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准确的跳远踏跳的重要性1、跳远踏跳是完成完整技术的关键。在跳远的比赛中,踏跳是水平速度向上速度转变的关键环节,准确的踏跳又是完成跳远整体技术的关键,没有准确的踏跳就没有跳远成功的可能,所以,在跳远技术中,踏跳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支撑跳跃动作丰富多采,富有挑战性,深得学生喜爱,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一些简单辅助练习,循序渐进,锻炼学生上、下肢的协调配合。l、单踏双落游戏是建立踏跳技术的有效手段之一支撑跳跃踏跳技术较为重要,如果踏跳动作不果断,容易使腿部或腹部碰、撞在器械上而致伤。要解决好此技术的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可利用单、双圈游戏建立单踏双落的动作概念,然后再进一步提高踏跳、上板动作质量,要求动作短(上板距离)、平(上板高度)、快(并腿快、踏跳快),脚前掌搓板(地)有力…  相似文献   

3.
速度在跳远助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繁荣  张樯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1):43-43,45
跳远技术包括四个环节,助跑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助跑技术中最后几步步长、速度节奏和动作结构的变化,关系到最终跳远的成绩。踏跳时水平速度损失率小,踏跳的组合形式,跑与跳技术结合的合理,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踏跳是跳远技术的主要组成部份。一个优秀跳远运动员必须具有快速助跑速度,取得最好的起飞初速度,合理的腾起角和较大的腾空高度,在极其短促的时间里改变方向,都需要通过踏跳的一杀那表现出最大的作用。(比蒙、刘玉煌等国内外名将的才能除具有良好速度外,主要是踏跳技术有超人之处。〈如比蒙的水平速度、腾起角、腾空高度都是世界之最〉。)其中,踏跳动作是整个跳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份。一、踏跳技术的三阶段要教好踏跳技术首先要搞清踏跳技术结构才能采取正确有效的手段,促进成绩的提高。踏跳的技术可分:放脚(上板)、支撑(缓冲)、起跳(蹬伸)三个连贯的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5.
人们都知道,跳高的完整技术是由助跑、踏跳、腾空(空中动作和落地四个主要环节组成,而正确有力的助跑和踏跳的结合,才是决定跳高成绩的关键。跳高的踏跳形式又大致分以下两种类型:即速度型踏跳和力量型踏跳。  相似文献   

6.
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是影响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在当今世界跳远助跑速度越来越快且助跑速度日趋接近的今天,踏跳技术的差异已成为决定成绩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跳远成绩不仅取决于助跑速度,而且在较大程度上受到踏跳技术和踏跳能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踏跳技术在完整的跳远技术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起跳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跳远成绩。而起跳腾起角及垂直速度较小是我国跳远运动水平继续提高的一个重要障碍。运用数理统计法,对世界和中国不同等级优秀运动员踏跳过程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进行分析,为科学认识踏跳技术实质和跳远教学训练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踏跳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SAFMS-T型六维测力平台测量与平面定点录像解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冲击阶段、积极缓冲阶段、反射蹬伸阶段、动力蹬伸阶段等,对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踏跳着地技术的优劣表现在以髋关节为轴的大腿积极剪绞速度和幅度;踏跳缓冲技术中,形成以膝、踝关节主动缓冲的积极缓冲阶段和以屈踝缓冲为主的反射蹬伸阶段;踏跳蹬伸技术中,反射蹬伸阶段获得垂直速度,动力蹬伸阶段获得水平速度。  相似文献   

