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孟子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所谓诚者,就是真实无妄的意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教育就是"思诚"的教育,我们的师生都应该是"思诚者"。如何开展思诚教育,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一、挖掘诚信资源要以点带面我们的教材设计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涉及诚信内容的课文也为数不少。我们应树立诚信教育意识,主动挖掘教材中的思诚教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诚信教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本文从诚信是大学生立身做人的内在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一切道德的基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等方面论述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努力完善诚信教育的教育机制,不断改善诚信教育的环境机制,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加强诚信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诚信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教育问题.诚信教育是师生之间共同接受的教育,是师生共同都要履行的道德,是师生共同的诚信.本文主要对诚信教育进行阐述,以培养师生善待社会,诚待生活的素养,把"诚实、信任"的理念深深灌输到心中.  相似文献   

4.
陈伽  胡亦佳 《现代教学》2015,(Z1):58-59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炎黄子孙立身处事的基本道德规范。在我国古籍中,对"诚"字的具体论述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既是天道,也是人的本性。"诚"对于个人来说,绝不是外力,因为感知"诚"是一个人尽其本性的方法,是一个人推己及人,参悟天地造化的方  相似文献   

5.
诚信,是最为古老的德目之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古老命题,何以成为时代焦虑?因其重,也因其急。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中充盈着"诚"与"信"的闪光思想,这些传统诚信思想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在于:诚信立人教育是大学生成人教育的核心目标和内容;内诚而外信是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当然路径选择;诚信践行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这是两千多年前孟老夫子对诚信的呼唤。他大概没有想到,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诚信危机依然在困扰我们这个社会。对于一名企业的政工干部而言,当他每天面对这些现象时,心中的困惑与迷惘却会油然而生: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还要不要做?应当怎样做?作为一名国企的老政工,我们认为,正因为如此,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做,而且还要加强。因为历史的经验证明,坚实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曾是我们战胜敌人,克服困难的有效保障。破题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以“诚”为本,以…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诚信"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注重以"诚"为主的内在人格修养的自我完善;西方"诚信"注重运用契约与法制进行维护,建立了契约诚信,更注重的是"信"。诚与信紧密相关,诚是信的基础,信是诚的外化。诚信的心理结构包括诚信认知、诚信动机、诚信行为三个要素。学校诚信教育应采取切实措施,端正儿童、青少年的诚信认知,激发其诚信动机,塑造其诚信行为。  相似文献   

9.
浅谈高校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文化传统中优秀的诚信思想 诚信是我国传统伦理中的重要范畴,也是我国传统伦理中最具影响力的道德规范之一."诚"是中国古代社会交往的出发点,也是作人的基本原则.<大学>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系统思想中,认为修身的先决条件就是诚心,指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中庸>更是从本位论的角度看待"诚",认为"诚"是社会的本原,提出"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人只有"诚"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诚信"是人道的第一要义.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旬子在<旬子·不苟>中把"诚"看成是德性的基础,看成是修身养性的根本.认为"养身莫善于诚".  相似文献   

10.
诚信教育的心理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诚信与诚信教育进行了心理学的考察。认为诚即世界观,诚信是人格因素;诚信教育即世界观教育,诚信教育是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充盈着“诚”与“信”的闪光思想,这些传统诚信思想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在于:诚信立人教育是大学生成人教育的核心目标和内容;内诚而外信是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当然路径选择;诚信践行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张爱莲 《幼儿教育》2002,(10):34-35
诚信教育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和事业发展的基石。为了让孩子将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让孩子从小懂得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下面三篇文章介绍了教育孩子讲诚信的一些做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诚信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是为人之本,信是立身之道。了解诚信建设的现代意义,着力从舆论宣传、激励考核、监督约束、领导重视等几个方面来构建诚信机制,是当前诚信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一个"狼来了"的故事,一个说谎的孩子,最后失去了求援之手,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了代价。它告诫人们:"人无诚信不立""国无诚信不稳",只有诚信,才是走向成功的通行证。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以诚信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一、小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小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一个"诚信"课题组对小学生"诚信"问题进行了问卷调  相似文献   

15.
"诚"与"信"在儒家经典中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诚"侧重于内心的真诚不欺,"信"侧重于外在的践行承诺。儒家提倡"诚"与"信"的统一,即"内诚外信",但更重视的是"诚",因此在二者发生矛盾时为了"诚"甚至可以牺牲"信"。这种观念迄今对国人的诚信观仍是有影响的,因此在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既要重视道德诚信,也不能忽视契约诚信。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46):15-16
"诚"主要指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信"主要指取信于人,信任他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道德之基石,是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内容,诚信教育应从小抓起。但由于社会原因,小学生的不诚信现象比比皆是。学校教育如何培养诚信学生,尤为重要。文中先分析学生不诚信现状的成因,再从知、情、意、行几个方面论述培养诚信学生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诚"就是诚实,真诚,说实话,办实事,不欺人,不做作.从社会、家庭、个人原因出发,对高校大学生诚信分析思考,探究其深层次原因,对大学生诚信教育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诚信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之一。加强初中生诚信教育,既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微观角度看,初中生诚信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这种系统主要是由初中生诚信理论教育、宣传诚信与日常诚信教育几个子系统构成;从中观角度看,初中生诚信教育又是校园诚信教育中的一个子系统,会受到初中生诚信教育理论、理念、内容变化的制约;从宏观角度看,初中生诚信教育处于社会诚信环境大系统中。探究初中生对诚信的认知态度以及影响因素,初中生诚信缺失的归因,初中生诚信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据此对初中生诚信缺失问题进行深入的学理性思考,有助于推动初中生诚信机制建设,增强诚信理论教育的科学性和实践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李娟 《教师》2012,(7):104-105
"诚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言行负责任的伦理规范,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诚"是诚实,为人真诚,诚恳待人;"信"是信用,取信于人,信任他人。然而由于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的缺失,导致了学校诚信教育相对缺失,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进恒 《甘肃教育》2013,(21):28-28
“诚”乃为人之本,“信”乃做人之道。为人以诚,待人以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起码的道德修养。但当前,学生的诚信问题令人担忧。那么,如何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