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字,在现代汉字中约占百分之九十,辨识形声字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赵廷为先生的文章否定了黑山经验,反对集中识字主张分散识字。对这个问题我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在黑山经验的启发下,我们在附属小学进行了集中识字教学的试验。在1960年入学的一个班中,我们用同音字归类和形声字  相似文献   

3.
六书问题是汉字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形声字更是六书研究的重点,文章对近三十年来众多学者、学派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从形声字定义、形声字来源、形声字结构等方面展开了述评,认为存在材料来源欠考、应用研究不足、重复研究较等多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黄进雄  张健红 《教师》2014,(28):71-72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据统计,形声字占常用汉字80%以上,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形声字的识字教学,教会学生分析形声字的结构,使其能够根据形声字声旁的表音功能辨识形声字,从形旁入手,能识别字形正误,又根据形旁与这个字意义有关的特点,了解其字义,正确书写。  相似文献   

5.
伯安立说     
语文教育家陈伯安先生,打算把他几十年来关于文化教育的思考,用哲理诗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计划写100篇,然后定名为《伯安百说》。本刊得知伯安先生这一宏大设想之后,便捷足先登索取了他最先出手的六说,分别发表在本刊今年第1期和第3期上。文章发表之后,读者反响强烈,众口一词称好,并有多家报刊进行转载。于是,本刊决定继续发表伯安先生的这组文章。敬请广大读者关注。伯安立说 陈伯安作者小传陈伯安,生于1944年,1962年参加教育工作,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1987年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历任武汉市长虹中学校长…  相似文献   

6.
本刊2011年第7期曾刊发《何其荣和他的杰生小学》的文章,介绍何其荣先生1940年代创办的遵义杰生小学。2012年遵义历史文化研究会编辑出版《抗日烽火一名校》,以回忆录的形式保存了该校丰富的史料。何先生今年96岁高龄,仍执笔追记刘伯庄先生在遵义办学的往事,本刊乐意为地方教育史立此存照。  相似文献   

7.
从语音上辨识形声字于中形声字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叫形旁或义符,表示意义类属;另一部分叫声旁或声符,表示字的读音。由于这种方法优于其他几种造字法,因而形声字占了整个汉字的80%以上。形声字虽说是一半标音,但并非全部按这半边来读,若是“秀才识字读半边”,...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 通过《形声字》教学,使学生懂得形声字表音、表意的特点和作用;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辨识汉字的形、声、义;订正错别字。教学课时:一教时。教学内容: 一、学习形声字的意义是什么?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已经有六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在汉民族文化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把历代的汉字累计起来,大约有五、六万个字,常用字约五千个。这都是汉民族人民在长期的  相似文献   

9.
栏目沿革"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栏目是本刊重点栏目之一。自1955年创刊后,本刊一直高度关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1957年第1期即刊发了章开沅先生的《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其后至1983年共发表47篇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论文。1984年,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成立,以商会史为主体的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得到了学报的高度关注,刊发的章开沅、马敏、朱英等人的文章引起学术界较大反映。1988年第2期学报开始设立"中国现代史研究"栏目,1990年改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相似文献   

10.
關於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問題,本刊從一九五一年十月出版的三卷六期起,已陸續發表了十二篇文章,其中有一些不同的意見,讀者也還有不少疑問,為了使我們對於陶先生教育思想能有正確的認識,我們準備再展開討論。大家對於本刊已發表的文章,或者對於陶先生的著作,如有意見,都請寫出。陶先生教育思想對於過去以至現在許多學校裏有怎樣好的或不好的影響,亦請反映。本刊對於這一類文章都很樂於發表。  相似文献   

11.
〔大纲要求〕复习和运用汉语拼音。初步了解汉字的构字方法,辨识形声字.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教材依据〕《汉语拼音方案》,《形声字》(初中第1册),《汉字形体的演变》(初中第4册),《字典和词典》(初中第2册)。  相似文献   

12.
文章例举了学术界对于简化字理据性的看法,提出了分析简化字理据性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并以倪海曙《现代汉字形声字字汇》中的形声字为例,就如何对简化字的理据性进行量化分析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3.
5月22日是伟大的数学家陈景润先生诞辰80周年纪念日.本文为陈景润先生当年抱病所作,发表在本刊1986年第1期和第4期上.今天重发此文是为感念陈景润先生对本刊和中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关爱.在这里我们共同缅怀陈景润先生,同时祝愿我国数学界人才辈出,再续辉煌.  相似文献   

14.
马佩、李振江先生的文章《究竟什么是论证》,(见本刊1994年第1期)对刘宗棠的《论“承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现在、张盛彬先生又寄来《究竟什么是成功的论证》.并提出“论证的规律应该是共许律,也可称承认律”.而且张先生认为对此问题的讨论可能是“普通逻辑向前进的一个突破口”.现将张文全文发表,欢迎大家继续争鸣.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本刊今年第3期推出了李镗、刘占泉两位先生关于字词教学的文章并配发了按语,以后又陆续刊出了一批相关文章,引起了不少读者,尤其是中学一线教师的关注。几个月来,编辑部收到不少来稿,就字词教学发表意见。本期从中选登两篇。张初吴先生侧重写作,张海德先生...  相似文献   

16.
更正     
本刊2012年第3期第49页发表的文章《实验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者:张爱兵,单位为湖北省仙桃市新里仁口中学;邓洪成,单位为湖北省仙桃中学;本刊2012年第4期第1页发表的文章《对硝酸铵晶体结块问题的再分析》,作者:张笑宇,单位为河北省秦皇岛市实验中学;本刊2012年第4期第43页发表  相似文献   

17.
形声字是中小学识字教学的重难点,文章全面考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3500字表中的形声字,分析声符读音、声符位置以及声符的构字能力,计算出声符的有效表音率,提出教师在形声字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适时、适度、适当三大原则,逐步培养学生对形声字声旁感知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从而建立科学的的形声字观,真正提高汉字教学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本刊自1999年创刊以来,刊发了一些有影响、有分量的好文章,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为进一步推动“两课”教师和广大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提高本刊文章的内在质量和水平,本刊编辑部拟在创刊第50期后,举办一次《导刊》优秀文章评选活动。有关评选办法如下: 1.评选范围:《导刊》前50期,即从1999年第1期至2003年第2期所刊发的文章。 2.评选条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和重大理论前沿问题或“两课”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以及师生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有说服力的论述和…  相似文献   

19.
本刊2004年第7期杨之先生的文章,在给出一个最小值极大化问题解答后,提出:已知 m 为正偶数,且实数 x_1,…,x_n 满足sum from i=1 to n xm_i=1,求 max min |x_i-x_j|.(1≤i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1月14日为我区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丁培忠先生逝世10周年祭日。本刊为纪念这位在全国语文教育界享有盛誉的本土学人,拟从2014年第1期起征集与之相关的文章。来稿可以站在课改十年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丁先生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