9.
跳马过程中人-器械动力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程菲和洪淑贞完成的“踺子转体180°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转体180°”(简称“R180”)进行建模与仿真,从研究两人与跳马器械动力学关系上,揭示这类跳马在踏跳和推马阶段的运动技术规律.方法:首先对程菲和洪淑贞完成的“R180”进行三维运动学分析,再采用MSC.ADAMS/ LifeMod软件建立19环节的人体模型,通过Python脚本语言编写的接口软件,将人体三维运动坐标赋予人体模型,建立与人体相接触的助跳板、跳跃平台(马)的跳马器械;最后对“R180”进行计算机仿真及动力学分析.结果:程菲踏跳垂直反作用力峰值为2 382 N(5.9 BW),洪淑贞为2 692 N(6.5 BW),程菲在开始踏跳阶段垂直反作用力-时间曲线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小平台期,而洪淑贞没有出现;程菲推马双手垂直反作用力合力峰值为556 N(1.4 BW)、洪淑贞为846 N(2.1 BW),程菲此阶段垂直反作用力-时间曲线呈双峰型,洪淑贞呈单峰型.结论:“R180”类跳马动作,踏跳阶段,运动员踏跳同时的一定量转体减少了第一腾空转体难度,可能也减少了踏跳力大小,这对于踏跳技术好坏无明显影响;推马阶段,不要使身体纵轴转体开始过早,这可能导致向上推马动力不足,影响第二腾空高度.提示,完善踏跳和推马技术是练习这类跳马动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跳远踏跳力学与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踏跳是跳远的主要部份。跳远运动员在助跑中所获得的速度,必须通过踏跳动作尽力获得下面两个效果。一、应尽量减少水平速度损失的比率,同时为踏眺腿蹬伸用力做好准备。二、把握恰当的时机,使踏跳腿爆发地蹬离地面,以获得尽量大的垂直速度。这是踏跳的两个任务。从而得到很好的起飞初速和腾起角以及较大的腾空高度。是取得理想跳远成绩的决定因素。为了做到上面两点,除了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速度、弹跳力、运动技巧以及高度身体发展水平之外,还必须掌握完善合理的踏跳技术。近些年来,国内外专家对踏跳进行了许多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促进了跳远运动水平的提高。本文对踏跳技术首先进行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1.
跳远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勰  魏文仪 《体育科研》2005,26(4):57-61
跳远运动是传统的田径项目,有关对跳远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机制及其专项评价指标一直是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起跳动作的阶段划分及及主要的争论焦点——腾起速度与腾起叫的匹配关系等问题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2.
跳远起跳技术是由起跳腿的“缓冲与蹬伸”和摆动腿的“蹬、摆”两个技术构成,作为跳远起跳动作的重要技术构成之一的摆动腿摆动技术对整个起跳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中摆动腿技术有关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探讨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中摆动腿技术的运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跳远技术方面的文献资料,并采用数理推论法阐述了腾起角在跳远中的作用,主要分析腾起角与速度利用率、垂直速度、下肢起跳工作机群的退让收缩能力的关系,并对最佳腾起角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雍明 《体育科研》2011,32(4):64-66
采用技术动作录像拍摄与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幸娟起跳技术分别从起跳阶段时间、起跳腿膝角变化等方面进行运动学分析,旨在改进、完善郑幸娟的跳高专项技术,尽快提高我国女子跳高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5.
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主要由起跳腿的蹬伸技术与摆动腿的摆动技术所组成。目前,大多数人们集中于跳高起跳的"蹬伸"技术研究,对起跳阶段的"摆动"技术研究相对较少。文章运用现场技术录像和运动图像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起跳阶段摆动技术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前摆动腿最大缓冲幅度比较大;在起跳阶段摆动腿蹬离瞬间,摆动腿膝关节角度变化较小。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的摆动腿缓冲阶段,身体重心的高度、摆动腿膝角的变化情况与助跑水平速度的损失有显著性相关。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伸膝角度、伸膝速度与起跳腿着地时摆动腿的摆动速度、摆动腿离地后的最大摆动速度都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九运会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相关参数的分析与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九运会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相关起跳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认为起跳 力量不足仍是制约我国男子跳远成绩的关键。因而,在保持和提高速度的前提下,增加运动员的 起跳力量训练是提高我国跳远运动员成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跳远起跳阶段摆动腿摆动的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采用 JVC高速摄像系统对参加第 4届城市运动会 (1999,西安 )男子跳远比赛前 10名运动员起跳过程摆动腿动作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摆动腿摆动技术在跳远起跳过程中对增加身体重心垂直速度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速度在蹬离地面至最大缓冲阶段角速度不断增加 ,蹬伸阶段角速度为零 ,其特征与运动生物力学有关原理相符 ;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相比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瞬间摆动腿摆动时机晚、速度慢、摆动幅度较小 ,从而影响了起跳效果 ,这是影响跳远成绩提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外高水平女子撑竿跳高技术的生物力学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我国女子撑竿跳高的发展潜力,用爱捷录像解析系统解析获得数据,比较分析1997年室内世界锦标赛2名优秀选手蔡维燕(Cai)和埃玛·乔治(Ai)的撑竿跳高技术。结果表明,Cai的起跳速度和摆体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提高起跳速度,合理减少起跳角,对加大弯竿,提高握竿高度和摆体速度有高度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世界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生物力学对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对中国与世界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 (现世界纪录保持者科斯塔迪诺娃以及贝科娃 )起跳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 ,同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 ,中国运动员起跳时身体重心高度较低 ,差别非常显著 ;起跳重心腾起速度上没有显著差别 ,处同一水平。中国运动员表现出助跑 -起跳速度快 ,起跳时间短的特点。起跳过程中 ,膝、髋关节缓冲幅度较大 ,而踝关节缓冲幅度较小 ,起跳结束时起跳腿各环节的伸展不够充分。起跳时踝关节的蹬伸速度远远小于世界水平运动员 ,但膝、髋关节伸展速度较快。另外 ,中国运动员过竿技术存在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20.
中外男子优秀跳远运动员技术参数的运动学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关键技术参数的运动学比较和分析,发现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较慢,起跳角度相对较小,运动员的起跳能力较差。认为,在今后的跳运训练中,应提高运动员的绝对速度,改善起跳技术,加强起跳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