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屈指一算,我到图书馆工作10多年了,担任馆长一职也近10年.记得两年前一位同仁看到我时说,高馆你这两年怎么会苍老了这么多,我嘴上说都一大把岁数了不老才怪.其实我深知,当了十来年的馆长,我不知经历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夜深人静时一想起一件又一件该做的工作,不知不觉一夜就过去了,妻子说若给你当个大点的官一定焦虑成神经病了.  相似文献   

2.
李春 《图书与情报》2008,(2):120-123
主持人的话:我是在2007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志愿者行动——四川省基层图书馆馆长培训班上认识李春的,她向我们大家作自我介绍,她是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馆长。对李春,我做了两件事,一件是精神上的,我成了她的粉丝;另一件是行动上的,在她发言后,我拥抱了她。  相似文献   

3.
我的图书馆情缘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述说了未预料到当图书馆馆长之事。“杂家”当图书馆馆长的好处是:知识面广、思路开阔、适应性强。但要当好大学图书馆馆长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三年多的馆长工作历程深深体会到:当馆长可以促使自己不断学习,认真读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可以以书会友、以文交友、结识读者、广交知音;可以促使自己不断严谨治学,谦虚谨慎,提高科研能力和学奄水平。图书馆事业是大有前途、大有奔头、大有干头的事业,决心为之奋斗终生。  相似文献   

4.
<正>2023年对我来讲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年,曾经力挺和助力早已过了而立之年的我来美利坚求学并定居的两位贵人(我亲爱的叔叔和尊敬的李华伟馆长)在年头和年尾相继离世。12月10日从李馆长大女儿雪莉Shirley的脸书(Facebook)得知李馆长因摔伤住院的消息,还第一时间给他去了电话。当时没人接听,便留了言,祝他早日康复,并承诺过几天再给他去电。不曾想到还没来得及兑现承诺,也没有一如既往当天就能收到李馆长的回电,却在一周后惊悉李馆长已于17日驾鹤西去的噩耗,  相似文献   

5.
金树华 《中国广播》2010,(10):47-49
今年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诞生70周年,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上世纪80年代初得到中央电台和国际电台前辈们指点关照的情节,可以说恩师教诲的一桩桩、一件件都铭记在心里。  相似文献   

6.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5,(30):13-13
“我带来了好几件衬衫。”;“美国同世界的关系就是锤子与钉子的关系.美国爱敲打谁就敲打谁”。;“别动我们的《马赛曲》。”;“现在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动不动拿着成箱的方便面、矿泉水去灾区,要知道。一瓶矿泉水的钱.老百姓可以买两斤粮!救灾工作要务求实效.把宝贵的资金用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第一次看到我的照片是在(英国)电视4台.我吓坏了……我不希望人们盯着我说,‘嘿,你不是已经死了吗?’或被人说.‘伦敦袭击者来了’”。;“节油汽车的春天就要到来了。”……  相似文献   

7.
今年,我荣获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当9月22日晚上我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看到这一消息时,激动得通宵未眠,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无法入睡,我想起自己走上记者道路的曲折经历,想起了从事记者工作的一件件往事,也清醒地意识到,获得范长江新闻奖,对我既是一种巨大的鞭策和鼓励,更是高标准工作要求的开始……  相似文献   

8.
时间好像滚滚东逝的江水,时快时慢地从我们面前流过。在这时间的洪流中,我已经毕业三年、工作两年了,回想过去三年,最可被记忆的应该是一年的求职经历。2009年7月,我顺利拿到硕士毕业证书,照理说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但我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因为,直到此时,我还没有找到工作。看着身边早已达成就业协议的同学穿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1月4日,第九届中韩日国家博物馆馆长会议在我馆召开。我馆馆长吕章申主持本届会议,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馆长李荣勋、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馆长钱谷真美率团参加。在馆长会议上,吕章申馆长首先回顾了中韩日三国国家博物馆近年来在文化交流方面的密切合作,并介绍了我馆近两年来的最新发展和工作成果。韩、日两国馆长也先后就其本馆近年来举办的展览陈列等业务情况进行了介绍。随后,会议就三馆开展学术研究、资源共享等议  相似文献   

10.
我到鞍山市图书馆担任馆长工作,至今为止刚满一年时间。在这一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对于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群众信得过的图书馆馆长谈点个人体会。由于水平和时间的局限,这点个人的拙见,诚请各位指教。一、当馆长,应具有决策意识决策意识,就是在讨论决定问题的时候,勇于和善于拍板,以决定事情应该怎么办,不应该怎么办。做为一个馆长,在研究和讨论一些事情中,总是要肯定和否定一些问题的。这  相似文献   

11.
我看"馆长的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看“馆长的情结”袁培国(南京大学)杨位平先生“馆长的情结”[1]阐述了胡教授提出的6个“点”,使我又想起陈和平馆长皆归结为5个问题的高校图书馆特性问题[2]。杨先生在各“点”上分别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但千头万绪,从何抓起?如何从诸多的连锁问题中找出一...  相似文献   

