人认为古汉语中的"肌"与"肉"体现出人与动物的区别。但是,通过对史书、佛经、医书三类文献资料考察先秦"肌"和"肉"的发展,得出以下结论:"肉"在先秦时就可以用于指人,汉代"肌肉"一词的出现就已经开始替代"肌"指人的功能,"肉"从魏晋时开始替代"肌"指人的功能,大约在南北朝时期,确立了在该语义场代表词的地位。而"肌"自始至终可以单用,而且还保留为特定词来指代人的肌肉,没有完全被"肉"所替代。  相似文献   

3.
古汉语兼语式、处置式中,"指宾"副词主要有两种排列方式:1.V1之前;2.V1之后、V2之前。从上古汉语至近代汉语,"指宾"副词序位变化的趋势是:从V1之前向V1之后、V2之前移动;引起这种变化的内因是V1的虚化,不担任句中主要谓语。这是汉语"事理常规语序"原则及副词"语义接近原则"的双重体现。"指宾"副词序位的调整与处置式的发展也有一定关联。副词的"隐性"位置研究需要重视。  相似文献   

4.
"名+名"结构是现代汉语中一种较常见的词语组合现象,该结构中的"名"具有多样的语义特征。本文主要分析"名+名"结构的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其句法关系有:定中关系、并列关系、复指关系、主谓关系;语义关系有:材料+主体、所属+主体、功能+主体、性状+主体等。  相似文献   

5.
“圈养”本是农业这个行当中,饲养动物的专业术语,是指利用围栏或圈舍饲养动物。与“圈养”相对,“放养”则是指利用自然环境饲养动物。这两个词一般用于把具有经济价值或需要保护的动物放到一定的环境中,使它们繁殖。从而获取更高的经济回报或达到更好的保护的目的。它们语义的适用范围当然以动物为主.不能用于人。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共宾连动式的象征关系研究发现,共宾连动式V1+N+V2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象征关系是通过自主/依存联接实现的。共宾连动式的语义概念化是通过依存成分"V1"及"V2"的图示性次结构界标和同一个自主成分"N"的不同语义侧面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程度副词+名词"这种现象开始流行起来,本文结合大量的语料实例考察该结构中名词的类型、语义特征和语义条件限制。主要内容为:第一,概括"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类型。将出现在副名结构中的名词划分为抽象名词、指人名词、指物名词和专有名词四种。第二,分析"程度副词+名词"中的名词的语义特征。对于词义,做了两个层次的划分:名物义与性状义。第三,从名物义和性状义的角度来分析"程度副词+名词"中名词的语义条件限制。  相似文献   

8.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N1+"与/及"+N2+V这种同形多义句式主要是由两种情况造成的:1.句子的歧义:使用者主观上确定N1和N2关系,句中"与/及"的意义是确定的,只是由于各种限制,暂时无法判断而已。对于此类的"与/及"可利用语境消除句子歧义,判断"与/及"的词性;2.语词的模糊现象:使用者只是对事物或现象在某一方面形成概念,主观上不确定N1和N2关系,只知道可以采用N1+"与/及"+N2+V这个句式,但是没有明晰地辨别其中的"与/及"究竟是并列连词还是介词时。对于此类的"与/及"可用语义框架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它在整个语义框架中的作用,而不拘泥于词性的划分。  相似文献   

9.
说“腿”     
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腿"的语义场以及其词义发展脉络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分析,认为从语义场的角度说,"腿"包含"人腿"、"动物腿"、"器物腿"、"火腿"四个子语义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则"股"、"胫"、"脚"等共14个词曾在历代典籍中有过"腿"义。  相似文献   

10.
在简要回顾"副词-名词"结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试图从认知语义的角度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来讨论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旨在对这种结构的语义特征有一个更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进入"副-名"结构的名词大多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语义内涵丰富,(2)感情色彩转变,(3)特征为人熟知。而这些名词存储信息量的大小也对能否进入该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固然"常和"但是"连用,它的使用有特殊的语义背景,"固然"所在的小句承认对方刚刚提出的事实或很多人公认的看法,"但是"所在的小句表达反转的语义,是说话人表达的重心。"固然……但是"句有4种主要格式:A固然C,但是(A)也D(C和D有相反的关系);A固然C1,但是B也C2。(C1、C2有类同的关系);A固然C1,但是(如果/只要)……,A就不C2了。(C1、C2有类同的关系);A固然C1,但是更C2的是……(C1、C2有类同的关系)。"固然"的使用受到语体、篇章和预设的影响,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营造论辩会话语境进行"固然"主要格式的操练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很多动物词语都具有丰富的国俗语义,都包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以动物词"鱼"为例,对其在英汉语中的国俗语义进行对比,有助于人们更恰当地把握不同语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1.马走过了桥。[误]The horse walked across the bridge. [正]The horse went across the bridge. [析]walk通常指人“走”或猪、牛、骆驼等行动迟缓的动物,go则可用于指马或一切动物。2.我把钥匙忘在车里了。  相似文献   

14.
协同副词语义指向及歧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副词的语义指向有前指单项、前指多项、后指单项、后指多项、双指多项五种情况。因为语义存在多指的可能,含有协同副词的句子有时会产生歧义,它主要表现在三种格式中:N1(受事)+N2(施事)+协同副词+VP2N1(施事)+介词+N2(施事/受事)+协同副词+V+N3(受事);N1+使令动词+N2+协同副词+VP。  相似文献   

15.
英汉语言与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长期以来,人们借用动物名词来表达抽象概念,动物词具有深层的国俗语义。通过比较汉语中的"狗"和英语中"dog"分别在不同语言中反映出的国俗语义,探究了两种文化的差异,以期对跨文化交际研究和英语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人称代词"人家"可以泛指"别人",可以专指"他/他们",可以指"我",可以指"你"。"人家"不同语义的形成跟语言的主观性有关。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视角"和"情感"解释"人家"几种语义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杨忠健 《成才之路》2011,(8):98-I0015
人的长处具有广泛的含义——凡与周围人相比,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皆可称之为长处。家长帮助孩子扬长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发掘。一个人必须观察和感悟乃至发掘自己的"闪光点",并让它不断丰富,使之更加突出,最终用于工作和生活中。 2.研短。世间万物,皆有其短。陈景润不善教书,  相似文献   

18.
从句法功能上看,类固定短语"边V1边V2"是谓词性短语,"边…边…"格式对嵌入动词的语义特点与句法功能具有选择与制约。从语义关系上看,"边V1边V2"不是单纯地表示两个动作同时发生,它的同时性并不平衡,而且具有目的性和承接关系等衍生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由岩 《考试周刊》2012,(3):41-42
创造力一般是指产生新的想法,发现和制造新的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人的一种高级能力,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美国教育学家罗恩菲尔德指出:"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人类能够创造而动物不能。""创造是人类所具有的本能。"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开发其创造潜力,提高其创造能力是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春秋经传集解》限定范围副词主要有"唯"、"但"等八个,常用于谓语前,修饰充当谓语的动词或形容词,也可以用于主语前。其语义指向以后指为主,具体所指不一;部分限定范围副词语义还可以前指。《集解》限定范围副词没有超出先秦所使用的范围,中古新的限定范围副词系统在《集解》时代尚未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