12.
编辑部: 《图书馆论坛》93.1期,温辉云同志“论中青年人才与高校图书馆情报事业”一文,阅后使我颇有一点感触。文中列举了《天津高校图书馆队伍状况调查报告》,说明青年图书情报工作者不安心工作,“跳糟”现象严重,同时列举了内因与外因。但我觉得并未抓住本质的原因。1.我国大学图书馆的曾任馆长约25%的只任职1~2年,任职4年以内的约为55~60%;任职7年以上的只有25%;在现任馆长中,有三分之一的只干了1~2年,任职4年以内的约为50~55%,只有15%的人任职7年以上。事实上,馆长队伍的不稳定是影响图书情报工作人员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不稳定的馆长队伍,不可能做好工作人员的稳定工作。也就是说馆长队伍的不稳定,必然导致工作人员的不稳定(参见《大学图书馆学报》92.2期)。  相似文献   

13.
每逢翻阅我的老像夹.看到46年前(1952年),我与战友、同学杨风亭并8人的合影。就会想起我一生中最大的憾事.感到十分内疚,而久久不能平静。但我的这件憾事.却引出了歼敌一个团的捷报。现详细叙述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正>档案馆工作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难,但是要做好却不容易。档案局长与档案馆长是两个不同的角色,局长是行政领导,而馆长是实体领导,主要负责本档案馆安全运行的具体组织与管理。局馆合一管理,局馆长统一于一身的,就要演绎好两重角色。下面我就如何演绎好馆长这个角色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一、对岗位要有清晰的认识1.要把握岗位特点档案馆长,使命光荣(连着中枢,掌管机要),责任重大(守护历史,传承文明),工作平凡(周而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我在报刊、电台发表了100多篇稿件,其中,有许多稿件是在读报中产生的。我爱读报。我认为,学会读报,能够从中发掘不少报道线索。想起有些报道员读报,往往是找有无自己的名字,看自己稿件登了没有,却不注意用读报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不善于从读报中发掘报道线索,这真是一件憾事。我想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藏品中,有一件册页是我珍爱的,这件藏品不仅我喜欢,大凡见过这册页的人都对它赞许有加。册页正面是福建档案系统的书法家郑伟,用清秀小楷抄录的我在《中国档案》杂志2001年第10期发表的一篇《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到档案本质属性》的论文。册页背面是著名画家李平野先生的画。整本册页由广东省博物馆装裱,装裱得很精美。广东省美术馆馆长、广东省美协副主席、艺术史学博士王璜生先生观此册页后,在上面题跋道:“学术科学之严肃与艺术审美之精彩二者的完美结合实为人生境界之至高体现,此册之内容及形式为此完美结合之追求。”能得到王馆长…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5月10日,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希·菲舍尔来我馆访问。王春法馆长对哈特维希·菲舍尔馆长的来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近年来两馆在展览合作、人员交流、学术研究等方面合作的开展情况。王春法馆长表示,目前《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大英博物馆卷》正在编撰之中,预计2018年7月出版,希望与大英博物馆在展览、人员、出版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特别应加强国际展览的策划交流。菲舍尔馆长表示赞同,  相似文献   

18.
得知自己荣获范长江新闻奖后,我通宵未眠:想起自己走上记者道路的曲折经历,想起从事记者工作的一件件往事…… 当记者,是我儿时的梦想.为了圆梦,1978年考大学时,我选择了山西大学中文系,然而毕业分配当了大学教师.不过,这份被许多人羡慕并崇敬的职业并未改变我的初衷.尽管做什么事都很投入的我,在26岁便以出色的教学业绩破格晋升为讲师,但我依然默默地寻找着心底的梦:我曾经联系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山西记者站;在新华社山西分社兼职办过新闻杂志<记者观察>.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图书馆学会2010年志愿者行动辽宁培训点的活动过程中,西北大学的杨玉麟教授在讲课中提到了山西省的几位基层图书馆馆长,他一个大男人竟然在讲堂上当众热泪盈眶,这让我十分震撼,下来就请他去帮我约稿,具体讲讲这些让他感动到流泪的馆长的故事。志愿者行动结束后,我很快就收到了杨玉麟教授发来的稿件,看过稿件后我好长时间都无法走出一种情绪,故事中的两位主角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有一份沉重。第一位主角——杨尤珍馆长,我随着朴实的文字跟着她的故事走,原以为又是是一个我们司空见惯的故事——艰难到难以为继的图书馆,一个馆长带领他/她的伙伴们执着地前行,只是为了让一个被叫做图书馆的地方能够存续,能够变得好一点,出乎意料的是,在这个图书馆正在一点一点变好,尤其是新的图书馆大楼即将封顶的时候,杨尤珍馆长却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不想用唏嘘不已来轻飘飘地面对这样一个惨烈的故事。我唯一想做的就是让这个馆长留下来,为将来书写的历史留下一个馆长的身影。杨尤珍馆长用生命换来的并不是这个事业的发展,相反,她倾注心血的大楼被侵占,图书馆迅速衰败下去。直到另一位女馆长李芳凌的到来。这仍然是一个平凡的女性,却开启了一段不寻常的图书馆故事。最让人震撼...  相似文献   

20.
祝贺与回忆     
一九六二年五月五日,黑龙江省图书馆开馆,这是黑龙江省图书馆事业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天,又是伟大导师马克思诞辰日和学习节,更具有意义。值此庆贺省馆开馆二十年之时,回想我在黑龙江省图书馆呆过的一段日子,记忆犹新。一九六一年十月,我正在吉林省图书馆采编部工作,馆里派我去黑龙江省图书馆协助整理图书,以便能早日开馆。当时唐西民馆长亲自找我谈话,说明任务的重要性,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